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溯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提出著名的“轴心时代”概念,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突破,在精神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张力,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开始以理智方式和道德规范来面对人类社会。轴心时代的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正好与轴心时代重合,奏响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乐章。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的天空群星璀璨,其中最明亮的一颗星是孔子,孔子是道德大师;最耀眼的一颗星是老子,老子是智慧大师;还有儒家的孟子、荀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墨家的墨子。他们的思想滋养哺育了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对于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我们只能顶礼膜拜。

仰望先秦的天空,尽管不同的星宿有着不同的光芒,甚至互相冲淡,墨子要《非儒》,道家要绝仁弃义,孟子要“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孟子·滕文公下》)。然而,先秦诸子的思想文化渊源却是同一的。他们都仰慕同样的先圣,这就是尧、舜、禹、汤、文、武。孔子赞誉唐尧不吝溢美之词,代表了先秦社会的共识,“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他们都引用同样的典籍,这就是“六经”。一般认为“六经”为儒家经典,实则不然,“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领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章学诚《校雠通议》)。他们都使用同样的概念,这就是道、德、仁、义、圣人和君子。先秦诸子都喜欢道的范畴,老子把道看作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孔子认为道是至理,“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墨子常论“圣王之道”,孟子喜谈“圣人之道”,韩非著有《主道》。荀子则认为:“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荀子·正名》)中华文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先秦诸子生活在同样的文化氛围中,自然而然地继承同样的文化传统,汲取同样的文化养分。

秦汉之后,中华文明的天空失去了往日的热闹,再也没有重现先秦时期的灿烂辉煌;中华文明的天空清静了许多,不同的星宿遭遇了不同的命运。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统一了传统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儒家之星更加明亮光大,历史地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家之星悬而不坠,依然闪烁不已,与儒家形成了阴阳互补的文化结构。老子阴柔,称颂水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孔子阳刚,要求君子“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寄情自然界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子罕》)。法家之星隐而不显,似无实有,与儒家形成了外儒内法的政治结构。汉宣帝指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真实地道出了儒家与法家的本质关系,绵延传统社会两千多年,“自汉以来,学者虽鄙申、韩不取,然世主心悦其言而阴用之;小人之欲得君者,必私习其说,或诵言称举之,故其学至于今犹行也”(苏轼《东坡书传》)。儒道法或阴或阳,或内或外,互补协同,和谐相生,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只有墨家之星突然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消失得神秘而离奇。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1]儒道法墨之所以能相继闪耀在先秦的天空,就在于他们提出的伟大思想。儒家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真理。道家是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理性地叩问了自然界运行的规律。法家是法,“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冷峻地提供了政治治理的有效模式。墨家是兼,“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兼爱中》),深情地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平等诉求。儒道法墨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文明的思想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值得人们去探寻和挖掘,从而为现代社会和现实人生贡献智慧与力量。

这本《国学溯源》就是在探寻和挖掘先秦思想文化资源。全书十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概述先秦诸子百家,认为百家争鸣实为儒、道、法、墨四家,而真正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只有儒家和道家。儒、道两家的思想精华集聚在《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本经典,内敛于道、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十个概念。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章,阐述儒家思想,归纳为孔子之仁、孟子之义和荀子之礼,指出儒家以仁为核心,仁、义、礼相辅相成,从而构筑起宏伟的思想大厦。第三部分包括第六、七、八章,阐述道家思想,升华为老子之道和庄子之游,认为道家以道为逻辑预设,建构起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第四部分即第九章,阐述法家思想,概括为韩非之法,指出法家以法为前提,法、术、势三位一体,致力于筑牢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思想基础。第五部分即第十章,阐述墨家思想,概括为墨子之兼,认为墨家以兼爱为主旨,兼与别相对立,爱与利相结合,搭建起反映平民百姓诉求的思想体系。墨家思想放在最后阐述,主要是因为墨家在秦汉之际已经中绝,于传统社会的影响微乎其微。如果按照先秦时期的显学,墨家思想是应该放在儒家之后阐述的,相信读者能够给予理解。

《国学溯源》是笔者长期坚持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又一成果。在解读儒道法墨思想的过程中,笔者秉持一以贯之的原则,即注重思想的系统性,努力把散见在诸子经典中的各种观点和资料梳理清楚,归纳提炼,集中成章,使诸子的思想形成体系。在建构诸子思想体系时,坚持以经注经,绝不自由发挥,也不随意附会。注重解读的现实性,努力观照社会问题,但不一定是当下社会的问题。所观照的都是社会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只不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进而追求学术研究更长久的生命力。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努力做到雅俗共赏,用人们看得懂的文字和熟悉的思维方式解读经典和诸子思想,在学术与普及之间尽量保持平衡,避免进入象牙之塔,让人望而却步。

雅斯贝斯高度评价轴心时代,认为“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2]。对于个体也是如此,“个体自然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3]。是啊!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在回顾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之后,冲决中世纪神学的罗网,使欧洲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多追踪先秦时期,呈以“托古改制”的面目。托古改制不仅是为改革提供依据,更是为改革寻找思想指导和智慧启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局之中,人类社会是否需要再一次回到轴心时代,向先贤圣哲们请益,请先贤圣哲们赐教。《国学溯源》不是为了回顾而溯源,而是为了重燃而溯源。但愿重读儒道法墨经典,能够探求解决人类面临问题的良方,寻觅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动力;能够提升个体生存质量,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

作者谨记于己亥年冬月


[1] 〔法〕帕斯卡尔著:《思想录》(上),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2]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3]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态》,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