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章 发音识字

等众人起床吃过午饭后,已经到申时了。那顿饭吃得有点热闹。

九娘在一脸平静的人杰、一脸笑意的两兄弟注视下,宣布了彩蝶成为人杰通房丫头的决定。彩蝶差点羞得当场晕倒,整个身子从凳子上摔下来,被人杰一把扶住。

人杰问她是否不愿意,彩蝶连忙摇头解释。她给人杰磕了三个头,改口叫主子,并立了天道誓言,发誓要一辈子伺候左右,然后又不好意思再抬起头来,因为平铨和罗横正在旁边拼命鼓掌。

平铨对他的护院小弟心心念念,扒了两口饭就跑出去喂祈年。结果不喂还好,一喂就勾起了祈年的食欲,口水瀑布似地流个不停。

大家发现这货什么都吃,而且食量惊人,所有食物加起来还不够它塞牙缝的。祈年发现自己还没吃饱,便开始哼哼唧唧闹起了情绪,“年年年”叫个不停,差点把门口的墙都给拆了。

玉米、瓜仁、水果、土豆、菜叶子,大家把能喂的都喂了,甚至还准备把剩下的大米一起搬过来。

就在此时,人杰试着从他的储物戒指里拿出了一块灵石。谁知祈年见到灵石特别兴奋,只是吃了这么一块拳头大的小石子,就心满意足地趴在门旁呼呼大睡。

吃完饭,大家见已是下午,便准备明日再出门。他们坐在一起合计,发现明天要买的东西实在不少。

原来赵宅虽然有钱,但有点像土财主,算不上真正的大户人家,如今因人杰的关系,已然有大户人家的牌面。尽管人杰不在乎这些外物,但九娘说既然他们家身份地位不一样了,有些事情就必须要做。

大门和庭院要改造,特别是大门,这两天祈年都呆在门外,吓得四方街邻都不敢靠近。

其次家仆不能少,要多买几个充门面,况且光是应付祈年就得三五个人,人多就得再请个做管家的,不然凭九娘一人之力管理很累。

门面装饰好,接下来还要考虑行头。

人杰总共回来了没几天,除了来时的穿着之外没有衣服换洗,即使是大过年,身上也穿着平铨留下来的旧衣裳。平铨好些,虽然穿粗布麻衫,但以前师娘还会为他买衣服。罗横就惨了,衣服缝缝补补又三年,一块补丁一块洞。

九娘说既然三人都结拜为兄弟,他们走出去,也不能丢了赵府脸,回头给添几身新衣,再换把好点的称手兵器。尤其是平铨,他还负起首席护院之职,得为他买一套上等防具,使他可以风风光光的护卫门厅。

彩蝶如今身份不同了,得在布庄为她量身裁制些好看点的衣裙。她作为一个女孩儿,因身份低微,从小就没穿过漂亮衣裳,在人们眼里就是个没长大的灰姑娘。

还有祈年,作为人杰坐骑,平铨封的赵府次席护院,给祈年打造一身好鞍,否则爬又不好爬,坐又不好坐,屁股搁着疼,还容易掉下来。

罗横打从听到要给人杰买书童,就一万个不乐意,说这个身份非他莫属,谁都不许和他抢,不然他就咒死对方。九娘一边笑着点头应承,一边想着还得给罗横新置几套书童服。

……

七七八八一堆琐事商计好后,人杰的第三堂识字课就在赵府书房里开课了。

赵大胆怎么说也是个秀才出身,别看他起名字水平烂,可书的确读过不少。赵宅有一间很大的书房,里面放着赵大胆生平收藏的书籍、武功秘籍,还有他练过的一些字帖。

葬礼那天收的三本刀谱也放在里面,专门用三个小盒子密封保存。

原来众夫人中只有九娘是最爱读书的,赵宅属她学识最深。赵大胆曾劝九娘参加“一次文举”,但九娘说她读书是因为兴趣,不是为了功名。因此赵大胆临死前才让人杰跟着九娘识字。

之所以不让人杰直接在书院识字,是因为盲人识字的过程不太一样。只有真正靠《天心我心决》练到先天之人,才能和正常人一样“看书”,赵大胆也是怕露馅。

此时九娘坐在上首,下面摆了三张小桌子。除人杰之外,平铨和彩蝶也正好跟着一起学。

罗横此时成了书童的角色,他横坐在人杰书桌旁。由于尚未开始写字,所以不用拿纸笔,暂时也不用研墨。平铨和彩蝶没有书童,即使要研墨只能自己动手。

之前大家已经上了两课,内容全是学“字圣”许慎的《说文解字》。

天道书院童生班有一条规矩:

欲学识字,先学发音。

这个发音在东汉时期以前指的是《尔雅》,在东汉以后意指的就是《说文解字》。

根据形体,许慎将天下文字归为五百四十部首,并将其归为十四大类。在音韵识别方面,他发明了“读若法”和“直注法”两种方法。

“直注法”是已经确定的读音,这没什么好说的,童生主要学习的就是“读若法”。

“读若法”把同一部首或偏旁的字归入同一声部,取其中一个作为字的“声旁”,以表示其读音,其中还划分“亦声”和“省声”。

本来要将这些发音学完起码要二十堂课,但人杰和彩蝶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在前面两堂课就全部学完了。只有平铨赶不上进度,需要课后自习,找师娘给他补课。

因此,今天的课程又开始学习新的内容。

九娘望着四个孩子,取出一本书,笑着道:

“今天我们正式学习识字。要学的书有三本,分别是《千字文》《三字经》和《百家姓》。

我们先学《千字文》,你们各自桌上那本书封面上的三个字就是‘千字文'。请跟我一起打开第一页。”

平铨和彩蝶急忙翻书,罗横为人杰翻开第一页。

“接下来每个字,你们都要牢牢记住它的形状。嗯,现在拿起书,一边看上面的字,一边听我念。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下面四个人齐齐念诵。

人杰、平铨、彩蝶将书捧在手上。罗横早就把《千字文》烂记在心了,他此时一边跟着背,一边摇头晃脑。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九娘继续念着。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一口气读完一本《千字文》,九娘又教了两遍,说:

“单靠死记硬背是没用的,我们还得了解这些字的意思,这样能让你们的印象更深刻,还能帮助你们今后研读文章。”

她望着罗横,微笑问道:

“小黑,听说你在童生班已经毕业了,年后就要去考秀才。这都要做秀才的人了,《千字文》的意思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九娘你别小看我,我的志愿可是参加‘三次文举’考状元,小小《千字文》又有何难?哥哥妹妹们,你们且看着上面的字,听我一句一句细细道来。”罗横把怀中的骨扇展开,又开始摇头:

“天色青黑,地是黄色,九重天在混沌蒙昧的状态下形成。太阳正了又斜,太阴圆了又缺,星辰布满无边的天外天。

寒暑变换,来去轮回,秋收割,冬储藏。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在闰年里,先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云气上升遇冷形成雨,夜里露水遇冷凝成霜...”

罗横说完后,外面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九娘准备结束这堂课,但在下课前需要例行考教一番。她指着中间的一段问道:

“平铨,这几句怎么读?”

平铨抓耳挠腮。他本来还记住一些,结果罗横全部翻译一遍后,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这些字的记忆...

见平铨答不上,九娘又问:

“彩蝶,你记得怎么读吗?”

旁边彩蝶念道: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九娘又挑了十几处让大家认,结果人杰和彩蝶均是一字不差地念了出来。平铨抱怨信息量太大,最终只记得几个字。

九娘欣慰地说道:

“很好,《千字文》上的字你们全部认得了,刚才罗横的解释你们也要细细琢磨,不光要知道字的形,还要明白字的意。

平铨,你得好好加油,平时要向他们俩多学多请教。

大家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来问我,也可以问小黑。

现在下课,我们吃晚膳去。”

“姨娘。”人杰此时举起了手,他已经有些急迫了。

“什么事?”

“是不是再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学完,就能认识所有字?”

“基本是,只要把这三本书吃透,就能认出大部分常用的文字,剩下的一些生僻字,都在《说文解字》里。

你们现在已经能自己看《说文解字》了,也懂得如何发音。接着自己用《说文解字》研究剩下的文字,这是我给你们布置的课外作业,要是遇到了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仙界文字也是这样的吗?”

“那不一样的。根据史书记载,创世至尊创造凡界后,将仙界文字进行简化,所以我们现在学的文字叫简体字,仙界文字被我们称为繁体字。记载说繁体字是由一位叫仓圣的仙界至尊所造。”

“姨娘您认识繁体字吗?”

“不认识,我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小黑你认识吗?”

“啊,杰哥我也没专门去学这个,您对繁体字感兴趣?”

“嗯。”

“那好办,每个天道书院的藏书馆都有这方面的书,到时候一起去看看。”

“藏书馆长什么样子?”

“就在天道书院里面,整个湘城藏书最多的地方就是了。”

“学繁体字的书叫什么名字?”

“这个就不太清楚了...你得问问书馆看守。不过应该会是叫繁体字大全、繁体字字典、仙界文字图谱等等这类的名字吧。”

“到时候这个书名也是繁体字吗?”

“那不会,著作这本书的人肯定得把简体字写在书名上,不然谁认得。”

“好,那我想请姨娘帮一个忙。”

“什么忙?”

“我想今天就把《三字经》和《百家姓》全部学完。”

“这么着急?我怕一下子学太多你记不住。”

“不会,我都能记住。”

“那好,那我们用完晚膳就继续接着上课。”

“……”

当天晚上,平铨一脸崩溃地走进了第四堂课。

“我们先学《百家姓》。《百家姓》比较简单,只有五百零四个字,字面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天下各种各样的姓氏,其中单姓四百四十四个,复姓六十个。

来,跟我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

啪!

“哎呦!”

“平铨,把你的手掌心伸出来!”

啪!

“哎呦!”

“现在是上课,你要睡回屋里睡去。在这睡也就算了,居然还打呼噜!”

“西娘,我习在记不住,我的头好痛...”

“那你就去歇息吧,不要影响弟弟妹妹上课。”

“那我先下课啦,小西弟和彩蝶妹妹你们要继续努力呀。”

“人杰,彩蝶,你们没问题吧?”

“我没问题。”

“我也可以的!我全都记住了!”

“那彩蝶再读一遍给我们听。”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好,你们主仆俩果然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后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试着考功名。

《百家姓》如今也学会了,我们接着学《三字经》。

《三字经》的字最多,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你们听好了,都跟着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口气读了三遍《三字经》,罗横按照下午的老规矩开始讲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人出生之初,禀性都是善良的。”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一亮就知道报晓,人如果还不能用心努力地对待生活,还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