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我国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典型的职业教育特色的院校。在实践方面,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与建设模式等方面,但一度因为研究范围比较局限,大多学者把建设束缚在“硬件建设”上,对于“软件建设”如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方面的关注度较低,而且投入的研究相对匮乏。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有益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分关键,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国内学术界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0年,在此之前,虽然部分学者在这一方面有所研究,但是相关的研究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研究的角度和深度也比较薄弱,相关的学术性著作也比较少。这也意味着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在国家层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索。自2006年以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基础条件得以快速发展,势必会加强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本书选择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可以为当前解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在丰富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又能以一个更加全新的视角去对待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把狭义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针对“硬件建设”的理念,提升到广义的层面,即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既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建设”,并以此为创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思路,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水平,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2.2 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实训教学,这也是决定整个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的发展建设水平是决定实训教学的基础性因素。本书以重庆市内的几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几所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进行实地的走访调查,找出目前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管理方面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建设经验进行整理借鉴,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探索创新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区域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其发展扫除一定的障碍,还能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相同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发展。具体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拓创新建设思路,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高职院校是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场所,通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促进社会的发展。②吴利燕.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定位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训;第二是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教师等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培训;第三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高职院校应承担起对学生和受训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与评定的职责。与此同时,研究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高职实训管理平台,以此不断拓展实训基地的功能,在实现生产、教学、科研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技术服务、国际合作、交流参观以及示范辐射等功能吴利燕.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研究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二是优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全方位促进管理水平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第一,促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规范化。本书探索创新构建以实训室管理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两位一体”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推行“开放式”自主管理与自主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实训管理更加规范化。第二,明确提出引入现代企业“8S”管理理念,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第三,促进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本书以“网络新教育”为契机,完善高职“开放式”共享型运行管理平台,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好攻坚战,推动实训基地“信息化、科学化”管理迈上新台阶,有利于主动适应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第一,建立实训基地教学与管理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提高实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来促进实训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实训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培养、分工协作,来打造高素质的实训管理团队,从而促进实训基地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通过改进和健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绩效评估机制等措施,来促进实训基地的管理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第三,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改革运营方式,来增强实训基地的“造血功能”,为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李莉,肖建英,许晓惠.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构建 [J].教育与职业,2017(6):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