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青年培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北京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发展嬗变与青年思想教育的机遇挑战

一、网络社会发展概述与辩证透析

(一)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网络社会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的集中突破引领了人类社会自蒸汽技术和电气技术革命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互联网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并迅猛发展,网络化、全球化的浪潮同样席卷中国,1994年,中国大陆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相应地,90后、00后青少年一代成为中国第一批“网络原住民”。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适应了现代社会互通互联的需要,压缩了信息流通的时空边界,对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及人们思维方式变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网络化与全球化的结合将资本主义生产、消费方式扩张至全球,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进一步增强;网络商务、网络媒体、网络娱乐、网络通讯、网络出版等方式日益取代传统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网络构筑了多种形式的虚拟网络社区,扩展了人们社会关系的边界;各类“互联网+”应用的兴起颠覆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开放、平等、协作、共享的互联网思维重塑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开始使用“网络社会”的概念来描述网络发展与社会形态之间趋于密切和交融的关系。广义而言,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网络社会”不仅仅是互联网中的社区,更泛指网络化的社会,涉及社会形态的整体变迁,是对人类社会形态演化新阶段的准确描述。

(二)资本主导与消费弥漫的网络社会

资本扩张是全球化、网络化的本质推动力之一。在资本的主导下,网络社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增长互相推动。时空的进一步压缩,符合资本扩张的需要,它不仅加速了商品的流通,更加速了各类信息、观念的传播,而观念反过来会刺激消费行为的产生。网络助推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的传播,制造和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网络社会的消费不仅意味着电子商务,广义而言,同样也意味着网络信息消费。人们的上网行为背后都是消费行为,即便多数互联网信息以免费形式存在,但人们无形中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成本。各类网络应用追求流量为王、流量变现,便要求不断吸引上网人口、增加人们的上网时长。

在消费弥漫的网络社会中,原本为了放松身心、打发时间的信息消费行为,却可能带来信息依赖、信息焦虑的风险。不仅是人们在消费信息,信息同时也在消费人们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身体。在愈发强调“眼球经济”的网络社会中,人们更习惯于碎片化、情绪化、表面化的信息,而抗拒系统、深度、反思性的信息。这种信息消费模式与传统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人们愈发依赖网络却难以找到有效信息,更难以从中寻求精神皈依。

(三)技术推动与主体解构的网络社会

技术进步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本质性的推动作用。美国在1969年始建ARPANET,起初用于军事作用,是现代互联网的起源。随着万维网和网页浏览器的诞生,互联网面向一般使用者的易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日益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扩展。自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推动破解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困境,提高了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然而技术是把双刃剑,法兰克福学派便探寻了科技异化发生的根源,其基本观点包括技术抑制了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控制了人的需求并导致“虚假”的需要、造成了心灵扭曲和消费主义盛行等。

现代社会对于技术的异化作用愈发重视,并将其视为现代性的一大危机,计算机技术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网络社会的崛起加剧了这种危机。网络社会中内容生产与消费的无限性和人的生命的有限性构成一组基本矛盾,加速了人的主体性的解构,人们在深刻融入网络社会的同时,易丧失自主选择、自我反思的能力,沦为网络信息洪流中的数据化个体。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个体自主性进一步解构的担忧也在增长。

(四)人性异化与权威消解的网络社会

网络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对技术的娴熟运用的基础上。以时下流行的网络产品为例,团购、云存储、网贷的兴起利用了人性的贪婪,粉丝、点赞、排行榜等功能的流行符合人性虚荣的特性,而电子商务、短视频、外卖等应用的发展符合人性中懒惰的特性……在虚拟环境中,人们自由、平等地交换信息、表达观点,展现的行为模式会与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存在差别,甚至出现虚拟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双重面向。如在加密隐身的“暗网”环境中,人性之恶突破文明束缚得以充分释放,违法犯罪活动盛行。

网络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带来主体的解构与人性的异化,同时颠覆了传统社会结构,重塑了社会互动关系。对于懂网、用网的群体尤其是青年网民而言,网络社会赋予了其平等的话语权与信息获取的机会,这也改变了教育教化活动中的师生主客二元关系,传统的文化权威被消解,青年学生成为信息传播、文化创新的主体。与此同时,网民需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才能较好地运用网络社会赋予的能力,否则便易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中,导致注意力的分散和有效信息获取的困难,反而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此外,文化权威的消解同样也带来了价值多元化的影响。

二、网络社会与高校青年的主体特性和成长困局

网络社会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具有新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在网络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受时代和社会环境影响,具有不同以往的主体特性,同时也造就了新的成长困局。网络原住民、网络新青年、圆梦新一代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三重身份,无论是在逻辑还是在事实上,都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青年学生成长的三个阶段,存在不同的个体特征和能力要求。

(一)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大学生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接入互联网,而当代青年大多出生于90年代,此后,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全面扩张和深度渗透伴随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与当代青年成长过程高度重合,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网络社会的原住民。

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和环境特征与青年学生的成长历程和思想行为特点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一方面是网络社会对于青年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青年学生主动融入网络社会,进行自我改造的结果。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开始深度影响青年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从生活层面上的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等手段创新,逐渐向影响深层次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扩展;学习层面上的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一方面提高了学习效率,创新了学习形式,另一方面也在逐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专注力资源被切割,传统纸质化阅读和学习影响力逐渐下降。沿着“信息—观念—价值—行为”的链条和逻辑,网络社会正在重塑青年学生的观念和行为。

(二)作为网络新青年的青年大学生

互联网具有平等、共享、创新的基本特征:充分自由的互联网环境决定了互联网的平等特质,对于每个人而言,互联网的准入和使用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出声音、进行互动的机会和权利也是平等的,同时互联网赋权也推动着现实社会向更为平等的方向发展;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互联网本质上是信息共享平台,信息的共享互通是互联网的基础功能,共享是互联网得以全球应用和发展升级的驱动力,充分开放共享是互联网时代的深刻烙印;互联网本身是创新的产物,互联网自身的每一步发展和向社会的每一处渗透,同样都是创新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本质特征。

当代青年学生受时代影响,出现了与互联网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时代特征:自我意识主体性崛起和价值观念多元化。互联网平等、共享、创新的特征赋予了青年学生充分的自由和能力去找寻自我意识、确立主体性;在成长过程中,青年学生将精神成长置于互联网这一较为自由和私密的空间,相较于传统的以集体为主要成长环境的时代,当代青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主体性大大增强。同时互联网的开放造就了互联网的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青年学生在通过互联网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选择的自由权利使得青年群体呈现出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特征。

而当代青年与时代的一致性最终统一于创新,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拥有技术和思维上的巨大优势,对于网络社会的感知和认识也更为深刻,因此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成为当代青年学生的本质性特征和特有优势,网络新青年即是发掘和培养互联网时代青年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所谓网络新青年,其特征是禀赋五四“新青年”传统并秉持强烈的时代关怀和家国情怀、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地而兼具敏锐的全球视野、在现实生活中砥砺德行且葆有在虚拟世界中游刃有余的网络素养;是赋有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和共享精神的时代新人;这样的网络新青年,具备高度的主体能动性和创新驱动力,能够通过自主、自律实现人生日新,融入并引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进而自觉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作为圆梦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社会进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高度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新一代成为当代青年学生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导向。

在网络社会中,青年学生作为最有优势但同时受到负面影响也最多的群体,首先需要正确定位自身与互联网的关系,解决互联网对自身的异化问题。着眼于此,我们提出当代青年学生需要培养的四项基本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批判转化能力。接受并理解信息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意味着能够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有效甄别、筛选信息,从而习得知识;准确表达自我观点、向外传输信息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的重要途径;逻辑分析能力包括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分析能力水平决定着青年学生能否在多元的信息、观念和思想中保持独立思考;批判转化能力建立在阅读、表达和逻辑分析能力基础之上,是对信息进行批判思考和整合,并进行现实转化的能力,是互联网时代的最高能力要求。

三、网络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挑战

网络社会的创新发展与青年成长的时代路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进行理念和方法创新,我们应当立足于网络社会这一青年学生成长的全新背景,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

(一)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环境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对于网络这一精神家园的归属感最强、依赖性最深。青年驻留的地方,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开展工作的地方。因此,我们需重新审视自身的工作环境,更加重视虚拟空间的影响,有效发挥虚拟场域的作用。

与现实教育场域相比,虚拟教育场域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和共享性等特征。网络社会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边界,师生交流互动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多元观点的碰撞成为常态。多数高校均积极开展了BBS社区、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建设,一同构筑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虚拟教育场域和现实教育场域的紧密结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基本环境,为此需树立全环境育人理念,统筹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等不同领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对象

网络社会赋予了青年群体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性格。外在特征的转变源于群体社会地位与能力的变化。网络社会的崛起造成了信息数字鸿沟出现,而青年学生对网络空间的技术要求和文化习俗掌握程度较高,处于信息鸿沟占据优势的一侧。因此,青年能够摆脱经济、社会资本的差异,平等参与到虚拟环境的互动中来,主动发声,自主传播。此外,青年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和程度显著增强,个体权利随之增强。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工作对象就不仅仅是具有鲜活个性的学生个体,更指向具有相同时代特征的青年群体,及其所代表的网络社会发展大势。例如,在校园管理与建设类事务中,青年学生要求参与的呼声越来越高,个别学生由于具备较高的主体意识和网络传播技能,进而成为意见领袖,代表着一群人甚至一代人的想法观念。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就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时代赋予青年群体的群体特性,主动适应青年群体的变化,进而发挥有效的思想引导作用。

(三)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方法

传统的育人工作关注到教育主体、教育载体和教育过程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三全育人”的理念,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但随着互联网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教育场域的不断扩张和变化也成为育人工作中特别要客观面对和有效应对的复杂因素,从现实社会的相对单一纯粹的形态转变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相互交融的混合形态,这个场域的不断演变深刻影响了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由此,我们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环境育人”理念,强调线上线下的有效贯通和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互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环境育人”理念首先提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将线上思想引导潜移默化的优势与线下教育集中直接的特点相结合,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导权与思想教育的主动权。

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低门槛,逐步消解了传统教育主体既有的权威地位,青年学生自主获取信息成为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互联网的强互动性使得青年学生从信息的单一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三位一体”的角色。在此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深刻转变,青年学生成为重要的教育主体。由此“全环境育人理念”强调提出,在育人工作中要尊重青年的主体性地位,转变教育主客体对立的观念,注重平等沟通,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统筹自育与他育。

(四)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目标

高校育人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将培养目标落实为互联网时代青年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即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批判转化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育人目标进一步细化为新时代公民素养的校园教育,也即网络素养教育,将网络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互联网时代为重要背景的时代新人培养,要立足于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这一事实,在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通过打造适应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要求的网络新青年,尤其着重培养青年大学生与时代本质相统一的创新能力,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最终实现圆梦新一代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