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3章 伟大的精神
这一看,
他们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在任务区域里正有四十几个防守军,正一个个虎视眈眈的等着他们。
难怪这一路上没有看到防守军的人,原来都在这里等着他们自投罗网那。
看着这么多的防守军,项羽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项羽他们四人在强,也就是一个对付四五个人。
现在的敌人都是他们的十倍之多了,而且他们还有一个伤员。
就算成功安装爆炸物,他们也不一定还能有力气返回终点站。
项羽四人不由得看向了一旁,同样在沉思的张冲,想看看张冲有没有什么办法。
张冲沉默不语,心中暗骂组委会,这明摆着就是针对他们华国,安排给他们的人最少都是其他队伍的一倍。
不说项羽他们这里,张冲想着就是他们的任务点哪里也应该有这么多人,而且只多不少。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任务又不能不完成,张冲思考片刻后,想到了对策。
张冲抬起头看着其他七人,一脸认真的表情,淡淡的说道:
“现在事已至此,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只能面对了”
“现在,我一个人出发去我们的任务点,独立完成我们的任务”
“项羽,我将他们三个留下来帮你们,让他们帮你们拖住防守军,你们极快完成爆炸物的安装”
“等你们完成这里的任务后,让他们三个人直接跟着你们回终点站”
“我那边一完成任务,就会尽快去追你们”
“你们也不要说什么其他的,这事现在最好的办法,我们哪里肯定也和你们一样”
“如果我们分开,你们也很难完成任务,我们也不一定能在指定时间到达终点站”
“现在,他们可以减轻你们的压力,而我一个人也不用考虑他们,可以使出全力了,也就是对付防守军需要一些时间”
项羽几人思考一番后还是同意了张冲的提议,虽然这么做不好,可是现在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张冲看着他们同意了,也就不在犹豫,和他们道别后立刻离开。
项羽七人看着离开的张冲,也不在耽误,立刻向着任务区域而去,直接面对上四十几个防守军。
看着面前乌央央的一群人,七人相视一眼后,每个人神情各不一样。
柳小山和邓久光是一脸兴奋,急不可耐的表情,两人没有任何负面情绪,有的只是勇往直前的气势。
项羽还是一副面无表情,冷傲战神的样子,没有任何害怕,想着只是如何快速完成任务。
巴郎和赵子武则是有的担忧,担忧自己能打倒几个,能给项羽争取多少时间。
至于鲁炎和蒋小鱼两人,则是一副视死如归,如临大敌的样子,两人只能尽力而为了。
七人看着已经缓缓向他们而来防守军,不在犹豫。
一声大喊后,柳小山和邓久光最先行动,两人气势逼人,动如脱兔快速冲向防守军。
两人势如破竹,犹如狼入羊群,直接和七八名防守军战在一起。
巴郎和赵子随即跟上,两人一头扎进人群,同样牵制住六七个防守军。
鲁炎和蒋小鱼两人对视一眼,咬牙切齿的冲了上去,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
项羽看着战成一团的战场,他们人数明显还是不够,六人虽然牵制住了大部分的人。
但是,还有不少防守军没有人牵制,从而加入各个战场,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项羽顾不了那么多了,连忙下场帮忙,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七人不断的在战斗。
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少伤痕,每个人身上都有鲜血在流淌,这些换来的是防守军一个个的倒地昏迷。
又是十几分钟过去,柳小山和邓久光在次打倒几个防守军,强忍着身上的疼痛对着项羽大喊:
“项羽,快去安装爆炸物”
项羽听到这话,看着还有十几个防守军,也不在犹豫连忙闪身,快速向着安装爆炸物的地方冲去。
这些防守军看到项羽的动作,连忙想要回防,柳小山和邓久光快速一人抱着两个人。
其他人见此,也一同效仿,不顾各自浑身的伤痕,肿胀的面部,任由防守军攻击。
他们各自死死的抓着两三个防守军,不顾一切的拖着他们。
项羽看着他们伤痕累累的样子,听着他们不顾一切的声音,心中感到无比的温暖。
这就是战友,这就是华国军人的精神,这就是不抛弃,不放弃的战友情。
项羽,躲过阻拦他的几名防守军,快速跑到了目的地,快速的将模拟爆炸物安装,完成了任务。
另一边,其他六人一心只想着拖着身边的防守军,为项羽争取时间,根本不知道项羽完成了任务。
防守军们看到项羽完成了任务,也就就停止了攻击他们的动作,木已成舟防守军想离开。
就在他们抬脚而出时,发现蒋小鱼六人还死死的抓着他们不放,防守军的众人被他们这种无谓的精神感动。
看着不管他们这么说,也听不懂不搭理他们的蒋小鱼六人,防守军等人只好,将六人的脸板向项羽所在的方向。
六人这下看到了项羽安装成功,一个个这才松开了抓着的防守军,一个个躺在地上大笑。
他们成功了
项羽回到六人身边,看着他们,脸上微微一笑,但他的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他们七个人都这么难,才完成任务,张冲虽然强,但一个人要对付这么多防守军,肯定更难完成。
七人休息了几分钟,项羽就带着他们快速出发了,时间有限容不得他多想。
……
张冲这边,在他爆发全速加上技能迷踪步的加成,张冲花了二十几分钟终于赶到了他们的任务点。
果然,如同他想的那样,在任务区域里有三十多名防守军在等候着他。
张冲站在原地一边观察,一边微微缓口气,他在思考能不能不动手完成任务。
几分钟过去,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后,张冲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还是要多少,根本没有可能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