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序
我們即將有幸敘述給讀者聽的故事中的主人公,盡管他們的名字以OS和IS結尾,還是完全可以肯定他們與神話毫無關係。[1]
大約在一年以前,我為了寫《路易十四[2]史》,在皇家圖書館搜尋資料,意外地看到了一本《達爾大尼央先生回憶錄》,像那個時期的大部分作品一樣,這本書是在阿姆斯特丹[3]的紅石書店出版的,因為那個時期的作者既要堅持講真話,而又不想去巴士底獄[4]或長或短地蹲上一段時間。這本書的書名吸引了我;當然是在征得圖書館館長的同意之後,我把它帶回家,如饑似渴地讀了一遍。
我並不打算在這兒對這部奇異的作品作一次分析,僅限於向我的讀者中那些喜歡欣賞特定時代畫卷的人加以推薦。他們在書中將會找到一些出自大師之手的畫像;雖然這些速寫往往是草草畫在營房的門上和酒館的墻上,他們仍然能夠認出路易十三[5]、奧地利安娜[6]、黎塞留[7]、馬薩林[8],以及當時的大部分廷臣的形象,一個個都和昂格蒂爾[9]先生的歷史書中描繪的一樣,與本人十分相似。
但是,大家都知道,能打動詩人變幻莫測的心靈的,並不總能給廣大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別人毫無疑問也會贊賞的那樣,在我贊賞我提到的那些細節時,最吸引我的是一件在我之前肯定還不會有人注意過的事。
達爾大尼央敘述他初次拜訪國王的火槍隊隊長德·特雷維爾先生時,在候見廳裡遇到了三個年輕人,他們當時正在他請求得到錄用的這個著名的部隊裡效力,名字叫阿多斯、波爾朵斯和阿拉密斯。
我承認,這三個外國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想到它們只不過是些化名,是達爾大尼央用它們來隱瞞一些也許非常顯赫的人名,要不然就是用這些名字的人自己在由於一時任性,由於心懷不滿,或者由於缺少錢財而穿上普通的火槍手制服的那一天挑選的。
打這以後我再也得不到安寧,直到有一天,我在當代作品中找到了與這些曾經引起我如此強烈的好奇心的、離奇的人名有關的記載。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閱讀過的書籍,單單把書目開列出來,就可以構成整整一章;也許開列出來有很大益處,但是對我的讀者來說,肯定不是很有趣的。因此我僅僅對讀者說,在一再徒勞無功地查閱以後,我已經失去信心,準備放棄我的查找,誰知就在這時候,我的名聲顯赫、學識淵博的朋友保蘭·帕裡斯[10]來指點我,我終於找到了一部對開的手寫本,編號是4772還是4773,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標題是:
《德·拉費爾伯爵先生回憶錄——有關路易十三國王統治末期到路易十四國王統治初期的這段期間在法國發生的幾件大事》。
這部手寫本是我的最後希望,在翻閱中我在第二十頁發現了阿多斯這個名字,在第二十七頁發現了波爾朵斯這個名字,在第三十一頁發現了阿拉密斯這個名字;讀者不難猜想這時候我有多麼快樂。
在歷史科學發展到這樣高度的一個時代,發現一部完全不為人知的手寫本,在我看來簡直是個奇跡。因此我趕快請求許可將之付印出版,目的是為了有朝一日如果我不可能——十之八九不可能——帶著自己的作品進入法蘭西學院[11],至少,我還可以帶著別人的作品成為銘文與美文學學院[12]的一名成員。我應該聲明,我的請求有幸被接受了;我把這事記載在這兒,是為了公開揭穿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的謊言,他們斷言我們生活在一個對文人相當不友好的政府的統治之下。
我今天奉獻給讀者的是這部珍貴的手寫本的前一部分,還給它起了一個合適的書名,並且許下諾言:如果這第一部分,如同我深信不疑的那樣,獲得了它理應得到的成功,我就立即發表第二部分[13]。
同時,因為教父[14]就是第二個父親,所以我要求讀者讀了以後不論是感到愉快還是感到乏味,都把責任歸諸於我,而不要歸諸於德·拉費爾伯爵。
說完這些以後,讓我們開始講我們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