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市场与政府
一、个人、社会与政府
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必须从了解并认识市场开始。市场和政府是两个独立的配置资源系统,两者结合构成资源配置体系。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学习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市场是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场所,从主体构成来看,它包括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政府是这样一些组织:建立这些组织的目的在于对居住在某一社会内的个人、企业的活动进行管理,供给基本服务并为之供给资金。如政府为市场供给基础设施、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而缴纳税款是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因为个人享有政府供给的各种社会服务,而且还会在多种情况下获得由此类税收供给资金的收入。例如,社会保障退休金、失业保险补偿金以及给予经济困难的群体的补助等都是通过税收和强制性收费供给资金的。
除了责任以外,个人应该具有相应的权利。个人有权参与决策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其参与程度因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不同而不同。政府应该做什么、政府的支出规模以及政府为履行满足社会需要的职能如何获得资金,这些反映了居民间的政治互信。政治制度包括规则以及其运行的程序与步骤,它们形成和发展于某一社区,以决定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这样一来,个人愿望转化成具有约束力的政策,这些政策与政府的职能范围有着紧密联系。
二、市场失灵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配置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这必须是建立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基础之上,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的信息。生产者要掌握消费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以及需要的变化趋势。消费者要知道产品的品种、性能和质量。生产者之间同样需要相互了解生产总量与生产结构,营销企业则更需要把握生产和消费情况,准确掌握采购和销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信息既是企业的资源也是企业竞争的砝码,因此,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常态,它是阻碍资源效率配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垄断
当某一行业在产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之后,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现象,这时就会形成垄断。垄断导致效率损失:①产量受到限制,消费者福利受到额外损失;②垄断行业热衷于追求垄断利润,缺乏尽可能降低成本的竞争压力;③垄断阻碍技术进步;④垄断者追求超额利润的寻租活动本身会造成资源浪费。
对不完全竞争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例如,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国有化、管制和定价措施等;对垄断竞争行业实行反托拉斯政策,利用《反垄断法》来促进竞争;政府可以通过颁布《专利法》鼓励技术创新,等等。
3. 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外部性是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当外部性出现时,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将受到这一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影响。无论这一产品的买者还是卖者都不会考虑第三方的收益和成本。可见,外部性是针对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者而言的,而当事人完全没有考虑第三者的感受。外部性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的外部性,指没有反映在价格中的除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获得的收益,此时,私人边际收益低于社会边际收益;二是负的外部性,指没有反映某一产品的市场价格中由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所承担的成本。由于负的外部性的存在,致使私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因此,外部性会阻碍竞争市场获得有效率的产出。从效率角度来看,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促使经营个体的成本和收益相对称,主体思路是外部性内部化。由此可见,外部性理论对于政府制定环境税等相关法规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1]由于公共产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市场供给公共产品存在“免费搭车”问题,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4. 收入分配不公平
市场经济的基础分配是要素分配,个人收入取决于劳动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投入资本的多少,即承认个人禀赋、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私人财产所有权,因而必然形成收入差距,而且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市场效率的必然结果,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然而,效率和公平是矛盾的统一体。效率是基础、前提,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贫困的公平;公平是效率的保障,收入差距过大、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5. 经济波动与失衡
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断反复:求大于供,物价上涨,会导致通货膨胀;供大于求,压缩生产,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这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视野拓展
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依据。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甚至常常会出现政府失灵。它是指个人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预算出现偏差。那么,政府为什么会失灵呢?这是因为公共政策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政府在制定、实施公共政策过程中可能偏离公众目标。因此,应综合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来思考政府失灵问题,从而找到正确的结论和解决办法。
就某一资源,是市场抑或政府配置有效,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这种配置的有效性在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应以动态的思维去看待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百度百科“政府失灵”词条
http://baike.baidu.com/view/690856.htm
三、在政府与私人之间配置资源
政府供给产品和服务需要拥有如劳动力、设备、建筑物以及土地等资源。该资源来源于居民缴纳的税收,政府供给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成本等于居民放弃的私人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毫无疑问,居民在缴纳税款后,其直接购买私人产品和服务(如汽车、服装、住房、照相机等)的能力相应降低。不仅如此,税收还会扭曲人们的选择行为继而产生间接成本。除此之外,税收还影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及工作、储蓄和在产品与服务之间分配资金的动力。由于税收政策对个人行动的收益和成本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因此税收在某些方面或一定程度上会妨碍经济运行。
1. 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均衡
我们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政府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平衡关系。如图1.1所示,生产可能性曲线给出了某种经济可以供给的政府产品和服务与私人产品和服务之间的各种组合。我们假定生产性资源和技术要素不变,并且资源获得充分使用。私人产品和服务是指食品、服装等通常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政府产品和服务,例如道路、学校和消防,通常不在市场上出售。在图1.1的A点上,个人放弃MX1单位的私人产品和服务,那么政府可以供给OG1单位的产品和服务。那些本可以用于生产私人产品和供给私人服务的资源现在由政府使用,用于供给公共服务和履行其职能。
政府每年供给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由OG1增至OG2,这要求减少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在图1.1中,经济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由A点移至B点,每年生产的私人产品数量由OX1降至OX2。例如,假设个人需要更多的环保服务,为了供给这些服务,政府可能提高对污染企业的征税,或者政府可能实施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以防止污染。新的监管措施或者税收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使上述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上升,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数量下降。新的政策将导致环境质量提高,这是一种由政府供给的产品;但同时也要求个人牺牲部分私人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为更加洁净的环境付费。
图1.1 政府、私人产品与服务
2. 政府资源配置机制
政府产品和服务是如何分配的?政府产品和服务大部分通过非市场途径分配给个人群体,也就是说政府产品和服务并不根据个人付款的意愿程度分配,而且也并不根据价格进行配给。在某些情况下,所有人都可享受政府服务,无需直接付款,也没有资格要求。国防服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所有人都可免费享有国防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并不根据价格进行配给。另一种情况下,政府采用收入、年龄、家庭地位、户口或者是否缴纳特定税款、费用或支出作为标准,以确定个人是否有资格从政府产品和服务中受益。例如,在美国,为了获得社会保障退休金,个人必须达到一定年龄(或者属于残疾人),并且加入社会保障体制之后工作一定时间(大约10年),而且在此期间,个人必须支付其社会保障税的份额。与此类似,使用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必须交费。如果缴纳的公路费无法补偿系统运营的成本,其赤字由政府通过征税予以弥补。
四、混合经济、市场和政策
绝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都可以看成是混合经济。在混合经济中,政府供给一定数量的产品和服务并管理着私人经济活动。政府支出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税收收入占国家收以上。政府通常监管私人经济活动并利用税收和补贴来影响资源使用的动机。在纯粹市场经济中,私人企业为追逐利润尽可能供给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并全部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价格则由供给和需求自发决定。个人面对的是由市场决定的价格,根据个人偏好和经济能力(指收入和财富)自由地购买产品和服务。在混合经济中,有相当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是通过政治制度供给的,与市场供给产品与服务不同的是,它是公共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仅仅限于买卖双方。
在一个有序的市场里,没有人强迫消费者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产品。然而,政治决策通常迫使居民为政府服务和项目供给资金,而不管居民个人是否愿意。
1. 混合经济的循环流动
在纯粹市场经济中,全部生产性资源均为私人所有,个人决定如何使用这些资源。这些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做出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资源的决策。他们的决策部分地受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的影响。在市场上他们供给的资源是作为投入品出售的。
组织私人企业的目的在于,使用投入品市场上的资源供给家庭成员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反过来,在产品市场上将这些产品出售给家庭用户。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任何销售者都无法影响价格,价格完全由供求力量自行决定。在市场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家庭决定如何出售其拥有的资源,企业决定购买什么样的投入品以及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这一过程见图1.2中的简化循环流动表。
图1.2 三部门经济运行图
该图的下半部分表示投入品市场,反映家庭和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在投入品市场上,家庭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向企业出售其资源,如劳动力、资本等。而企业则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的资源配置,选择性购买资源,支付家庭的资源价格。当然,政府活动同样需要从投入品市场获得资源并付费。该图的上半部分代表产品市场,体现家庭和企业之间关于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在产品市场上,企业将一系列的产品出售给家庭,家庭从其成员出售生产性资源的收入中为其购买的产品付款。企业从其出售的产品和服务中获得收入,以继续其生产经济活动。这种循环过程的收入分配方式,取决于生产性资源所有权的分配状况、资源价格和其他资源所有者从资源的生产性使用中获得的收入。在纯粹市场经济中,所有产品和服务均由企业供给。
2. 政府是市场主体之一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购买人参与市场活动并成为市场主体之一。图1.2的中心部分代表政府活动。政府从家庭购买投入品并获得土地[2]、资本等生产性资源的所有权。政府利用这些投入品供给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并非全部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出售给家庭和企业,其中多数是通过非市场配给方式进行分配。然而,在现代经济社会,政府也拥有并运营如石油化工、铁路、烟草、银行等各类企业,这些企业是在特定的市场状况下从事相关的经营活动。
政府还从企业中购买如纸张、汽车、计算机和房产等产品。为了满足这些支出,政府要求企业和个人支付各种税款和费用,甚至可能按照低于实际市场价格的补偿比例使用资源(如强制性的军事服务)。政府利用其购买的生产性资源供给产品和服务,包括国防、道路、学校、警务、消防和许多其他的公共服务。
在图1.2中,公共部门的规模体现在如何在上、下区域以及中心部分分摊全部交易成本。中心部分的交易是通过政治制度进行的,而上、下区域的交易是通过市场制度完成的。
课堂金话筒
讨论下列产品的供给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并说明理由。你还能举出市场失灵的例子吗?
(1)社会治安;(2)教育、公共卫生;(3)住房;(4)食品;(5)环境保护;(6)国防;(7)公共交通;(8)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