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7章 国难当头
第一个噩耗是,仙音楼发起“仙门会谈”,在二月二日,邀请各大仙门宗主齐聚蓬莱仙岛,商讨联手对抗大唐天国一事。
请柬上毫不遮掩地写道:
大唐覆灭,九州易主。若所有仙门事先立誓,承诺事后将书院指令详尽告知于天下,则真相大白矣!
“好狠!”
整个朝堂中人都是头皮发麻,心中骇然。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不用李元启说,所有人都能猜到,大唐皇室定是向书院立下了不得外泄的天道誓言。
而仙音楼这一招,不但提出了解决之道,更是激起了其他仙门争夺天下的狼子野心!
可怕的是,魔宗、轮回仙宗、青莲剑派、意念剑派、郑家、孟家、罗家、洛家等八大仙门,已经纷纷表态,愿意赴会。
李元启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将九州内响应此事的两大剑派与两大豪门视为逆贼!
然而咒骂到一半的时候,又传来了另一个噩耗。
西域魔国大军压境,对山海关发动了突袭!
一战之后,虽然边关未失,但神策军的两位天策上将之一,右神策军的不败战神黄虎,因遭受内鬼暗算,双重夹击之下,当场阵亡!
李元启端坐在龙椅上,目光不断地从那些失语的大臣身上扫过。一时间,金銮殿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久久无人作声。
“微臣请战山海关!!若陛下同意,微臣愿立下军令状,在仙门会谈之前,若不能将边境魔族剿灭,铲除蛮夷之患,提头来见!”
乔广宗猛地越众而出,“嘭”一声,他双膝跪倒在地,标志般的狂暴灵力在周身来回激荡。
“好!有乔爱卿亲自出马,边境魔族定是手到擒来。”
“陛下,万万不可!保护陛下,是大将军和左神策军的责任。现在大战将至,虽有隐忧在侧,却没有陛下的安危重要啊!
大将军乃是大唐天国的定海神针,唯有他坐镇京洛,才能稳定军心,确保龙脉万无一失!”
看到这一幕,李裕德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劝阻。
“微臣此次前往山海关,不调用左神策军一兵一卒,《尚书》也会留给元獴将军。所以,京洛依旧是天底下最安全的地方!”乔广宗语气坚定。
“可如此一来,大将军您的安全...”
“笑话!没有《尚书》,我乔广宗就任人拿捏不成?我几百年武榜第一,可不是用《尚书》打来的!
陛下,恳请您下令吧!这些魔崽子摆明了就是要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搞不好,他们就是幕后黑手,否则哪有这么巧的事!
如果山海关真的出了事,再加上那些蠢蠢欲动的仙门逆贼,我们很可能腹背受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啊!”
“乔广宗听令!”李元启一脸的凝重。
“微臣在!”乔广宗大声应道,跪下接旨。
“朕封你兼任平西大将军,接管山海关六十万右神策军,务必将那群胆大妄为、无法无天的妖魔,给朕斩尽杀绝!”
“臣,遵旨!”
乔广宗的声音如雷,几个字就震得殿内众人脑壳嗡嗡作响。
“还有,朕不要你立什么军令状!你要以自己的性命为重,听到没有!”
“是!”乔广宗将他的脑袋重重垂在了地面上。
“有乔爱卿在,朕对西域魔国那边很放心。不过,对于仙音楼邀请逆乱一事,不知众爱卿有何良策?”
随着李元启的话音落下,金銮殿再次陷入一片寂静之中。他压下心中的愤怒,开始点名:
“李裕德,你怎么看?”
“这...”李裕德额头上冷汗直冒,他发现陛下正用吃人的目光盯着自己,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回陛下,以臣之见,攘外必先安内,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镇压国内妖物作乱,神策军倾巢出动下,恐怕无法阻止这场仙门会谈了。
我们不能分心同时对付万岛仙国和那些叛逆仙门,所以,也许只能采取智斗的手段,来阻止这场谈判。”
“哦?怎么个智斗法,李爱卿给朕讲讲。”
“就是派出一名能言善辩的谋士,代表神策军,参与此次会谈,然后合纵连横,拉拢盟友,破坏阴谋,让他们不能达成叛逆共识。
甚至针对准备参加的两大剑派与两大豪门,微臣建议也暂时别动他们宗主的刺史之位。
如果他们能在这场会谈中改过自新,幡然醒悟,未必不能将功赎罪。
到时候,等我们平定了国内妖物的威胁,解决了西域之患,破坏了仙门会谈,自然就可以抽调人手来秋后算账。”
“嗯,李爱卿所言极是!那你说,这位能言善辩的谋士,该派谁去?”李元启的神色稍缓,但眼神依旧死死盯着李裕德。
“这...这...”
李裕德已经开始抹汗了。他刚才说的那些话,其实都是废话。能站在这里的,包括李元启在内,都是精明之辈,说的这些,谁能想不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智斗,难道还能武斗不成?两大剑派,两大世家,都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此时谁还有精力去对付他们?
能言善辩?破坏阴谋?
说的轻巧!
面对来势汹汹的众多仙门,这个任务比击溃魔国还要困难百倍!
而一旦任务失败,不仅会死无葬身之地,怕是还得遗臭万年。
在大唐天国,如今有一句盛传的话:
武有乔广宗定国安邦,文有唐伯虎治国安民。
可就在至圣显灵的那一天,唐伯虎却突然发了疯,丧心病狂地弑杀亲父,被老夫子亲手打死在诫室。
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如果真有,早就有人跳出来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个个装傻充愣。
李裕德支支吾吾,“这这这”半晌,就是说不出话来。
他注意到陛下看自己的目光已经有些不善,知道自己很有可能因此事被当成替罪羊。他不用看也能猜到,周围幸灾乐祸的人肯定不少。
本来年轻一辈还有两位奇才,一位是“百无失一”吴伯阳,一位是练成性功的“诛心耳剑”芮尘,都是名动天下的巧言善辩之辈。可就在几天前,他们在陵郡湘城接连吃了一鼻子灰,被人耻笑称是沽名钓誉,在这个关头,李裕德哪里还敢举荐他们。
嗯?湘城?
对啊!这两个家伙,貌似是在同一个人身上栽的跟头!
李裕德心中一动,突然激动地喊道:
“有了!微臣想到一个人!”
“哦,是谁,李爱卿速速道来。”李元启闻言大喜过望。他都快失去耐心,准备发飙了。
“陛下,今日之事,看起来多灾多难,步步惊心,但天道缺一,总会留有一线生机,而我们大唐,最近恰好有一位大贤诞生。现在要说谁最适合,微臣认为,那人再合适不过了!”
“你是说……那位年轻的先生?!”
“不错!先生年纪虽小,却能得到至圣先师的赏识,想必定有不凡之处。最关键的是,为何早不显灵,晚不显灵,偏偏就在这个时候显灵?
大劫之时,必有大贤出世,会不会,他就是先师派来专门协助陛下处理此事的天选之人?
陛下,您仔细想想,若是在一个多月之前,这件事也不是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但为何现在却没有一个人提起他们?不提那几人的原因,又是因为谁?
就算先生不擅长谋略,但以他的身份,谁也不敢对他不敬啊!如此一来,很多我们不好说的话,他就可以说了!我们甚至可以把想说的话提前写下来,请他照着背诵就行。”
李裕德越说越激动,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这似乎...还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这李裕德,有两把刷子啊!
李元启等人都是眼前一亮,不禁对李裕德刮目相看。李元启霍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后,转身看向了文武百官,朗声大笑:
“好!朕就听李爱卿的,等从天道书院回来后,朕再亲自去一趟湘城,请先生出山!”
李裕德正得意洋洋,就听到皇帝说了那句“听李爱卿的”,脸上表情立刻变得苦涩起来。
完了,这就变成我的主意了!先生啊先生,你要么别出山,要么就一定得成功啊!
散朝之前,大唐天国皇帝发布讨逆召,召曰:
“万岛仙国仙音楼,不顾苍生百姓,妖言惑众,逆乱天下,其间罪行,罄竹难书。今废除九州所有仙音楼,将相关人员捉拿归案。若有相助者,等同逆乱,格杀勿论!”
散朝之后,李元启带领满朝文武官员,在天道书院总院门口跪了整整一夜,宣称要为拯救亿万苍生而请愿。
最终,孔颖达校长出现,摇了摇头,道:
“老夫子说,不必再来。”
……
砰!
李元启忧心忡忡地回到寝宫后,摔碎了几个花瓶,把大内总管曹红叶叫了进来:
“红叶,朕失败了。”
“陛下,您不是早就料到了这个结局吗?”
“但朕不甘心!朕实在不愿意走到那一步!朕不想亡国灭种,更不想亲手送广宗去死!
天道书院好狠的心,老夫子真的好狠心呐!不,不是狠心,而是胆小!懦夫!他就是棵暮气沉沉的枯朽老树,一只没有种的缩头乌龟!
无论事实如何,一味躲避有何用?说出来就有那么难吗?看来还是不能心存侥幸。如果不能狠下心来,拼尽全力,恐怕永远改变不了未来!”
“唉,世人不知道陛下您背负了多大的压力,为了重续仙路,您又费了多大心思。陛下,面对数千万黎明百姓的生死,书院都能无动于衷,看来只有走那条路了。”
“呵,是啊,朕早料到会是这样,还天真地以为会有奇迹发生,幻想自己可以全身而退。既然这样,那就来吧!再多添一把柴禾,让这火焰烧到朕的身上,烧遍整个天下!”
李元启双眼通红,就像一头愤怒的雄狮。
“等烧的哀嚎遍野,生灵涂炭,我们就用这凝成海的苍生之血,浇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