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内在逻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三章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分析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信:约言。复:复言。朱熹注:“复,践言也。此言人之言行交际,皆当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不然,则因仍苟且之间,将有不胜其自失之悔者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亲近。《诗·大雅·皇矣》云:“因心则友。”不失:不去。《礼记·礼运》云:“故人情不失。”亲:父母双亲。《孝经·天子章》云:“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宗:宗敬。《史记·孔子世家》中载:“(孔子)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一个亲近父母的人,也是可以尊敬的人。孝为人性之基,守此则可保其大本不失。

【译解】

有子说:“(一个人的)诺言符合事理,说的话就能兑现;恭敬符合礼仪,就不至于遭受耻辱;亲近不离弃其父母,也值得尊敬。”

【逻辑】

本章讲行事的原则标准,承接上章内容。行事有原则节制,品行便不至于僭离于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