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清明四月,江南落雨。
祝融租了一条小船,慢悠悠驶进了扬州城。
听说扬州首富李老板今日嫁女,摆了三天的酒席,酒家从天明就开始忙碌。城中百姓热热闹闹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凑到李府给李老板道喜,李老板满面红光,笑得嘴巴都要裂到耳朵后去了。
祝融让船家靠岸,带着宗嘉懿左拐右拐,混进了李府。宗嘉懿已是一名八九岁的半大小伙了,念了好几年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他之前就因祝融打劫镖车而不高兴,这下要到人家家里去吃霸王餐,更是一万个不乐意。
祝融教育他,“我们给李老板贺喜,祝他儿孙满堂、长命百岁,他请我们吃一顿酒席,有什么不对吗?”
“可是李老板不认识我们。”
祝融用力弹了一下他的小脑瓜,“宗嘉懿啊宗嘉懿,你这什么榆木脑袋?”
宗嘉懿捂着额头,很委屈的模样,“你之前抢镖车就已经不对了,现在还要跑到别人的婚宴上蹭吃蹭喝。”
额头被宗嘉懿越揉越红,祝融拉下他的手,低声说,“宗嘉懿,你别忘了,我不去抢镖车,你就得饿肚子睡桥洞。今天好不容易能吃上一顿大餐,你要是看不惯,哪儿来的滚哪儿去,以后别再缠着我!”
小伙子噘着嘴,一声不吭。
祝融此番是易了容过来的,她昨天在官道抢了镖车,拿了一些银票,弄不走的货物被她一脚揣进了护城河。扬州城里已经贴满了她的画像,祝融只好将自己伪装成七旬老头,宗嘉懿则是唇红齿白的小丫头模样,爷孙俩坐船进城,就为吃一顿李老板的喜酒。
他们挤在人群中,像其他人一样弓着腰背凑到李老板面前。李老板留着八字胡,身材白白胖胖的,眼睛笑成一条缝,神似弥勒佛。祝融道一句喜,他就说一句好,顺手摸了摸宗嘉懿的小脑袋,夸道,“这丫头真俊。几岁啦?”
祝融答,“小孙女今年八岁。”
“读书没有?”
“一个姑娘家读什么书啊?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哪有余钱再供她读书。”
李老板说,“小丫头这么俊,要是会识文断字就更好啦。我这儿短工长工都要,老爷子你回头跟家里人说说,看谁能过来干活。”
祝融惊讶极了,她连忙弯腰,“李老板是大善人啊,我刘老头感激不尽!”
李老板连忙扶起她,“哎别别别,我缺人,你缺活儿,互相帮助。”他大手一挥,给祝融爷俩指了方向,“往里进,坐那儿,看见没?哎哟,老爷子当心,这门槛儿高。”
走了五六步,宗嘉懿对祝融悄悄说,“这李老板人还挺好。”
大院里摆了五六桌,全是不请自来的,什么模样的人都有,像集市一样热闹。祝融四处瞧瞧,心说这李老板不仅心善,还很大方。
大堂里才是正经请来的客人,个个光鲜亮丽,举杯换盏,仅是一门之隔,里头的热闹和外头的热闹完全不一样。
祝融顺着宗嘉懿的视线看过去,揶揄他,“想进去啊?”
“我就看看,你别多想。”
祝融故意拽他的羊角辫,看他龇牙咧嘴,像个小老虎。
这来客实在是多,爷孙俩站了好一会才抢到一个空位,祝融赶紧把宗嘉懿按下去。大圆桌上原本有几盘瓜子糕点,被众人一抢而空,余下残羹冷炙,祝融随手拨了几颗瓜子给宗嘉懿,小丫头一撇脑袋,不要!
“行吧。”祝融笑呵呵地说,“留着肚子吃大餐,等会菜来了,你可得第一个上去抢。”
吉时未到,人多,菜也没上,祝融就和身边的人唠嗑,“小兄弟,你可知道今天李老板嫁女,是嫁给哪家好儿郎?”
那小兄弟看模样是真的小,大概也就是十七八岁,黑皮儿,身板略厚,个子不高,一身短打,腰里还别着一把匕首。
他问,“这你都不知道?”
“我听同村的人说今天城里有喜酒,也没问清楚,就带着孙女来了。”
“那你今天有口福了。”他接着说,“同李老板结亲的是城西赵家,这也是大户人家,门庭显赫。赵家大公子在朝廷做官,二公子的诗文作得特别好,在我们扬州是出了名的诗人。这个小公子嘛,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以后赵家恐怕多半也由他掌权。”
“你知道得还真不少。”
“这些事在扬州可不是秘密,我常常来城里卖货,自然知道。”
“赵家三位公子个个优秀,不知李家小姐许给的是哪一个?”
小兄弟笑说,“大公子已经娶妻,好像是什么侍郎的嫡女,家世也很不错。二公子常年在外,志不在仕,也无经商才能。唯有小公子方方面面都极为合适,与李小姐如天造地设的一般,李老板自然是将女儿许给小公子了。”
祝融说,“照你这么说,这是门当户对的好姻缘。”
“对李家和赵家来说,自然是好姻缘,但对这个李小姐不一定哟。”
“这又是怎么回事?”
小兄弟左右看了看,凑近说,“听说李小姐原有一个恋人,感情甚好,所以不肯同赵小公子成亲,李老板就把她关在府中几日,待李小姐出了禁闭,只得到恋人去世的消息。”
“这……”
“你听我继续说。这李小姐悲伤过后,就怀疑是李老板派人……”小兄弟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祝融脸色巨变,“这怎了得!”
小兄弟慌忙示意她小声,又说,“这件事都已经传遍了整个扬州城,大家表面不说,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
祝融一边嗑瓜子一边问,“那恋人是怎么死的?”
“好像是掉水里淹死的。刚开始大家都这么说,时间久了,就传得乱七八糟的,什么样的死法都有。”
他们聊了几句,人群一阵涌动,李老板满面春风,招呼众人去唤新娘子出来。他就这么一个独女,宗族里倒是有几个适龄的男丁,就与人商议,挑了一个年纪大的过来送亲。几个男孩和丫鬟喜娘去唤新娘子。众人走到了闺房,丫鬟笑吟吟地推门进去,过不多久却惊恐地跑出来。
“快来人啊!小姐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