
第8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 外部效应
一、名词解释
1.外部性(东南大学2000、2003研;上海大学2004研;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厦门大学2011研)
答: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其他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销,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外部性理论可以为经济政策提供某些建议,它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依据,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纠正的办法有:使用税收和津贴;企业合并;规定财产权。
2.科斯定理(上海大学1999研;东南大学2001研)
答: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科斯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是指( )。(上海财经大学2002研)
A.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
B.市场没能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
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D.以上三种都是
【答案】D
【解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主要是由于外部效应、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引起的。市场失灵时,市场没有达到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没能使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以及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2.众所周知,女士用的国际顶级名牌手袋的价格不菲,而且跟大众品牌的手袋不同,名牌手袋一般不会降价促销。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名牌手袋不降价促销的原因在于( )。(中山大学2010研)
A.由于存在正的连带外部效应
B.由于存在负的连带外部效应
C.由于存在攀比效应
D.由于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答案】A
【解析】如果一名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随着其他消费者购买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就存在一个正的连带外部效应。名牌手袋一旦一个人拥有,就会产生激励作用,故不需要进行降价促销。而且名牌手袋重视的是稀有,一旦降价之后大部分人都能拥有的话,名牌手袋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
3.汽车排放废气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属于下述哪种情况?( )(上海财经大学2004研)
A.私人成本
B.外部成本
C.内部成本
D.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答案】B
【解析】外部性是指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会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那些能够引起社会成本增加或收益减少的外部性被称为负的外部性。本题中,汽车排放废气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是负的外部性,属于外部成本。
4.当某项生产活动存在负外部性时,企业的最优产量( )帕累托最优产量。(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答案】A
【解析】当存在负外部性时,企业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因为企业并没有考虑更多的社会成本。
5.服装的干洗店会产生空气污染,因此,干洗行业的均衡价格( )。(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A.和产量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都太高了
B.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太低,而其产量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又太高了
C.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太高,而其产量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又太低了
D.是最优的,但存在过度供给
【答案】B
【解析】服装的干洗店产生空气污染,说明企业存在外部不经济,即负的外部效应。外部不经济没有考虑该生产所带来的社会成本,即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利润最大化使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而不是社会边际成本,由于成本较小,厂商的产量较大,所以价格会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太低,同时产量相对于社会最优水平而言又太高。
6.如果某个产品市场存在外部正效应,那么可以断定( )。(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A.边际社会成本超过边际私人成本
B.边际私人成本超过边际社会成本
C.边际社会收益超过边际私人收益
D.边际私人收益超过边际社会收益
【答案】C
【解析】
7.( )说明,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不管产权如何配置,如果双方的谈判成本为零,资源的配置将是有效率的。(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A.讨价还价能力
B.机会成本
C.科斯定理
D.A和B
【答案】C
【解析】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科斯定理在于说明,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市场势力就足够大,从而外部性问题总能通过市场自身来解决,而不需要政府的干预。
8.科斯定理是关于( )的。(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
A.不对称信息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B.公共决策的特性
C.产权界定与外部效应的关系
D.股票市场的无套利条件
【答案】C
【解析】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在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时,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存在外部效应的市场的资源均衡配置也会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有效结果会独立于产权分配,即对每一个有效解都会有相同数量的外部效应,如拟线性偏好的情况。因此,科斯定理是关于产权界定和外部效应的关系的理论。
9.科斯定理指的是( )。(上海财经大学2003研)
A.若交易成本为零,则只要财产权明确,市场交易的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B.若交易成本为零,则产权明确与否并不影响市场交易的效率
C.只有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市场交易才是有效率的
D.上述各项都对
【答案】A
【解析】科斯定理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10.以下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中山大学2007研)
A.当外在性存在时,商品的价格不一定反映它的社会价值
B.存在负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私人成本
C.外在性导致的无效率可以依赖于市场本身的力量解决
D.存在正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小于边际私人收益
【答案】A
【解析】A项,当外部性存在时,外部性并不反映在市场价格中,所以此时商品的价格就不一定反映它的社会价值;B项,存在负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成本大于边际私人成本;C项,外在性导致的无效率是由市场本身的特性造成的,不能依赖于市场本身的力量解决;D项,存在正的外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外部性与科斯(Coase)定理的主要内容及联系。(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
答:(1)外部性与科斯定理的主要内容
①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是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销,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②科斯最早在1960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即科斯定理。其内容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或者很小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斯定理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性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2)外部性与科斯定理的联系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不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之前的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因此,科斯定理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2.什么是外部性?其解决的基本办法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2008研)
答:(1)外部性的含义及其分类
外部性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或决策对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强加了成本或赋予利益的情况。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2)解决外部性的基本方法
就如何纠正由于外部性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微观经济学理论提出如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①使用税收和津贴。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恰好等于社会成本;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津贴的办法,使得企业的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等。
②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例如,A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是免费受益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把A、B两个企业合并,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都会因此而消失。
③规定财产权。它的依据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强调了明确所有权的重要性,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少,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某个厂商的生产活动危害到其他厂商的利益时,在谈判成本较小和每个企业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情况下,两个企业可以通过谈判或通过法律诉讼程序,来解决消极外部影响问题。
四、计算题
1.某城市有4家工业企业。每家企业的初始排污量和减少1吨污染的成本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