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治国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在思想力量觉醒的当代,如何使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历史财富发挥出现实的价值,这是我们回溯学术思想发展史、探求其历史启示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中国先秦诸子与古希腊先贤,被认为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先驱。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14—17世纪的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智慧遗产得以“复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成为大势所趋。建设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所需要的新型文化,要立足现实实践发展要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新型文化建设,是未来一个时期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忘本来”,就是要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精髓,丰富当代社会实践与理论的厚重底蕴,使中国力量根深叶茂。

管子思想是先秦诸子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瑰宝,二千多年来,备受思想家们的重视。虽然管子社会活动的年代早于其他先秦诸子,但是,由于《管子》成书时间跨度较大,成书因素复杂,致使《管子》与其他诸子之书内容,多有交叉重合现象,从而引起人们对《管子》作者及其思想属性等问题的质疑与争论(见本书第二章)。因此,为了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管子思想,有必要首先考察先秦诸子之学及其与《管子》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