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新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今日美国》
——鬼魂工厂

艾莉森·杨说她是铅冶炼厂的执着监督者。说完后,她咯咯地笑了。不过看看她的职业记录,她给自己贴的这个标签确实说得通。她的这一特点为她赢得了许多新闻奖项,也为她在13年中给4家不同报纸报道的污染监督的新闻故事提供了本钱。

在这13年里,随着新闻播报技能和新闻领域新技术的同时进步,杨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加入了环境数据的收集。比如她雄心勃勃的项目——《今日美国》的“鬼魂工厂”系列报道,许多记者为此对有污染嫌疑的土地进行了总共800多次的检测,并敦促美国国家环保署和州级的环保局发起新的清理行动。

杨的第一篇有关铅冶炼厂有毒残余物的报道是在1989年写的,那时她正在为《达拉斯先驱时报》工作。

尽管环保署当时声称那个厂是干净的,其周围区域的土地中仍含有大量的铅——一种能导致肾脏损害、心脏问题以及儿童智力发展缓慢的污染物。

十二年后,杨在《底特律自由新闻报》工作时,编辑了一系列从汽油到旧工厂的铅中毒调查报道。一队记者在蒂娜·林的带领下,发表了一则关于马斯特金属厂的污染情况的报道,该厂位于底特律中心城区北面。当时,即2003年,他们将土壤采样的工作外包给全美最顶尖的专家之一,霍华德·米尔克博士。

在那时,还很少有人注意到威廉姆·埃克尔博士在2001年于《美国公共卫生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写道,将近430座废旧的金属厂已被关闭并遗忘,它们有可能会遗留许多重金属污染,并对周边居民区产生影响。那些搬入这些地区的家庭根本无从知道他们的孩子可能在不安全的土壤上玩耍。不过,最终该文章还是被杨所发现。“我在公共健康与环境健康领域有许多报道经历,因而我有一个习惯,每次都总是先查阅相关的科学文献。”

2009年10月在亚特兰大工作时,杨再一次调出了埃克尔博士的这份旧工厂清单。就在她离开《亚特兰大宪章报》时,她撰写了关于旧金属公司埃文斯的报道。这家铅工厂被关闭、变卖并重新开发,但过程中没有接受国家环保署的任何监督,因此无法确保该厂的土地以及周边没有被污染。

因此,当杨于2010年11月加盟《今日美国》报调查新闻部时,她已决心要基于埃克尔博士的旧金属冶炼厂清单,写一篇全国范围的调查新闻报道。而当时,新任《今日美国》新闻调查部主任编辑和资深记者的布莱克·莫里森,已进行了名为“烟囱国度”的系列报道,该报道项目包括对《休斯敦纪事报》所开创的空气污染研究技术的使用(该技术已在前面的案例中有所涉及)。

起初,杨与莫里森预计他们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包括土壤测量的数据,而杨希望他们将该部分外包给霍华德·米尔克博士,正如她此前在《底特律自由新闻报》的做法那样。然而,杨在研究时发现,她所浏览的学术文献涉及政府报告里经常提及一种设备:X射线荧光分析仪。这种手握式的分析仪与科幻动漫里出现的射线手枪看上去有点相似。它们可以将射线射入样本中,并给原子泵入能量。每一物质中的电子都会按照不同速率吸收或是失去能量,并将光以特定的波长反射回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分析仪上的传感器于是会检测释放物质,将它们与库存的大量样式进行比对,并录入数据,在一个小型屏幕上显示结果。当杨看见有那么多不同的人使用了这一新的工具,她意识到新闻记者也可以自己收集数据,规避外包采样的昂贵成本,可以更为经济地增加他们获取的样本数量。要知道,聘请外面的专家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实地采样将会是相当昂贵的。通常来说,报社应当给前往各地取土壤样品的各路专家支付咨询费用,然后将样本带回他们的实验室进行处理分析。

一家名为瑟莫·费舍尔的科技公司生产了一系列领先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可以运用于环境规划、资源勘探以及工业生产领域。虽然杨并没有看见有新闻记者曾使用过这一仪器,但该仪器相对而言仍较容易操作。杨说道,当时“布莱克·莫里森说,‘如果我们果真可以操作它,又会怎样呢?’”杨答道,“那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当你试图干一件你从未做过的事时。”尽管每一台仪器的一次性购买需要花费41000美元,但莫里森与对方协商后谈下了每台仪器2250美元的月租价格。当然,杨在健康与科学报道方面的多年经验告诉她,他们的报道研究过程必须是有效的,并认为,“如果我们没办法做对,我们将会置我们所做的新闻报道于危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