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

图1.1 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

1.组织的含义

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动态、有序、系统的社会共同体。编者认为,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结构,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如图1.1所示。

(1)特定目标。组织是为实现组织目标的需要而产生的,目标决定了任何一个组织作为社会组成部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所以每一个组织都应有明确的目标。例如,企业的目标与宗旨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学校的目标与宗旨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医院的目标与宗旨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需要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组织只有通过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其他组织或个人所需的各类产出,才能实现组织目标,也才能使组织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

(3)结构。组织活动所需的资源最终是由人来配置的。如何有效地分工与协调,使组织中的人发挥其最大效用,是组织运作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组织不仅需要科学地划分部门、管理层次及其各自的责任、义务、权力与利益,科学地安排每个成员的职责并落实其权利,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商机制,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

(4)互动(交换)。一个组织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而是存在于现实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的系统,组织要不断地与内外环境进行资源、信息、物质等的交换,以使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环境的变化,持续、稳定地发展。

2.组织的类型

一般来说,组织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组织成员的数量进行分类,可分为小型组织(约3~30人)、中型组织(约30~1 000人)、大型组织(约1 000~45 000人)、巨型组织(约45 000人以上)。

(2)按组织的社会职能进行分类,可分为文化性组织、经济性组织和政治性组织。文化性组织是人们之间相互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传递文化知识的一种社会组织,如各类学校、研究机构、艺术团体、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报刊出版单位等都属于文化性组织;文化性组织一般不追求经济效益,属于非营利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是一种专门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组织,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领域,如工商企业、银行、财团、保险公司等都属于经济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是一种为国家的政治利益服务的社会组织,如国家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监狱、军队等都属于政治性组织。

(3)按组织成员的受益程度来分类,可分为互利组织、商业组织、服务组织和公益组织。互利组织是一种以组织内部成员间互相获得利益为目标的组织,这类组织追求的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如工会、俱乐部等;商业组织是从事工商活动的组织,如工商企业、银行等;服务组织是为人们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服务的组织,如公立医院、公立大学、福利院等;公益组织是指那些非政府的、不是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而是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早期的公益组织主要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和贫民救济活动,很多公益组织起源于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邵逸夫基金会、蓝天救援队等都属于公益组织。

(4)按组织管理成员的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强制型组织、功利型组织和规范型组织。强制型组织是采用高压、威胁、暴力等手段管理其成员行为的组织,如监狱、精神病院等;功利型组织是用金钱或物质为媒介来管理组织成员行为的组织,如工商企业等;规范型组织是通过在伦理道德或观念、信仰等基础上形成的规范权力来管理成员行为的组织,如宗教组织、政治团体等。

(5)按组织目标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公共组织。营利性组织是指以获利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如工商企业、私立医院、私立学校等;非营利性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如志愿者协会、慈善机构等;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或授予公共权力的组织,如政府、立法部门、司法部门、军事机构等。

(二)组织行为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复杂系统。组织成员要想在组织中如鱼得水,掌握人际沟通的知识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1.行为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行为”给出的注解是:“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韦氏大词典》对“行为”给出的注解是:“处理自身的方式;对外界刺激反应的某种表现;个体、组织等方面对其外部环境的反应;某种事物活动的方式。”可见,东西方对“行为”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有差别的。东方学者强调内在的反应——意识环节,西方学者强调外部刺激——活动。尽管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行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来说,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的心理需要与外部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系列指向外部的活动,是人这一主体对其所处环境这一客体所做出的反应。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Lewin)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与环境的函数:B = f (P,E),其中,B为行为(Behavior),P为个性(Personality),E为环境(Environment)。我们认为,行为是指人或动物表现出的,和其生理、心理活动紧密相连的、外显的运动、动作或活动。

一般来说,人们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①目的性,即行为总是指向某个目标;②因果性,即行为是目标的因,目标是行为的果;③能动性,即行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它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满足人们本身的需要,所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条件下,人们的行为也会不同;④持久性与变化性,即人们的行为反应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持久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变的,组织可以通过制度、培训等消除人们的消极行为,诱导人们的积极行为;⑤社会性,即行为离不开外在的环境刺激,人们的行为实质上是人们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2.组织行为的内涵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组织成员的业余活动,如娱乐、交友、健身、购物等都不是组织行为。一般来说,组织行为涉及两个基本问题:①组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②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如果一位管理者想影响他的下属做出更好的行为,他就需要更多地研究那些潜在(行为)的影响因素。图1.2为组织冰山示意图。

3.组织行为的种类

组织行为一般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和微观组织行为,如图1.3所示。

图1.2 组织冰山示意图

图1.3 组织行为的种类

组织活动的复杂性使对组织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呈现出多个层面的特点,包括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另外,研究组织行为还必须研究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案例1.1

约翰·帕金斯的转变

五十多岁的约翰·帕金斯在一家大型银行做经理助手,他已经在这家银行工作了11年。长期以来,他的工作成绩平平、毫无起色,以至于没有一个分行经理愿意要他,11年来他被调来调去,换了8个分行。当约翰被调到第9个分行给经理做助手时,经理很快就知道了他的经历,尽管这位经理最初也打算调走约翰,但最终还是决定尝试对他进行激励,看是否能够改变他的工作态度。

这位经理了解到约翰在经济上已别无所求,约翰继承了一套舒适的住宅,由他的妻子打理,他的两个孩子也都已大学毕业,并且都有收入不错的工作。这位经理在对约翰的情况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虽然约翰在物质方面是满足的,但是在精神方面却缺乏他人的认可。于是,这位经理便着手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在庆祝分行成立一周年的聚会上,经理预先订做了一个很大的蛋糕,还特意把约翰负责的部门的重要财务数据写在蛋糕上,以示鼓励和表扬。这一次,约翰被深深地感动了。从此以后,约翰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成了另一家分行的经理。

点评:约翰·帕金斯的事例证明,了解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及其原因是十分重要的,正是这种重要性奠定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组织行为学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索,旨在为管理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与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个舶来品,其英文原文是“organization behavior”,翻译过来就是“组织行为”。为体现它是一门学科,故在“组织行为”后面加上了一个“学”字,因而形成了“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以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在这个概念中,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它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组织行为学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可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体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把这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畴

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所有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组织中成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如工厂、商店、学校、机关、军队、医院等所有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以及国家机关等组织。研究这些组织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要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从系统观来看,把个体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多个群体又组成一个组织。因此,群体是组织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它们自成系统而又相互密切联系。个体、群体和组织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都处于社会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它们又都是社会环境的子系统。所以,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立地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它们进行研究的。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组织成员行为的能力,特别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变不利行为为有利行为,以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取得最佳的组织工作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组织行为学是现代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它主要研究组织成员的行为激励,探索组织成员的行为规律,旨在寻求激励组织成员的心理与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管理效能的目的。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体心理与行为

所谓个体心理,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角色地位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包括个人行为的发展过程、态度、个性、价值观、情感发展以及社会认知等。个体行为则是指处于组织环境中的个人的活动。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共同规律,目的在于对组织中的个体成员进行引导和控制,使之符合组织要求。

2.群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中的人们总是处在某些关系之中,并由于这些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从而呈现为不同的群体。要想有效地对组织中的人们进行管理,达到组织目标,就必须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特征、群体动力、群体的冲突与沟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高绩效团队的建设等,从而使管理者能掌握群体行为形成的原因,并对之进行有效的协调、引导与控制。

3.领导心理与行为

领导行为是影响组织、群体和个体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生产与组织绩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虽然领导者作为普通个体,领导班子作为一般群体,有其一般性规律,但在管理活动中,其特殊的身份地位、角色、职责与职能,决定了他们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领导行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领导的影响力、领导素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以及领导艺术等。领导行为研究的目的在于为领导者的选拔、培训与考核提供理论依据,旨在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和领导效率。

4.组织心理与行为

组织是个体和群体实现目标的载体,组织状况会直接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行为与组织绩效,而组织行为直接关系到组织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研究组织心理与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心理与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结构、组织设计、组织变革、组织发展以及组织文化等。组织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组织结构、管理体制、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以及组织绩效的影响,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探索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模式,促进组织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组织行为学的跨学科性与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以行为科学(主要指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管理学(主要指人事管理学、组织管理学)的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为主要理论基础,同时吸取了政治学、经济学、生物学、生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关人类行为、心理的内容,充分体现了这门学科的跨学科性(见图1.4)、边缘性与综合性。

图1.4 组织行为学的跨学科性

2.组织行为学的层次性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从个体角度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包括知觉、个性、价值观、态度、情感与情绪、动机和挫折等;从群体角度研究组织中的群体行为,包括群体的形成、群体动力、群体沟通、群体冲突、群体决策、团队建设以及领导有效性等;从组织角度研究的组织行为,包括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发展与变革、组织文化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表明,组织与外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息息相关。

3.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的两重性是组织行为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多学科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既涉及生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

(2)“人”的两重性。“人”是具有两重性的,即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组织行为学把个体和群体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即作为劳动者来研究,这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具有的是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不管是个体的或群体的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这时,人处于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中,从而具有社会人的属性。鉴于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所以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又具有社会属性。

(3)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管理作为对人们共同劳动的协调和指挥,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具有共性,这种共性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体现的是管理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一种监督劳动,反映了“为谁管理”的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不一样的,这体现的是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也就决定了专门研究管理领域内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组织行为学也具有两重性。

对这种两重性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组织行为学除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外,还具有一切社会具有的共同的科学性,而后者也正是我们需要吸收和借鉴的。

4.组织行为学的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应用性学科。与心理学、人类学等理论性学科不同,它在探索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评价、分析和预测人的心理与行为,从而掌握并改进保持积极行为的具体技术与方法,以便直接指导组织管理者的实际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进而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

(四)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

心理是行为的内在机制,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组织行为学在研究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的规律性时,离不开心理研究;管理心理学在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也离不开行为研究。即便如此,这两个学科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学科性质、应用范围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的。在研究对象上,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侧重于管理实践和应用;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管理过程中各类人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中。在学科的理论基础上,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源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所以,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是行为科学,而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心理科学。在应用范围上,组织行为学的应用范围也更广泛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中,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过程中。

(五)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认为,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在现代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最终要靠人(个人及群体)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在现代化生产中,脑力劳动不仅在经营管理中,而且在生产操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入计算机、信息化、大数据管理时代以后,要求员工能够进行更高级的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是难以直接观察的,也是难以通过计量来显示其绩效的,因为这主要取决于脑力劳动者的主动精神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应当吸取组织行为学中关于如何激励员工个人和群体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研究个人需要,把满足个人需要与实现组织的目标相统一;重视领导行为的研究,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重视组织设计、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的研究,从而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生产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更好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提高组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