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财政学学习指南
对任何一位读者来说,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财政学课程的学习者,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学好财政学?或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财政学更为有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清晰认识财政学课程的性质。
主流观点:财政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二级学科,隶属于宏观经济学。然而,现代财政学的研究已经涉及经济、管理、政治、法学、历史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就财政学课程而言,它有着完整的课程架构和清晰的研究逻辑,下面以本书为例,建议财政学学习者在学习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财政学讨论的主题。它在资源稀缺的框架内探讨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讨论遵从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本书第十三章是关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专门分析,其他章节都可以归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关系的讨论。
第二,财政学的基础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外部性理论。这三大理论能够解释本书所有章节的内容,但各自分析的立足点又有所差异。公共产品理论从收益角度分析,外部性理论从成本角度探讨,公共选择理论则是利用经济分析方法研究政治问题,最终目的均是高效、公平地提供公共服务。对于非财税专业的学习者来说,注重把握基础理论的本质,并能准确运用相关理论解释财政经济现象。而财税专业的学习者,则需要对基础理论进行拓展和延伸研究,应熟练运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分析财税政策制度效应并能进行改革探讨。
第三,勤于思考,注重应用。全书在“支、收、平、管”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财税政策与制度。“第五章购买性支出”“第六章转移性支出”是财政支出制度,“第九章税收制度”“第十章非税收入管理”是财政收入制度,“政府债务管理”“政府预算”是财政平衡管理,“第十四章财政政策”是财政管理政策。这些都是财税理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是现实的财政状况和财政制度。学习这些内容时,注意思考:制度形成的依据?制度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革与创新?等等。即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处,通过财政学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目的。
[1]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张馨主编的《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