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孔子贵仁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论语》是中华文明的圣经。孔子和《论语》对于中华民族的塑造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厥功至伟怎么赞誉都不为过。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然而,孔子与圣人名号有着不解之缘,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大概只有孔子。孔子生前,弟子就称颂他是天生的圣人“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论语·子罕》)意思是,太宰问子贡你们的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回答: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的。孟子则认为,孔子是圣人的集大成者,“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先后17次为孔子封圣,最早是东汉,封为“褒成宣尼公”唐朝五次封号,认为孔子是“先圣”;宋朝先后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和“至圣文宣王”;明朝封为“至圣先师”;清朝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圣的繁体字为“聖”,《说文解字》释“圣,通也,从耳呈声”。意思是,圣即通晓事理,耳朵听明白了,口头能够表达出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圣人是“旧时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孔子被称为圣人,不仅在于他立德,树立了高大伟岸、圣洁光辉的君子形象,“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更在于孔子立言,创立了儒家学派,千秋万代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甚至在人类文明的大道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思想创造了人,所以帕斯卡尔指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8]吊诡的是,孔子之为圣人,与立功无关。孔子一生想做官而未能做,也就没有建立事功;孔子没有建立政治功业,却建立了思想功业,因而被称为“素王”。所谓素王,意指孔子虽然没有王位,但只要人类历史文化存在,其王位的优势就永远存在。这说明在人类文明和个体生命的发展史中,立言比立功更有意义和长久生命力。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敬重孔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儒家思想怀有温情和敬意。
《吕氏春秋·不二》认为“孔子贵仁”,道出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以仁为核心,以义与礼为两翼,仁义礼相辅相成,形成稳定的逻辑结构,以建筑儒家思想大厦,博大而精深,完备而通透,而孔子思想的基础是血缘亲情。孔子从血缘亲情出发,认为每个人都有亲亲之情,既能感受到亲人之爱,又能去爱自己的亲人,这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孔子鼓励和倡导孝道,要求尽孝以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要求尽孝不怨,“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意思是,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孝道难就难在父母面前总能保持和颜悦色。碰到事情,由子女效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人享用。仅仅做到这些,难道可以认为是孝道了?孔子实质是要告诉人们,子女在孝敬和赡养父母上,无论父母年龄多大,也无论父母是否年老体衰、性情多变,都要始终保持和颜悦色,没有怨言和牢骚。
孔子要求尽孝无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无违是正确规劝父母的过失,“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无违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无违是遵守孝敬父母的礼节,樊迟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回答:“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对于祭礼,孔子更为重视。当弟子宰我认为可以废弃服丧三年的祭礼时,孔子很不高兴,骂宰我真是不仁啊,“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不仅把孝道看作是儒学的基础,而且把孝道看作是做人和治国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父母是最亲近的人。一个人如果不能对生他养他的父母坚守孝敬之心,常怀感恩之情,那么,他怎么可能做到对国家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他人的友爱呢?
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孔子是以仁为逻辑前提,推演张扬其伦理原则、政治观念和人格理想。从字形和字义分析,仁所表述的内容是在两个人之间发生的或引申为一种人际关系之中发生的情况,如果只有一个人,便不可能发生仁。东汉郑玄将仁字解释为“‘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礼记注》)。现代学者认为,相人偶是一种远古时期的礼仪即“两个人见面,首先观顾对方,然后互相作揖,表示敬意和问候”[9]。这说明仁是指两个人及更多人之间的互相关系,而且是积极正面的关系,正如相人偶提到的双方之间都要心怀敬意,弯腰作揖,互致问候。如果其中一人不存敬意,那相人偶的礼仪就不可能实现,也就谈不上产生仁的意识和行为了。孔子结合春秋社会的现实,集中前人智慧,吸收历史营养,提炼升华了仁的范畴。孔子对中华文明最大的贡献是仁,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烙上了仁的印记。
在孔子看来,仁是血缘亲情的自然流露,血缘亲情必然要汇入仁的大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认为,仁的本质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意指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它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领域和全部内容。爱人既是人文精神,也是人道主义,充分体现了孔子思想的宗旨。孔子指出,爱人既有正面的要求,又有负面的限制。正面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负面限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正面要求和负面限制,概括了孔子对理想社会秩序和人格境界的憧憬,表明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还要关心他人的存在,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这既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核心,又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准则,更是人生的崇高追求。任何人,如果能够做到爱人助人,克己律己,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仁与义是孔子思想的人格要素。孔子倡导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而仁与义有机组成了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仁是君子的基本品格,又是智慧、勇敢、自律等多种优秀品质的集合体。“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只有具备各方面优秀品质的人,才会去爱人和帮助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孔子要求君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仁相伴始终,“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哪怕一顿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仁,即使在匆忙之时也必定和仁同在即使在颠沛流离之时也必定同仁相处。
在孔子看来,义也是君子的基本品格,具有统领其他优秀品质的作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北宋二程(程颢、程颐)认为“义以为质,如质干然。礼行此,孙出此,信成此。此四句只是一事,以义为本。”(《四书章句集注》引“程子曰”)孔子还把义看作是君子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应当与君子相伴终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成见,只问符合不符合仁义。符合仁义的,就认同、就去做,否则就不认同、不去做。孔子认为,仁与义共同作用着君子的言行,具体表现为:思想上的指导作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行为上的规范作用,“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利益上的约束作用,“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社会秩序。孔子向往西周的社会治理而仁与礼尤其是礼,构建了西周社会治理的核心价值。春秋末世,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君臣无礼,孔子忧心忡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孔子立志要阻止春秋乱世,恢复周礼秩序“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然而孔子所谓的周礼,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周礼,而是在仁的光辉照耀下的周礼,“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仁涉及人的生命本质和人格尊严,礼是指礼仪、习惯和规章规矩,属于政治制度、伦理规范和社会秩序。仁与礼是统一的,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没有仁的内容,礼的形式就失去了意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西周时期,礼是通过一系列名来表现的,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代表着社会人群中的不同等级;公、侯、伯、子、男代表着不同的爵位。春秋末世是名实不副,名与实脱节,导致社会动乱不已。孔子认为,礼的精神是名实相副,而前提是正名,就是要使名与实相一致。孔子将正名看作是为官从政的首要之事,“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不理解,孔子解释道,正名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先决条件。没有正名,就难以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也就无法建立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孔子指出,礼是要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孔子把礼看成是德治的主要内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