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享有的人生

真正的享受,是除了享受有,也会享受无。

享受好的,也可以享受不好的。

当然,更高的层次是“享有不一定要拥有”。

【提要】

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源自对外在事物的强烈执着,因为有执着的心就希望能拥有,若是得到了固然欢喜,得不到就产生怨恨不平的心,痛苦也随之而来。

然而,世间万事万物迁流不停,一切的事物只是因缘聚散,无常变化,生命中所拥有的,爱人、好友、钱财、名位、权势,都是短暂的;拥有时快乐,失去时痛苦,而这拥有也往往是一种束缚、牵绊,只有享有的人生,才是最大的欢喜。享有的世界是宽广的,懂得享有的人不为物欲所苦,不为情爱所系。

【正文】

在这多彩多姿的世界,我们不可能样样拥有,但却可以尽情享有。艺术家张大千曾说过:“凡入我眼,皆我所有,只需享有,不必拥有。”一般人很少想到,我们喜欢阳光的照拂,却不能拥有火红的太阳;我们享有清爽的凉风,却不能拥有轻快的风。虽然万事万物不能为我所拥有,却可以在当下享有生命的美好。

有一位很有钱的父亲,为了让儿子知道什么叫作“穷”,于是和家人带着儿子到乡下去参观,并且让儿子实地体会穷人的生活。

他们在一户很穷的农家住了两天。农家的孩子要负责喂养家畜,要负责训练帮忙农事的狗;傍晚时分,为了节省自来水费,农家的孩子们都到附近的小溪里洗澡;晚上没钱付电费,只能全家聚在黑漆漆的院子里聊天。

当他们从农家回到都市以后,爸爸问孩子:“你觉得这趟行程如何?”孩子说:“很好啊!爸爸!”“你见识到穷人家到底有多穷了吧?”爸爸问。“是啊!”孩子点头称是。

“那你看到了什么吗?”爸爸又问。孩子回答说:“我终于见识到我们家到底有多穷了。”孩子继续说:“我们只有一只狗,但是他们却有四只狗;那四只大狗在他们小孩的指挥之下,又听话,又懂事。当他们家的小孩好神气!”

“而且,我们只有一个游泳池,还是在花园中间。但是他们却有一整条溪流,没有尽头。他们每天都可以尽情地玩水仗,我们家却只有我一个人游泳。”

“还有,我们家的花园只有一排进口的路灯,可是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他们每天晚上都可以聊天聊得好高兴,可是我们家却没有人跟我聊天。”

“我们家的空间只到前面庭院,但他们却有整个天地的空间。”孩子下了个结论。孩子说完,父亲无言以对。

富有人家的孩子,虽然享有生活上的舒适便利,却不如穷人家的孩子,享有自然万物的欢喜自在。在生活中,即使我们一再地追求,想要拥有一切,却都是不可能的事。

想想:我们能够真正拥有什么呢?天地间的一切,都只是暂时借给我们享用的。用一颗享有的心,珍惜、感谢一切因缘,生命的乐趣才能无穷无尽。

【思考】

1.试述享有与拥有的差别。

2.什么是享有的人生?

3.请分享几则享有不一定要拥有的经验。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拥有的层面有限,享有的乐趣无穷。

● 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丽;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也是一份福气。

● 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烦恼越少,越能拥有自在的生命。

● 不计较吃亏,才能享有一个自在的生活;不吝于布施,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

六度之利

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持戒可以三业清净。

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进可以无事不成。

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提要】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时,都想从中得到一些利益,本文告诉我们,如果能实践“六度”,即可自利利他,圆满菩萨道行。

有的人会觉得菩萨道难行,六度难修,其实一切的布施看似给人,最后还是自己获利;持戒看似受限,其实它是自由的;忍辱看似吃亏,其实是占便宜;精进看似很苦,其实是快乐的;禅定看似呆若木鸡,其实是活泼的;般若看似无所得,其实它是内悟的。只要我们能够遵照这六条通往菩萨道的门径前进,就能从烦恼的此岸到解脱的彼岸。

【正文】

佛教修行的法门,六度波罗蜜以布施为首,佛陀教我们最佳的投资理财方式,就是布施。布施如播种,又如储存。偈云:“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佛经里以尼拘陀树为例,说明一粒种子能结出满树的果实,布施有种一收十的利益,而布施的功德,没有人能抢得走,布施是最坚固的保险箱。

佛教的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更要积极的行善修德,利益他人。在身业方面,除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外,进而能广行好事,能得身业清净;口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进而能口说好话,即能口业清净;意业方面,不贪、不嗔、不痴,而存好心即获意业清净。

忍辱并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懦弱行为;忍是一种大无畏、大担当。《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因此,忍是一种力量,是责任,是明理,是化解,是般若智慧。忍辱是为了对治嗔心,经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所以有忍辱力量的人,面对荣辱毁誉、利衰苦乐,都能担当。

精进,依佛教的教义而言,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进,克服困难,务期达到目标。佛陀曾经告诉阿难尊者:“在家精进,衣食丰饶,居业益广,远近称叹;出家精进,行道皆成。”因此不管在家、出家,唯有勤奋精进,才能诸事成就。

禅定意译“静虑”,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状态。如《大智度论》说:“摄诸乱心,名为禅定。”我们的心,每天在五欲尘劳里面逐境流转,由于心识妄动,障蔽本自清净的佛性真心,故常沦生死,唯有息缘静虑,才能身心安住,才能开显本有的智慧,而明心见性。

般若是内自证的功夫,是通过“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所获得的内外圆成的智慧。人生若无般若为前导,如盲人摸象,易为尘境所动摇。有了般若智慧才能透彻宇宙真相,才能洞察秋毫,转垢秽为清净,转黑暗为光明。

“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道至高无上的修行法门,我们要想自觉觉人、自利利他,非得行“六波罗蜜”,方能福慧圆满,成就佛道。

【思考】

1.何谓“六度”?你觉得哪一度最容易做到?为什么?

2.布施为什么可以种一收十?请举例说明。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六度”?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奉行四摄六度,能广结善缘;遵守五戒十善,能远离罪垢。

● 布施,是慈悲的养成;持戒,是道德的增长;忍辱,是人格的升华;精进,是力量的聚集;禅定,是修行的展现;般若,是智慧的极致。六度皆备,则是佛道的完成。

忙与闲

忙碌的时候要有空闲的心情,空闲的时候要有忙碌的感受。

【提要】

忙与闲是生活写照的最佳对比,有的人忙中有优闲的心情,有的人闲中有忙碌的感受,不论是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协调得恰当最重要。身忙而心不忙,在忙碌的时刻不忘给心灵沉静的空间;在闲暇的时候也不能过度虚掷光阴,终日无所事事。如何在忙与闲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才是生活之道。

【正文】

你的生活是忙呢?是闲呢?

忙与闲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欢忙,越忙越奋发,越忙越有精神,把忙看成是动力、是营养,认为安闲是偷懒、是懈怠、是无所事事,与死亡无异。

但也有人认为闲是放下、是清净、是自在、是修养,认为忙是对世间的爱好、是执着,是做工作的奴隶。

也有的人忙中有闲。例如劳工要求周休二日,或者力争每日上班八小时。甚至有的人在忙碌工作中,他希望喝茶、看报,想办法借机出差,总希望忙中偷闲。也有的人闲得发慌,闲得不自在,因此自己出钱出力去拜托别人给他一份工作,无非是希望用忙碌来打发时间。

忙是法喜,忙是发心,忙是进步,忙是安住。从忙当中,我们可以体会生命的价值和工作的意义。忙也让我们获得许多知识,认识很多朋友,结下许多善缘。

然而忙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人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而忙,有的人为社会的富乐而忙;有的人忙着替人排难解纷,有的人忙着扶弱济贫。

我们看到飞机场、火车站里,每天人来人往,他们必定是忙人。只不过有的为名,有的为利,有的为情,有的为爱。当然,也有的人像孔子周游列国、像佛陀到处行脚。他们传播和平的跫音,穿梭于人群之间。也有人宣扬真理,云游在世界各地,每天为己忙,也为人忙,更为世忙。

有的人以忙为乐,以忙为喜,恨不得一天能再增加二十四小时,以供自己忙碌;有的人闲得无以维持生活,只想别人来救济,希图别人的赏赐,宁可伸手向人企求,也不肯自己去劳动。

忙固然苦,闲何尝不苦?与其闲着无事苦,不若忙碌较有意义。忙,是身心最滋养的补品;忙,更为今生和来世播下善美的种子。人的生命有限,因此我们要尽量使自己忙起来。因为忙,才会进步,才能成就。

其实,说忙说闲,不过是事相上的对待,若能理事圆融,则虽忙犹闲。最好能够在忙碌的时候有空闲的心情,在空闲的时候有忙碌的感受;能够“心闲人不闲,人忙心不忙”,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思考】

1.为什么忙碌的时候,要有空闲的心情?

2.如何在空闲的时候,要有忙碌的感受?

3.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心得。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心若闲,事多人忙心不忙;心不闲,事少心忙人不忙。

● 越多做,越能做;越会忙,越能忙。

● 身忙,犹是小事;意乱,才是祸源。

● 忙,能发挥生命的力量;忙,能灵活身心的机能。因为滚石不生苔,流水不生腐。

爱的教育

教育的课程在启发心智,教育的要诀在观机逗教。

教育的基础在生活习惯,教育的目的在完成人格。

【提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爱的教育,以爱的教育代替打骂教育。何谓爱的教育?从事爱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本身要有宽广的心量、耐烦的性情、理性的态度,才能以爱的方式教育学子、影响学子、改变学子。

爱的教育是感化、是包容、是关怀,是给学习中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来自我觉醒,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性,而非纵容、姑息、溺爱,爱的教育是让孩子能够明白事情的对错,内心能够欣然接受。

【正文】

《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人类的文明与智慧须透过教育来传承,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能提升个人的气质与人格道德,能让我们成为情理兼备的人。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不论何种教育一定要能让受教者接受,否则难以达到教育之功效。佛教中最伟大的教育家,首推佛陀,佛陀孜孜不倦地说法四十九年,有教无类,观机逗教广度众生,只因对众生有满怀的慈心悲愿,希望有情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解脱烦恼的束缚。因此,不论用任何教育方法,“爱的教育”是根本的原则,所谓爱的教育是以爱心、慈悲心、智慧心,还有权巧方便之心,来令受教者欢喜纳受,而能令受教者自动提起“自我觉照”“自我观照”之心是最重要的。

日本江户时代,有一位仙崖义梵禅师,在他的寺院里,共有一百多位弟子跟随禅师学习。其中有一位年轻的沙弥,因为年纪还小,玩心很重,每每在晚饭之后,偷偷地溜到后院去,然后用一个高脚凳垫脚,翻墙到外面去游玩。

有一天,沙弥又翻墙出去夜游,正好仙崖禅师在夜里出来巡寮,发现后院的墙角有一张高脚的凳子,知道有人偷溜到外面去。禅师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静静地将高脚凳移开,然后站在墙边等候。沙弥夜游回来,不知道凳子已经移走,一脚就踩在仙崖禅师的肩上跳下来,然后他才看清楚竟然是禅师,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仙崖禅师非常慈祥温和,一点儿都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他说:“夜凉如水,小心受凉。赶快回去加一件衣服吧!”

虽然仙崖禅师从未对任何一个人谈起,但从此以后,寺里再也没有人在晚饭后出去夜游了。

成功的教育是要让学生能接受。不接受,等于用水浇花,不浇在根部,而浇在石头上,是无法受用的。仙崖禅师以关怀代替处罚、责备,留了更大的转圜空间,让弟子自我觉醒,反而达到了教育的效果。

【思考】

1.简述教育的目的。

2.佛陀为什么是佛教中最伟大的教育家?

3.仙崖禅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教导学人?

4.分享一则成功的教育。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上等教育家,教导做人和处世;中等教育家,教导做事和知识;劣等教育家,什么都不会教导。

● 现代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还必须“心教”。心教是借着宗教对心灵净化的功效,使人人心灵净化,如此,社会才会充满善意的关爱及理性的法制。

● 改革来自决心,创造来自用心,教育来自爱心,服务来自发心。

● 从事教育的人,如能开启禅的幽默、活泼、洒脱、自然等特性,必能在肯定自我、惜福结缘、慈悲感化、方便灵巧中教育下一代。

身教胜于言教

要劝化别人,首须端正自己,此乃“身教胜于言教”。

要辩解讥毁,先要健全自己,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提要】

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其中身教最具有说服力,最为人所接受。教育工作者的个人行仪,也常为社会大众所重视,因为个人的行仪会直接、间接影响受教者,若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做良好的表率,无形中能够潜移默化影响他人。对于一个重视教育者,在教育别人之前,必先树立自我良好的修为,才能为他人所肯定。

【正文】

有一位学生天真地向老师报告:“老师!我很忙耶!我妈妈规定我每天都要看两个钟头的书。一口气看书两个钟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呢!”

“哦!你看了吗?怎么看?”老师问。

“看了啊!就把书拿在前面,一直‘看’啊!”学生天真地回答。

“你‘看’书时,妈妈在做什么?”老师再问。

“妈妈在看电视啊!”学生说。

身为家长,如果你以为一声令下就可以达到所谓教养、教育的目的,那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殊不知没有身教作为后盾的言教,不过是身为大人或长辈的虚张声势罢了。教育或教养靠的是正确的身教,身教即所谓具体的示范。你希望孩子及早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但自己却在工作之余沉迷于电视或声色游戏,那么你的希望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对地,如果你喜欢阅读,是以阅读填充工作空当的家长,那么孩子在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里,不知不觉也会爱上阅读的。我们常说有子克绍箕裘是一件欣慰的事,其实那是一种身教的传承。所谓富不过三代,因为当家业已稳定,很有可能忘了当初如何胼手胝足白手起家,在生活中不知不觉流露出暴发户的心态,而短视近利也在此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贫困人家中常出杰出人才,因为人穷志不穷,父母不以贫穷为耻,更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教导儿女不向命运低头,因此总能远离贫困,出人头地。

不只是教育下一代要注重身教,夫妻相处,上司带领部属,乃至同侪之间也是如此。现在的社会,人我互动频繁且复杂,若想要有和谐的相处模式,立下正确的身教,无异是最上乘的方法。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每一个人用良好的身教影响周遭的人,相信会产生一个良好互动的团体。

《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这是佛陀留给人们最好的身教,如此平凡的日常事,事必躬亲,而能成就不凡。百丈怀海禅师率众实行农禅生活,直到晚年依然耕作不已,他坚持自食其力,实践“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禅师身体力行示范良好的身教。

所谓:“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说得再冠冕堂皇,缺少身体力行也是枉然。

【思考】

1.何以说“身教胜于言教”?

2.试述在成长的过程中,谁的身教影响你最深?

3.请分享文章中,最受用的一句话。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对长辈——多听话,少讲话,能得欢心,能多领悟;对晚辈——多身教,少言教,能予默化,能受尊重。

● 生活的意义在圆满生命:生活的意义不完全是为自己,古德云:“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上下之益,在能相济。”和谐才能互利,和谐才能平安。

● 慈悲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而是身体力行的道德;慈悲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而是真心关怀的流露。

微笑

“微笑”使烦恼的人得到解脱,“微笑”使颓唐的人得到鼓励。

“微笑”使疲劳的人得到安适,“微笑”使悲伤的人得到安慰。

【提要】

有人说,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微笑不仅是世界共通的语言,还能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创造祥和的气氛,并广结善缘、行无言之教化。微笑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与魅力,生活中若能经常面带微笑,即可带给身旁的人,如沐春风般美好的感受。

【正文】

微笑是心灵喜乐的展现。当你面带微笑迎向大自然,或用笑容与亲人、好友,乃至陌生人打招呼时,你会发现这个世间充满了光明与喜悦。微笑是世间最美的表情,它就像一个善意的使者,向他人伸出亲切的双手,让生命充满了幸福美好。

在佛门中,我们会看见弥勒菩萨在山门口迎接信众。弥勒菩萨是佛门中的最佳知客,总是满脸笑容地迎接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能欢欢喜喜地走入山门。在弥勒菩萨的身旁,我们常可看见一句话:“大肚能容,容却人间多少事;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古今愁。”这是让人们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做个融和欢喜、人见人爱的菩萨。

在《五灯会元》里,记述佛陀在灵鹫山说法,拿起梵王所献的金色波罗花示意大众,众人不解,唯有大迦叶[1]会意,点头微笑。佛陀于是说道:“吾有正法眼藏[2],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是有名的“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后人也以此作为禅宗传法的开始。迦叶尊者的一抹微笑,代表着与佛陀心意的契合,彼此心灵的相通。

在《出卖笑容的孩子》这本绘本中,原本笑声迷人的小男孩提姆·塔勒害怕贫穷,不知道发自内心真诚的笑所牵引出来的快乐是多么珍贵,于是把自己的笑容卖给一位神秘的男爵。两人签下了一份协议,男爵可以得到提姆的笑容,而提姆从此可以赢得每一次的赌注。

提姆·塔勒变富有了,却失去了原本属于他那个年纪该有的快乐,他开始怀念自己的笑容。最后,他终于了解了一件事:原来笑容比财富更珍贵。

所谓“面上无嗔是供养”,每个人发自诚心展现出微笑的表情,就是对别人最好的供养。如果人人都能培养正向的思考,多多展现自己的笑容,必能为世间增添美丽的色彩。

【注释】

[1]大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少欲知足,常修苦行,故称为“头陀第一”。

[2]正法眼藏:又作“清净法眼”。即依彻见真理之智慧眼,透见万德秘藏之法。系由佛陀辗转传至达摩,以心传心,由师父之心传至弟子之心。

【思考】

1.试述你对弥勒菩萨的印象。

2.为什么“面上无嗔”是一种供养呢?

3.请分享这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微笑如花朵,芬芳生命的园地;微笑如音乐,律动人们的心灵。

● 见面多微笑,烦恼都抛掉;好话是供养,赞美出妙香。

● 微笑是智慧的源泉,微笑是愉快的流露,微笑是诚恳的语言,微笑是生命的花朵。

金钱

黄金非毒蛇,净财作道粮。

外财固然好,内财更微妙。

求财要有道,莫取非分财。

【提要】

佛陀曾经说过:“金钱是毒蛇。”但是金钱只要取之有道,不必顾虑它是毒蛇,重要的是如何使用金钱。若只知储存、积聚,不知修福,不知供养,即使有再多的金钱又有何益处?一旦无常来临、大限一到,届时都要两手一放离开人世,留下庞大的家产,可能还会令兄弟阋墙、子孙争吵,岂不枉费了一生的辛劳。

【正文】

人类要在这个世间生活,日常的衣食住行育乐,无不需要金钱,有一句话说:“金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万万不能。”点出了为什么有很多人总是“向钱看”。

钱财人人都爱,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本身非关善恶,端看使用者如何运用它,贪求非分之财,使用非法的手段得到的金钱就是毒蛇;正当的营利所得,金钱也可以用来造福人群。

在佛门中,金钱更是弘法的资粮,一切佛教事业的推动,也必须有钱财的资助才能进行。比如设立佛学院、念佛堂、禅堂、电视台、杂志社、学校、医院等。另外,在慈善救济的事业中,金钱的救济更是解决燃眉之急的第一药方。

佛经叙述西方净土,是一个黄金铺地、七宝楼阁矗立的富丽世界;东方药师如来的净土,也是一处衣食丰足,物质充裕的地方,那里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而成。所以,学佛之人,并不是贫穷才是有道心。心中能少欲知足,不为金钱所役,有多余的钱财乐善好施,赞助佛法的弘扬,金钱也可以造福万方。

另外“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有的人宁可把金钱积聚起来,舍不得用,也不肯用在自己的家人身上,或去广行布施、广结人缘。

好比《伊索寓言》里面的一则故事。有一位守财奴,变卖他所有的财产,换成了一块金子。他把金子埋藏在一个地洞里,并且每天都偷偷地去看它。一天,有一个仆人,注意到他的行动,发现了地洞藏金的秘密,便将那块金子偷了去。守财奴第二天再去看的时候,发现金块不见了,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邻人看他这么悲痛,问明了事情的始末,便告诉他说:“不要悲伤了,你只要去拿一块石头,用金纸包起来,依旧将它放在洞里,心里想着那是金块就好了呀!这样与你拥有真正的金块,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钱舍不得用,跟没有钱是一样的,所以钱要用了才是自己的。除了外在有形的金钱,佛门更注重是否具备“信、戒、惭、愧、闻、施、慧”等法财。因为这些法财是任何人都偷不走的。

【思考】

1.何谓“外财”“内财”?

2.试问金钱买不到什么?

3.如何运用金钱?

4.怎样求财,才算有道?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金钱可以买到奴隶,但买不到人缘;金钱可以买到群众,但买不到人心;金钱可以买到鱼肉,但买不到食欲;金钱可以买到高楼,但买不到自在;金钱可以买到美服,但买不到气质;金钱可以买到股票,但买不到满足;金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金钱可以买到床铺,但买不到睡眠。

● 佛教并非全盘否定金钱,对于取之有道的金钱,称为净财;净财可以推动各种事业的发展,使社会安和乐利。

脚踏实地

只要耐烦有恒,时间的浪潮会将“小”人物推向时代的前端。

只要脚踏实地,历史的巨手会将“小”因缘聚合成丰功伟业。

【提要】

脚踏实地是做人的基础。一般人都喜欢与脚踏实地的人往来,因为脚踏实地者为人实在,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向前进,虽然未能在短时间内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但时间会证明一切,时日一久,脚踏实地的人将为人所肯定,备受大众爱戴、深受人们喜爱。

【正文】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做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基础开始,比如,运动员要在竞赛场上有亮眼的表现,平日就要把基本动作练纯熟;舞者想表现出优美的舞姿,平时就要勤练基本功夫;盖一栋房子,牢固的地基很重要。

《百喻经》记载:有个愚蠢无知的富人,到另一个富翁朋友家拜访。他看到朋友的住家是华丽宽广的三层楼,非常羡慕,心想:“我的财产并不比他少,为何不也来盖一座三层楼呢?”

于是他请来了木匠,问道:“你会盖三层楼吗?”木匠说:“会的。”富人就说:“那好,请你建一座三层楼,像某富翁那座楼一样华丽宽广。”于是,木匠领着一群工人打地基,忙个不停。富人看大家忙碌的样子,但却看不见有三层楼的影子,就问木匠说:“你们在做什么啊?”木匠回答:“在盖三层楼呀。”富人又说:“可是你们怎么老是在下面挖土呀?我要建三层楼呢!”木匠说:“是啊!要先挖地基,再一层一层盖上去呀!”岂知富人坚持说:“我不要盖下面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只要盖最上面的那一层就好。”

木匠一再地解释,都没办法动摇富人只要盖第三层楼的决心,不得已,他只好停工回去了。这则譬喻故事,告诉我们不切实际,空谈理想,永远也没办法达成目标。

又好比“蜀之鄙有二僧”的故事。在四川的边境有两位出家僧人,一位贫穷,一位富有。有一天,贫穷的僧人对富有的僧人说:“我想去南海朝山。”富者说:“你要怎么去呢?”穷者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富者说:“我数年以来想雇船去,到现在还未能成行。你怎么可能到达呢?”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僧人从南海回来了,特地去拜访富僧。有钱的僧人面露惭愧之色。

有一句闽南语俗谚:“暝时全头路,日时无半步。”意思是说,晚上躺在床上时,脑中拟订了很多计划,打算白天要有一番作为,但是真正到了白天时,昨晚想的计划却没有实践分毫,一语道破了很多空想家的毛病。

一件事情的成就,切实的行动占十分之八,故,“想”不能把事情做好,脚踏实地去“行”,才能将事情圆满完成。脚踏实地,耐烦有恒,不投机取巧,不好高骛远,因果自然不会辜负我们。

【思考】

1.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何?

2.试述一则“脚踏实地”或“好高骛远”的经验。

3.请撰写三百至五百字的读后感言。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能得到历史的肯定;好高骛远,虚浮懒惰的人,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 拥有才华,但不肯脚踏实地,很难成功;珍惜因缘,更知道勤奋认真,必定胜利。

从我做起

一切好事,从我本身做起;一切好言,从我口中说出。

一切善心,从我内心开发;一切善人,从我至诚礼敬。

【提要】

一个人所生存环境的好或坏,与大众都有连带关系,人人都有责任,不能凡事都一味地怪罪他人,要求别人,而不知一切善行应该从自己先做起;从自己做起不但是好的模范,同时也能让自己受益无穷,若只是一味地用高标准来衡量别人,不但对方痛苦,自己也不会快乐。

生活中若自己能奉行三好,身做好事、口说好话、意存好心,让周遭的亲朋好友,感受到自己的善心美意,自然能够带动起真善美的风气,提升生活的品质,所到之处洋溢欢乐和谐的气氛。

【正文】

生活中我们常要求别人要这样、要那样,希望别人如何、如何,对他人的要求或期许,若未达到理想标准,内心即产生许多的埋怨、不平,气愤难消。只是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不断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又做得如何呢?

禅宗黄檗禅师的“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当作如是求”,就是要我们求助自己;“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意思也是要我们反求诸己。

自古以来的圣贤,成就盖世的功劳,大部分都是以身作则,自我要求很高,才能成就事业。他不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凡事靠自己,因为万里的路程,要靠自己迈开脚步,别人不能代替我们走路。

禅宗有一则公案,有两个人结伴外出参学,其中一人心生退却,另外一人鼓励他:“我会尽力帮助你,但是有三件事我帮不上忙,一是吃饭;二是拉尿;三是走路。”意思是说,你要自己解决问题,才能一起上路。

有一只小蜗牛,总是嫌自己背上的壳既笨重,又不好看,它羡慕天上的飞鸟,有天空守护;它羡慕地下的蚯蚓,有大地为依。但是蜗牛妈妈告诉它:“你不靠天,也不靠地,你要靠自己身上的壳。身上的壳虽不美丽,虽很笨重,但却是你自己的安全保障,嫌弃自己,羡慕别人,哪里会成功呢?”

禅宗要学人直下承担,就是要我们自我肯定,舍我其谁。学佛修行更是要发掘自我般若[1]自性,显发自我真如[2]佛性,了悟自心是佛,不假他求,从自心出发,建设一个清净美好的净土。观世音菩萨手持念珠,他也是自己念自己,所以好事要先从自己做起,才有成功的一天。

【注释】

[1]般若: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

[2]真如:指遍布于宇宙中真实之本体,为一切万有之根源。

【思考】

1.试述从我而起的意义。

2.生活中有哪些事,必须从我而起?

3.读完本文,你有何省思或启示?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

● 一切好事,从我本身做起;一切坏事,从我本身改起。

● 要求别人之前,先反求诸己;责怪别人之前,先反观自照;赏赐别人之前,先了解公平。

● 苦事多从自己做起,乐事多为别人着想,坏事多由自己承担,好事多给别人称赞。

平常心

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反省,用无住心来修持,用菩提心来契道。

【提要】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许多的烦恼、忧虑,这些负面的情绪,是因为我们容易受到外境的好坏、得失而影响心情。平常心就是要我们能以淡泊、宁静、祥和、豁达的心,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生活中有平常心,就不为外境的好坏而起心动念。内心能时刻保持平静,好比一个湖面,没有风吹就不会产生涟漪,水清就能看见湖底,生活中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事情,就能拥有理性、圆融的智慧。

【正文】

我们每天都活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接受世间无常的变化。如果遇到自己喜爱的人事物,就会产生贪着的心;相反地,就会产生厌恶之心。我们的心就会为不停变化的人事物,上下起伏。

在《景德传灯录》里,记载着一段公案。唐朝的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慧海禅师答道:“用功。”有源律师问:“怎么用功?”大珠慧海禅师说:“肚子饿的时候就吃饭,身体困的时候就睡觉。”有源律师又说:“所有的人都如此,怎么算是用功呢?”大珠慧海禅师回答:“那不一样,他们吃饭时不肯好好地吃,百般思索;睡觉时不肯好好地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啊!”

想一想,我们在吃饭、睡觉时,是不是就像大珠慧海禅师说的那样呢?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向禅师请益:“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睡早起、心无杂念,自忖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块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放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大自然的一切,云的飘拂、水的流动、风的吹拂、星星的闪亮……看起来似乎都很平凡,却含有不可思议的力量。道不在奇异,而在日常生活中平实的表现。只因舍本逐末,以为不怪异神奇就不是道;其实佛法就在“饥时吃饭,倦时睡觉”的日常生活里。求法要处处用心,把佛法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才能表现心性中最纯净的一面,做到“平常心是道”。

【思考】

1.何谓平常心?如何培养平常心?

2.大珠慧海禅师,如何在生活中用功?

3.在生活中,以平常心是道面对境界的经验有哪些?

【延伸阅读——佛光菜根谭】

● 以平常心面对世事,以欢喜心学习接受,以服务心和人结缘,以感恩心回馈社会。

● 意志力可以克服体肤的饥寒、筋骨的劳苦;平常心能够对治心中的委屈、荣辱的遭遇。

● 如果我们有一颗平常心,世间的一切,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镜花水月。有,固然可以生活无忧,无,也可以心灵自在,深入体会无限、无边、无量,得也好,失也好,能得是福气,失去是结缘。常怀平常心,生活里自能不因有无得失而颠倒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