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家国记忆(典藏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84/33889684/b_33889684.jpg)
第一篇 高考四十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71.jpg?sign=1738887842-oaiB3qt8nPzwnreDl89dsJ8KyasEAGKa-0-4fdfb6856da42340540eeea1098783b9)
1977年
中断了11年的高考恢复
给数千万困苦彷徨的青年带来了希望
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也改变了中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99.jpg?sign=1738887842-srcqrs5NXfX2W5EoiF58X4mf3C2UfI7O-0-95d8c6ce459ad51a65cb0f30eca3ed4b)
扫这里
看《国家相册》 视频
讲述人:陈小波 导演:徐壮志 撰稿:双瑞 后期统筹:曹晓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68.jpg?sign=1738887842-g1QWU7BMZGidhXtXwuX8rwZxOddZWUTx-0-939ba00b907ce36dacc7d5921ba3cfcd)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决定,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制度。
-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恢复中断了11年的高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查全性是当年参会的33名代表之一,他回忆说:
这个会议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恢复高考,也是整个会议最重要的一句话。
头两天,整个会议的气氛比较沉闷。大家觉得如果恢复高考,在考试组织、资料审核等方面都存在困难。我一开始就提出,首先还是要把考试这个制度确定下来。小平同志说今年的招生可能来不及了,但是我还是希望可以在今年就组织招考。
最后小平同志问时任教育部部长刘西尧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刘西尧说只要中央下决心,事情就能办得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7.jpg?sign=1738887842-yeSHlgI2UWpbQEI2q4eJ92DIPlF24oQy-0-4cd5cdc2e55de82e267941cab7d86942)
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招收了21名少年大学生。这是少年班的学生在上物理实验课。
-新华社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72.jpg?sign=1738887842-v4pradgaYD3oD790Ye7wm2131szzGyuT-0-7b124af369368945f56870785dfc5f85)
1978年3月,清华大学77级新生坐在阶梯教室里上课。
-新华社记者 顾德华 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国全面停止了高考。只有少数工农兵学员可以通过推荐进入大学。
1968年起,1000多万城市初中、高中生离开学校,插队到农村,他们被称为“知识青年”。那时,“读书无用论”盛行,国家教育体系遭到巨大破坏。
1977年,“文革”结束后再次复出的邓小平,推动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复高考。
如春天的第一声惊雷,高考,给数千万在困苦中彷徨的中国青年带来了希望。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插队的艾娣雅·买买提,是在田间劳动时得到消息的:
这个消息传来时,我们正走在乡间的土路上。那是盐碱地,两边都是白杨树,偶尔会有老乡的毛驴车经过,那一路我们是非常高兴地走下来的。
正在福建龙岩农村插队的刘海峰听到取消单位推荐、统一组织考试的消息,一下子感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很多“老三届”,把还没扔掉的课本教材拿出来学。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刻蜡版印的复习资料,都被一抢而空。新华书店书一到,就被排队买走。全社会都在议论高考。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73.jpg?sign=1738887842-e2iUFE20s5oUWMDtAQGe6UAaKVqLaZQm-0-6e1cf440db1ef34d7070605df8bfc487)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新华社稿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考场。经过11年积压,师生、夫妻甚至父子同时参加高考的现象都不罕见。考生中,年龄最大的37岁。
27万余人通过此次高考进入大学校门。此后的1978、1979年,又先后有68万余人考入大学。他们被称为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69.jpg?sign=1738887842-0TcVk8i0t2Tt80iqbSRrSsjdNqbMI3hE-0-9279a1a767c363730de8966c46670407)
1977年冬天,参加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青年正在认真答卷。这次考试规模之大,在当时不仅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最高纪录,亦堪称世界之最。
-新华社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5.jpg?sign=1738887842-dF2N5JFpd8psubmc2hyzR2EJQMzCRdTd-0-9244ca188945ba6294f5ec7c8f27f496)
197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77级新生在学习中交流。
-新华社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8.jpg?sign=1738887842-oDVquQ4lhtTgHAF76NAn8FLkwMUH6D7d-0-5083294819e7d0bc9b8c913d5e94a5eb)
1979年全国高考中,上海师大二附中的应届毕业生应志强(左一)总分数为454分,名列理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知青、云南省昆明市《边疆文艺》编辑王友琴(右一)总分数为453分,名列文科全国第一名,被录取到北京大学中文系。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9.jpg?sign=1738887842-5LtlDTL634FNXoLvBr5xtbIQ4vyXnLbD-0-13bcaa7a5720dc2141fd08faadd2ff64)
1980年,浙江省镇海县13岁少年施展(左),以46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这是上大学前,施展带着弟弟在草地上放鹅。
-新华社记者 徐邦 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0.jpg?sign=1738887842-OvkiQB3xUTw18Y7vxokyoUasRImkCNVQ-0-08476716352720c019e9295a64383cae)
1981年,河南省武陟县圪垱店公社高中应届毕业生16岁的孪生姐妹丁爱菊(右三)、丁爱莲(左三),双双考取清华大学物理系。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 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176.jpg?sign=1738887842-b8GxzJlR9Dn9NEh1JK1IzxBQpVPfG6J3-0-56c67e517f21cd7e2204246de8dfe041)
1979年7月,在登黄山途中,邓小平为闻讯赶来的大学生签名留念。
-新华社稿
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在登黄山途中,被几名大学生认了出来。其中一位是复旦大学78级学生王晓望,她回忆:
我说我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刚上大学,后面还有两个同学都是老三届的,他们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特别想见到您。
王晓望说出的,是一代因为恢复高考而改变命运者的心声。
然后我又问小平同志,能不能一起合影留念?能不能给我们签个字?当时都有学生证,就说签在学生证上吧。小平同志非常高兴,说没问题,把我们几个学生证都签上字,还一起照了张照片。
小平同志给人感觉非常亲切。他问我们上大学之后的情况怎样,感受怎样。我们向他表达了青年学子能上大学的激动心情,讲了我们的收获。作为决策者,那一次,他从受益者身上得到了最直接的反馈。
1977年是“文革”刚刚结束、思想禁锢尚待全面解除的时刻,恢复高考吹响了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第一声号角。第二年,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代大学生中,许多人都成为了各领域的栋梁,他们实现了个人梦想,也为国家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刘海峰,如今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用自己的研究推进着高考改革。回忆当年,他认为:
高考让人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代青年精神面貌为之一变。
1977年的高考虽然只选拔了27万人,但是调动了上千万人学习风气的转变。后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都和恢复高考有密切关系。可以说,高考是当时整个中国发展的原点。
1977年,全国高考录取率仅为5%。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共940万人,录取率达74.46%。知识改变了一代青年的命运,而他们也改变了中国。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71.jpg?sign=1738887842-nlTii88uRR4bmdHjutigIu0y69tBvGjf-0-2bd89bdd8cc573d6cb23afe70cbf1b70)
2017年6月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考点,考生结束高考英语科目考试后走出考场。
-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85.jpg?sign=1738887842-b7fdZKb1D4iibQJBe09EBnW9VfzWQs6h-0-b493b7e12874aa2914557b73a246dc88)
2015年5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第261届毕业典礼,约15000名毕业生参加仪式,其中包括近600名中国学生。据统计,2013至2014学年,中国在所有派遣赴美留学生的国家中居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人数占美国国际生总数的31%。
-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FA8BF/18121545708900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246.jpg?sign=1738887842-drPNsqQ2QWEZtxKPPmbqq3gkTIEAS5nh-0-7316b436e65574404734d122cd8a4fdc)
2017年7月4日,在北京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毕业生看着毕业纪念片不禁落泪。这一年该校共有3358名本科生毕业。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