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学武
果不其然,林父在十几个起落之后缓缓收招,口中长嘘出一口热气,单手负剑向吴浩宇介绍道:“守儿,为父方才演示的正是林家祖传的72路辟邪剑法,当年你的祖父林远图正是依靠这套剑法威震武林,如今传到我手,方才你可看得仔细?学会了多少?”
虽然吴浩宇早有准备,但依旧被问得一脸懵逼,心想:“难道教武功都是这么干脆的吗?看一遍就问学没学会?”
想想张无忌看了两遍就学会了太极拳,吴浩宇自觉资质愚钝,不敢逞强,只好坦言道:“父亲刚才演示的剑招太过精妙,孩儿只是依稀有点印象,却不记不清剑招该由何而起,怎么施展?”
林父闻言抚须笑道:“守儿莫急!你学不会也是正常的,为父之所以如此问你,是想告诉你,习武不要好高骛远,今天只是让你见识一番精妙招式,须知练剑还得从基础练起。”
“你且站在一旁,先看你兄长来演示一番,日后你学习剑法,便由平之传授与你,我再指点一二,而武道基础,便由为父相授。”
林父眼神示意林平之可以开始了,早就想在吴浩宇面前炫耀一番的林平之,迅速提起长剑,演示起那72招辟邪剑法来。
林父眼见他那歪歪扭扭的剑招,便气不打一处来,那副一看就是没认真练习的样子,看得林父无地自容,他教了几年教出这么个玩意?原本林父还想借他的武艺来激励吴浩宇,这倒好,他生生把武艺耍成杂技。
怒从心起的林父顿时大发雷霆,将林平之大骂了一顿,自觉理亏的林平之也不敢出言反驳,只好皱缩着站在一旁低头挨批。
“林家以武传家……好好练习,不然日后接手林家基业,闯荡江湖,死在歹人手中,对得起为父和你的娘亲吗?”
林父啰嗦一大堆后语气一软、怒气渐消,林平之见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安慰道:“孩儿以后一定勤加练习,让林家剑法再度扬名天下。”,说完接过丫鬟手中的参茶,恭敬的用双手双手奉到林父面前。
见林平之一番熟练的操作让林父面色渐暖,吴浩宇却是愣了,这就没事了?这不痛打一顿?
呆立在一旁的吴浩宇设身处地的代入林平之的视角,思考着自己面对林父的责骂会怎么做?不出片刻他便得出了答案,如果是他指责,大概率会像闷葫芦一样一言不发,一动不动的等着林息怒,想到这,吴浩宇发觉自己可能真的比不上林平之,同时心中酸酸的腹诽道:“难怪能趁令狐冲关禁闭的时间勾搭上岳灵珊,这油嘴滑舌的本事,不当小白脸简直可惜。”
林平之见弟弟在一旁看着他认真思索的样子,借机背过林父的视线,时不时向他挑眉,仿佛在说:“学着点!老弟,以后用得着!”,吴浩宇见状更是无语,但想到几年后他为报血仇、自戕练功,只好装作一副崇拜的样子回应他的炫耀。
林父接过林平之递来的参茶后,喝了两口,双眼来回扫视了一番生动活泼的两个儿子,嘴角竟有几分笑意,暗想道“当初不练辟邪剑谱,是正确的!”。
林平之得到林父原谅后,便在一旁自行练习,林父则走到吴浩宇跟前,开始教授习武基础。
“习武之道,先学力,再学技,后学劲,凡天下武学,莫不是由强身健体、增强气力开始,而后学习攻防技巧,最后才修习内功,今日为父便教你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待能举起院角的那两个石锁之时,为父再教你辟邪剑法的剑招,至于内功,为父并不精通,如果你有志于武道的话,到时候为父自会将你引入你外公一门。”
语毕,林父握紧双拳,扎好马步,起手就是双拳前推,将原本沉在两腰的双拳以拳心朝下的姿势用力前锤,在做动作的同时大声的讲解道:“此拳法分为十八招,第一招双龙出海”,而后林父一边演练一边喊着那于招式极不相称的招式名,什么“怒浪惊涛”只是两个拳头由横置摆到竖立,“只手战天”便是将右拳猛的打向头顶,看的吴浩宇好不尴尬,想着日后自己喊着这套拳法的名字在家里修炼,不知道“中二病”为何物的家人会不会当自己有精神病送到医院去治疗?
林父的演练是极为认真的,吴浩宇自然不会只是在吐槽,他暗暗记着每一个动作的细节和各个要点,到最后也只勉强记全了几招的招式要领。
打完拳后,林父让他演练,他只好把记住的都打了一遍,没记住的便一点都不涉及,虽然打出的拳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但吴浩宇感觉招式应该是没错的。
事后,吴浩宇一脸轻松的收招,自鸣得意,看得林父一脸古怪,而林平之更是笑出了声,见此情形,吴浩宇便知道自己想差了,拳法要强身健体得全力挥拳,而他只是徒有外表。
于是他只好再次向吴父求教,在林父的手把手指导之下,吴浩宇从马步的稳定到拳头的摆动角度,最后到招式的衔接和步伐的进退,将整套强身拳都学了一遍,然后再一个个动作拆分矫正,由于吴浩宇天生体弱,不能剧烈活动,所以不论林父如何教,他的动作都是软趴趴的。
之后,林父递给吴浩宇一本拳谱,让吴浩宇多加练习。
早饭后,林母关切的向林父询问起二儿子的武学天赋,林父稍加思索,一句“勉强能练,入门尚可!”让林母若有所思的看向大汗未干的吴浩宇,心中怜惜,故而向林父商议道:“要不别让守儿继续练武了?他从小身体就不好,万一出什么差错怎么办?而且有平儿一人也可传承下林家的辟邪剑法。”
林父似有意动,见此,吴浩宇赶在林父回答之前,抢先拒绝:“孩儿知道,母亲是怜惜孩儿身体虚弱,但不学武,孩儿的身体不知何时才能像个正常人?还请母亲三思,更何况孩儿并不觉得习武很累,反而很有趣。”
听完吴浩宇坚定的话,林母才消了阻拦林守之习武的心,林父听完也颇为赞赏的说道:“守之说的不错,当年武当祖师张三丰少年时也是天赋不高,但却能凭自己一人造就一个武林神话,说不定守之日后也会开窍呢。”
林父的这番话看似在鼓励吴浩宇,但吴浩宇的心里却是一点底气都没有,张三丰什么情况他还不清楚,他根本没一点能攀比的,吴浩宇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更何况他并没有什么称霸江湖的大志向,学武也只是为了在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顺便看看能不能像小说里的男主英雄救美,然后...嘿嘿嘿!
看着林父一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你自己看着办”的表情,吴浩宇也只好违心的迎合道:“父亲说的正是,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争取而立之年,光耀林家。”
之后,在林平之的一阵催促下,吴浩宇接过下人递来的布袋和一本繁体《三字经》,拜别林父后,急忙赶往私塾。
蒙学是没有分班的,9岁的林平之和6岁的吴浩宇坐在同一个教师里和另外10多个孩子一起学习。
正午时分吴浩宇才得以从私塾中解脱出来,他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小毛孩,但原身可是通过高考检验的合格人才,就算不是特别熟悉繁体字,但被当做小孩一般学习识字断句真的让他受不了,但他又不敢表现出自己丝毫的天分,因为天分如果没把握好度,对他而言便是灾难,他可不想背着个神童的名声被人注视,毕竟苟得住才能活得久,万一他说了什么“君主立宪”、“民主专政”,被锦衣卫听见可是要砍头的,来到这个世界,听说过“文字狱”就够了,他可不想自己体验一下。
放学后,待林平之向夫子请教完问题后,吴浩宇便赶忙拉着他回家。
吴浩宇没想到林平之竟是个勤奋好学的好孩子,“难怪不专心习武,原来心思都花在学习上了。”吴浩宇暗自揣测道。
“阿弟,催什么催?我还有好些问题没搞懂呢?”林平之一脸不满的看向吴浩宇,好似错过了什么大事。
见状,吴浩宇只好提醒道:“你忘了,我正午还得拜一个师父学琴呢!父亲可以提前交代过的,如果迟到一步,你我二人可又得挨一顿骂!”
林平之闻言也想起此事,不在责问,只好不舍的看了眼被同学包围的夫子,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拉着吴浩宇的手急匆匆的走回家。
此后,吴浩宇便循环着这样的生活,早晨起来练拳,上午装作童子读书识字,下午附庸风雅的练琴,晚上和平之下棋解闷,作为一个现代人,吴浩宇自然是不会围棋,同时他也不想学,因此他和林平之下的是被林父视作“小儿玩具”的五子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