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6 现有研究的评述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未考虑不同的港口治理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和目标冲突对港口治理规则的扭曲及其对治理效果的影响。
现有研究大多忽略了作为治理者的各级政府同被治理者港口经营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同时也没有分析不同治理层级之间的利益和目标差异对治理效果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理论上的治理政策在实际运用中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对此,本书分析了各级政府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机制设计的方法来诱使港口经营者向他们如实汇报成本信息。同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行动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先后行动的不同情形下,得出了港口费率、港口规模、经营差异化程度的治理规则。
(2)未考虑港口治理者之一的地方政府与港口合谋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对港口治理效果的影响。
由于地方政府同中央政府存在目标上的差异,地方政府有通过同港口经营者进行合谋而使自己获利的激励。然而,现有研究忽略了他们之间合谋的可能以及因此对治理效果的影响。对此,本书建立了防止合谋的多层级治理模型,并得出了各种情况下关于港口费率、港口规模、经营差异化程度的防止合谋的治理规则。
(3)大多对港口绩效的量化评价仅停留在技术效率层面,未考虑港口对客户、供应链和区域经济的贡献,也未能明确说明港口治理模式的改变对港口绩效的影响。
由于港口是具有一定公益性质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仅从技术效率层面进行评价不能充分体现其对于地区和国家的贡献。对此,本书以中国港口近20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港口的财务绩效和生产绩效两个方面对港口进行综合评估,其中特别针对2001年和2008年的两次关于港口多层级治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就治理模式的改变对中国港口综合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