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海战1904-1905:第2太平洋舰队的末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章 203高地之战

自从波罗的海舰队兵分两路离开丹吉尔,并分别向地中海和大西洋开进以来,它们的目标便笼罩在了一片迷雾中。期间,罗杰斯特文斯基将军的航线和下落成了一个谜,至于其兵分两路的具体原因,外界也一时无从猜测。接下来,人们很自然地产生了怀疑,该舰队可能根本不打算开赴远东,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日方也一度无从着手。

直到11月17日,重重迷雾才开始消散,这一天,外界得知,罗杰斯特文斯基舰队正在法属殖民地塞内冈比亚译注:塞内冈比亚是一个历史地名,其位置在非洲西部,其领域包括今天的塞内加尔、冈比亚、几内亚比绍等国,以及毛里塔尼亚、几内亚和马里三国的一小部分区域。(Senegambia)的达喀尔(Dakar)加煤,现在,随着诸多谜团逐渐澄清,日军大本营也确定了未来的布局。对这条消息带来的影响,日方给出了如下记录:“根据波罗的海舰队的行动,它们毫无疑问将驶向太平洋。根据其航程算,它们将于1月初抵达台湾海峡。现在,鉴于我军舰队进行必要的整备工作最快也需要2个月,倘若旅顺港的战事延宕至11月底之后,届时,我军舰队应避免将精力耗费在封锁旅顺上。”1

通过军令部,这一决定立刻被传达给了东乡,其中还附带了一份解释,由于各船坞能力有限,舰队不能在2个月就完成修理。同时,这一决议很可能也被转发给了大山元帅。闻讯后,东乡立刻派遣一名参谋军官向乃木通报了最新形势,同时,他还希望乃木不要攻击坚固的要塞本身,而是只夺取能直接俯瞰港内舰队的制高点。按照我们得到的资料,整个电文的主旨其实是:联合舰队已无法在旅顺附近多做停留,但从海军的角度,扭转战局的唯一希望又在于203高地,因此,大本营认为,陆军的当务之急也应当是尽快占领该地。

这条来自上级的决定让陆军极为震惊,但它的确是深思熟虑的产物,事实上,对于在11月月底后让舰队回港修理一事,大本营已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这一点也在次日(18日)伊集院将军给东乡的信中得到了间接体现,其中表明,上级已下定决心,让水雷艇和布雷舰只承担大连各要地的守卫工作。伊集院将军在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我军需要在本月月底召回舰队主力,此时,我们何不在当前驻大连的2个艇队的基础上,再增加2—3个艇队(作为上述守军的补充)?”东乡也在回信中请求国内,为他提供各种必需的岸防设施。

在这段时间,陆军第7师团正陆续抵达大连,到21日,其登陆已经完成,同时,乃木将军也率部进入阵位,以便最后一次尝试攻克这座曾让海军望而却步的要塞。当天,日军召开了司令部会议,会上决定,他们应当立刻再次发动进攻。这场进攻将在25日以炮击揭幕,至于部队,则会在次日发动总攻,但即使如此,乃木仍然不甚赞同东乡的主张。22日,东乡更是从特使手中收到了乃木本人的回电。电报这样写道:“对舰队最为关切的问题,虽然全军都发誓会夺取胜利,但本人仍要遗憾地表示,在部队夺取其他要地前,可能将不会夺取203高地。”紧随其后的是一份24日由参谋本部签署的官方备忘录,其中表示,对旅顺的总攻将在次日发起,主要目标则是从松树山(Sung-shu-shan)向东延伸至鸡冠山(Chi-kuan-shan)的北方工事群。在夺取上述阵地后,日军将继续前进,突入要塞外缘,直到抵达望台(Wang-tai)附近的一连串群山——位于鸡冠山背后,俯瞰着整个港区。最后,如果可能,陆军才会全力进攻203高地。鉴于这次总攻可能会迫使俄舰突围,陆军照例向舰队发出了警报,同时,位于双岛湾的济远支队也特别接到指示:随着攻势的进行,他们应从侧翼为友军提供支援。

但在此时,对俄军舰队尝试突围一事,日方的担心已被打消了不少。21日,一名在旅顺摆渡船上工作的间谍发回报告称,俄军的“波尔塔瓦”号、“佩列斯维特”号、“智慧女神”号和“列特维赞”号依旧停泊在白玉山脚下,还用铁板修补了侧舷的破口,在舰员上岸抵御日军攻击时,每艘舰上的留守人员只有不到100人。不过,除了入坞的“塞瓦斯托波尔”号外,所有舰只貌似仍然可以行动。

但从此时起,陆战队的重炮也开始发挥威力。23日,他们将目标对准了工作车间附近,并命中了“佩列斯维特”号战列舰1弹。次日,他们在水师营(Shui-shih-ling)村西南的93高地建立了观察哨,从当地,日军可以看到港内各舰的动向,另外,他们也可以清晰地观测到炮击的命中,因此,海军陆战重炮队在传回的报告中宣称,敌舰可能都失去了行动能力。

26日,即炮击的第2天,《日本战史极密版》给出了如下描述:“此起彼伏的炮声不绝于耳,它们响彻云霄、震动大地。在东鸡冠山附近,两军炮弹爆炸的景象更是蔚为壮观。”次日,陆军发动了攻击,至于无力施以援手的舰队只能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对于局势的发展,他们甚至比陆军更为紧张,然而,抵达舰上的零星报告一点也不乐观。《日本战史极密版》中写道:“旅顺港被烟雾笼罩,敌军的动向难以查明。许多关于陆上战况的电报陆续从清晨发来。其中显示,在得到新锐部队的增援后,第3军朝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势,但我军的损失同样极为巨大,导致未能达成目的。”事实上,到中午,日方已经获知了乃木将军失败的消息。

日军对要塞群的3次连续进攻不仅都被俄军击败,还演变成了一场屠杀,至于他们夺取的阵地,则可以忽略不计。但按照我们得到的说法,此时的乃木毫无动摇,相反,他调来了整个第7师团——此前,该师团一直在他的中路后方待命。而在西面,日军也一直在203高地方向进行佯动,从该区域和其他地段传来的报告显示,夺取该高地可能更为容易。2因此,乃木做出决定,在原先选定的攻击正面牵制敌人,同时,他还将把第7师团全部调往右翼,并利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海陆军力量朝那座海军梦寐以求的高地发动攻击。为此,乃木在27日早些时候向海军大将通报了他的决心,并表示,这场进攻将在18点发起。为此,日军立刻命令济远支队从扫除水雷的海域给予支援,“赤城”号也被派往双岛湾加强该支队的兵力。同时,支队中的舰船还得到命令,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接近海岸,直到陆军达成目的。

随后,这场举世闻名的决定俄军舰队命运的战斗打响了,它持续了整整4天,而且几乎没有间断。期间,守军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与进攻者的狂热几乎不分伯仲,两军一度胜负难辨。在28日早些时候,东乡大将收到一条消息说,当夜,经过2轮强攻,陆军夺取了主峰附近的一道堑壕,而且决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次日清晨,东乡获悉陆军已于夜间攻上主峰,但在早些时候又被俄军击退。

即使如此,陆军夺取高地的决心依然没有动摇,随着整个第7师团和全部预备队进入攻击位置,另一场总攻已迫在眉睫。30日,日军再次出击,但结局一如往常。尽管日军付出的努力几乎超越了人类极限,损失也极为可怕,但面对守军的英勇抵抗,他们依然无法攻克弹痕累累的山顶,更令他们沮丧的是,在支援总攻期间,另一艘宝贵的海防舰遭遇了和“平远”号相同的命运。当天下午早些时分,“济远”号在鸠湾和双岛湾之间离岸约1海里处,在当地,该舰于2点40分触发了一枚水雷。该水雷在该舰前锅炉舱炸响,并将水线下8英尺的船身撕开。不到3分钟,该舰便带着舰长但马中佐消失在了海上,此前,这位军官一直在这些危险的任务中指挥着分队,另外,还有3名军官和34名其他成员与之一道葬身海底。

这场发生在海上和陆上的双重失利让日军倍感困扰。此时,11月已近尾声,这也是乃木将军猜测友军舰队将离开旅顺的时间。面对这种情况,他该如何是好?如果海上封锁解除,要塞的围攻该如何完成?为此,他极力向东乡大将保证,自己并不甘心失败,这也意味着,他准备接纳海军的观点,集中精力攻打203高地,并以此指导后续作战。他表示,整个高地没有永备工事,同时还遭遇过猛烈的炮火打击,有鉴于此,他将准备在猛烈炮击的掩护下再度进行尝试;在信件的最后,他还直言不讳地请求东乡不要将友军弃之不顾。信里这样写道:“在此紧要关头,‘济远’号的损失无疑令人痛心。对于舰队的不懈支持,我们始终心怀感激;对当前发生的这场巨大不幸,我们更是感到哀痛万分。未能攻克203高地一事让全军极为歉疚,但目前第3军正在投入兵力,全力试图占领高地。一旦得手,我方就将歼灭港内的所有敌舰。按照目前的情况,尽管行动危险重重,我们仍恳求海军能继续给予支援。”3

这封信件可谓意味深长,因为同一天,第3军司令部的海军联络官还曾报告山田将军,陆军对支援的需求并不紧迫,他甚至建议,可以在搜救完成后召回“赤城”号。

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其原因可能是,乃木迫切需要的是海上封锁,而非舰艇的战术支援。在前面的恳求信中,他这样总结道:“我们一直期待俄军的偷越封锁行动能被完全扼杀,为此,本人请求您在保全重要舰只的前提下,继续在战役结束前做好相关部署。以上请求是我在得知‘济远’号遇难后匆忙提出的,还望您们能留心此事。”

海军大将响应了这一请求。虽然海军已事先做好了准备,但东京方面并未下达调回通知。因此,在当天和次日,各舰依然坚守在原有岗位上,只有济远支队的残余部队被集体召回,其原有使命则被隍城岛防备舰队接过——现在,济远支队的残部将负责维持对旅顺的封锁,并看守当地的一部分海岸线。

但真正影响舰队召回的并不是上述问题——此时,203高地的局势已经峰回路转。前一天晚上,日军先头部队再次攻上主峰,虽然敌人始终在拼死反击,但第3军依旧站稳了脚跟,只是因为附近赤坂山译注:此地现名为老虎沟山。(Akasaka-yama)上射来的炮火,他们才没能彻底攻克203高地。随着上述阵地的占领,海军也收到了一则乐观的消息:利用有利局势,陆军有望彻底完成使命。

对这条消息,东乡大将回应热烈,他表示,自己深知陆军付出了何等艰巨的牺牲,并会继续全力支援战友。他在电报中写道:“对贵军凭不屈精神和长期奋战夺取的胜利,联合舰队表示衷心祝贺,凭借这一有利位置,敌军旅顺舰队已到了迎接死期的时刻。对如此沉重的官兵伤亡,我们也表示由衷慰问。”

这一战况,也在次日(即12月2日)军令部从东京的来电中得到了证实,军令部甚至在来电中认定,日军已经在战斗中取胜。尽管此时日方已获悉,罗杰斯特文斯基舰队抵达了法属刚果(French Congo)的加蓬湾(Gaboon),费尔克萨姆舰队也途经苏伊士运河进入了红海海域,但海军没有解除封锁的打算。他们获悉,一个观察哨已在友军占领的203高地西南肩角建立起来,摧毁港内舰队的行动即将开始。现在,“为了让海军摆脱困境”,军令部最关心的问题仿佛只剩下了一个:这场“急速倾泻大量炮弹”“令敌人焦头烂额”的炮击将何时展开?

但乐观并未持续太久。报告显示,该观察哨的建立为时过早。无可否认,其位置确实可以俯瞰整个港口,而且非常适合观测——从当地,日军能辨认出10艘军舰。闻讯后,海军炮兵观测队指挥官立刻前去监督此事。但在抵达后,他发现,这一地点早已陷入混战,双方的手榴弹在阵地上空乱飞。就在当天凌晨1点,为夺回阵地,英勇顽强的俄军开始拼死反攻。整个夜间,他们的突袭如潮水般此起彼伏,随着援军抵达,战斗在7点进入了关键时刻。一时间,似乎无人能挡住俄军果敢而坚定的脚步。最终,日军不仅被赶出了203高地的西南肩角,连临近的赤坂山也宣告失守。

对日军来说,这次失败宛如当头一棒,其损失是如此惨重,以至于连收复失地都显得暗淡无望。在给东乡传去这一噩耗的同时,乃木也解释说,陆军依然坚守着203高地的东北角,并将尽快发起反攻,但目前官兵受到饥饿和疲惫的折磨,各个联队也彼此混杂,必须花时间休整和重组。此时,第3军的伤亡已达到了约23000人,然而,乃木仍计划在未来加紧进攻,试图以此迫使敌人就范。

在报告中,海军炮兵观测队的指挥官指出,陆军将在次日建立一个稳固的观察哨,但何时占领顶峰尚无法确定。在回复中,东乡大将不仅表示了亲切的慰问,还主动向友军伸出援手。此时,他已经让另一支陆战队整装待发,只要第3军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刻出动,在敌军恢复元气前发动攻击。

然而,第3军并未申请援助——相反,在3日这天,他们一直按兵不动。同时,舰队也未接到任何召回的指示,至于东乡也没有主动要求回国。期间,他只是电告在国内检修的各舰:鉴于旅顺局势随时可能改变,他们必须加快进度,甚至连舰员都必须投入工作。4

显而易见,此时日军已决定继续封锁,但问题在于,这一决定会给他们带来更多风险:12月1日,罗杰斯特文斯基舰队从加蓬湾出发、继续向南前进,次日,费尔克萨姆支队开始从丕林岛附近海域驶出红海。5另外,日方还获悉,俄军还有第3支分舰队正在离开波罗的海。6

虽然这支增援舰队的航线仍然不得而知,但据信,俄军的2支先头部队将再次会合,只是会合地点和之后的航向还无法判明。根据日军大本营的分析,届时,海上战场可能会出现3种局面:


1.敌军舰队将强行突向海参崴,并以当地作为行动基地;

2.敌军也可能会从中国北方水域进入黄海,重建其打击兵力;

3.敌军或许还会在台湾岛或是中国大陆的南方沿海夺取一座港口,伺机展开上述行动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日军大本营断定:“由于局势使然,为保证舰队随机应变,我方必须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令各处的兵力得以相互呼应;同时,在各个方向,我军也需要创造条件,以求尽快掌握敌情。”7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一点毫无疑问,日军最大的障碍在于情报共享和及时沟通。

只要旅顺仍在坚守,日方就无法判断俄军增援舰队的目标究竟是旅顺还是海参崴;不过,对于第3种可能性,他们仍然能够设法查清。另外,鉴于相关海域是俄军增援的必经之地,日军也有展开侦察的必要,甚至可以为此削弱封锁兵力。于是,在加入东乡舰队、替换回国检修的巡洋舰之后不久,辅助巡洋舰“香港丸”和“日本丸”便接到电报,要求报告自身船况是否足以远航至新加坡。11月29日,正式命令也接踵而至。在电文中,上级这样命令东乡:“鉴于波罗的海舰队的抵达,我们认为,当下最有利的做法是侦察敌军可能途经的航道和港湾,即交趾支那译注:交趾支那是一个西方的历史地名,特指今天越南南部以及柬埔寨东南方的地区,日俄战争期间,这里是法国的殖民地。(Cochin-China)沿海和马来群岛(Malay Archipelago)一带。有鉴于此,我们希望舰队派遣2舰回到日本。”另外,为更好地执行任务,2舰也将接受相应的改装。于是,“香港丸”和“日本丸”立刻离开了渤海湾的封锁阵地,并于次日向佐世保驶去。

正如我们接下来所述,2舰的特殊使命正是前往远离主战场的海域,在敌军前进路线上搜集情报。同时,为查明可能被波罗的海舰队用作先遣集结基地的海域,东乡也需要从封锁舰队中抽出更多兵力。为此,在横须贺接受维修的“新高”号奉命出动,前去侦察中国台湾岛海域和中国南方沿海地区。

但另一方面,舰队回国检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由于战局未尘埃落定,日军仍然无法做出这种安排。不过,为加快入坞舰只的维护和修理,日军还是采取了诸多新举措。针对这一任务,12月10日,东京召集了所有镇守府和要港部司令官,敦促他们必须全力加速舰船的维修。与此同时,乃木将军也努力进行进攻准备,但直到12月4日,他才宣布,已准备好重新对203高地发动攻击。他将总攻的时间选在了次日,同时还准备朝查明位置的俄国军舰发动炮击。显而易见,此时舰队的心态是沮丧的,他们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事实上,按照我们得到的资料,当获悉局势于当天下午峰回路转时,他们表现得非常震惊。

纵然俄国守军的毅力无与伦比,但他们此时已是精疲力竭,不仅如此,经过数日猛烈炮击,他们的工事已经化为废墟。俄军指挥官特列季亚科夫上校在203高地的表现完全超过了在南山的表现,但此时他已经因伤被送往后方;他麾下那个出类拔萃的步兵团如今也几乎灰飞烟灭。他的两位继任者都倒在了战场上,团内的军官几乎无一幸免,弹片如风暴般扫过高地背面,以至于俄军增援根本无法抵达前线。另一方面,日军却能源源不断地派遣有生力量,最终,他们的攻势压倒了守军。只用了3个小时,他们便重新夺取了西南肩角,一个观察哨迅速建立起来,其他部队则继续向着高地顶峰推进。17点时,整个顶峰已落入日军手中,海军观测小组也与后方建立了电话联系。随着天色渐晚,俄军在18点30分进行了一次绝望的反攻,由于夜幕降临,日军未能有效展开炮击,不过,他们仍然设法重创了“波尔塔瓦”号战列舰。2—3个小时后,俄军继续试图收复失地,但到午夜时分,所有的战斗都平息了下来,以203高地为中心的一连串山头最终落入了筋疲力尽的日军手里。在撤退命令中,康德拉琴科将军这样写道:“现在,旅顺将承受垂死的痛苦。”8

注释

1.参见《日本战史发行版》第1卷第233—234页。

2.参见《日本战史发行版》第2卷第131页。

3.参见《日本战史极密版》第2卷第244页。

4.11月29日,“朝日”号已从佐世保返回,梨羽将军也转移到了该舰上,至于“敷岛”号,则被派回国内。同时,11月15号完成修理的“八云”号成了出羽将军的旗舰,“常磐”号被派回吴港接受修理。18日,炮舰“筑紫”号抵达济物浦,以便接替正在横须贺开展维修的“松岛”号。

5.不清楚日军当时是否已了解这些情况。劳氏船级社的经纪人在12月2日曾报告过此事,但在12月5日,日军司令部委派巡洋舰前往南方侦察的报告中却对这些新动向只字未提,其中只是提到在11月21日,俄军主力舰队曾在纳马夸兰(Namaqualand)附近海域加煤,同时费尔克萨姆支队离开了苏伊士运河。

6.该分舰队就是官方所谓的“后援支队”(Overtaking Division),其中包括耽搁出航的巡洋舰“奥列格”号和“绿宝石”号,辅助巡洋舰“斯摩棱斯克”号和“彼得堡”号(两舰已作为“里翁”号和“第聂伯”号纳入海军旗下),武装运输船“海洋”号(Okean)和5艘驱逐舰,其中1艘驱逐舰后来在阿尔及尔离队,另外,“海洋”号也在丹吉尔港掉头返回国内。

7.参见《日本战史发行版》第4卷第1章第1节。

8.出自施瓦茨和罗曼诺夫斯基合著的《旅顺口保卫战》译注:勒普瓦夫尔(Lepoivre)翻译。(Défense de Port Arthur)第2卷第442页。

1904年11月30日,正在大连码头卸载的第7师团第2辎重监视队,该师团的首批部队已于11月11日在辽东半岛登陆,并将被用于对旅顺的进攻

“济远”号全体生还官兵的合影,该舰在支援攻击203高地期间触水雷沉没。照片左上是该舰舰长但马中佐战前与家人的合影,右上是该舰于1904年年初在大同江口活动期间的照片

在203高地阵亡的日军和俄军士兵

罗杰斯特文斯基舰队在达喀尔港加煤时的照片,摄于战列舰“鹰”号上

战列舰“苏沃洛夫”号的赤道穿越仪式:军官和水兵们扮成了黑人、海神和海神的婢女

罗杰斯特文斯基舰队在大西洋上航行时的景象

1904年12月时的203高地全景,拍摄时间可能是12月中旬

日军11月26日发动总炮击时的东鸡冠山北炮台。在第一张照片中,一座俄军弹药库被日军炮弹引爆

彻底占领203高地后,在山顶架设观察哨的日军士兵。本照片同样摄于晚些时候,按照片拍摄者的描述,其远方是辽东半岛东部的鸠湾一带

旅顺围攻战战线变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