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深:闽宁扶贫协作20年海原专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切为了第二故乡

林绍栋 林志城

林绍栋,汉族, 1976年3月出生。福建上杭人。中共党员。历任厦门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督查二处处长、效能办处长。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任海原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林绍栋(右二),林志城(右一)

林志城,汉族,1981年7月出生,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历任厦门市同安区委办公室督查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副处级)。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任海原县县长助理(挂职)。

根据组织安排,我们从2014年10月开始到宁夏海原县挂职,负责厦门市同安区与海原县对口协作帮扶工作,并分管海原县行政审批服务工作。一年多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以及同安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福建省援宁工作队和海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扶贫工作精神、闽宁协作第十八次、第十九次联席会议精神和海原县与同安区对口协作框架协议,紧紧围绕海原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牢牢把握闽宁协作主线,主动作为、务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参加援宁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是对我们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为做好援宁工作,我们把加强学习、深入调研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一是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国家东西扶贫协作开发和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闽宁协作有关会议纪要精神。通过学习,领会精神,提高认识,并认真贯穿到对口协作工作中去。同时加强政治纪律学习,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援宁工作队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厦门干部严谨细致、务实清廉、团结实干的良好形象。二是深入调研,尽快熟悉情况,理清工作思路。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多次走访县直有关部门和17个乡镇(街)、2个管委会50多个村,以及重点项目建设现场、部分医院、中小学、敬老院、重点企业等,通过座谈了解、现场查看、翻阅资料、走访农家等方式,大量接触当地干部群众,了解熟悉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合实际,利于长远,突出民生,见效明显”的对口协作帮扶思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对口协作工作,确定并组织实施了一批对口协作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根据福建省援宁工作安排和厦门市对口帮扶宁夏的实际情况,主动汇报,争取支持。一是主动走访厦门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组织部等市直有关部门,汇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简要情况和近年来闽宁协作工作情况。2014年10月,海原县和泾源县闽宁工作组联合行文厦门市“两办”《关于提高厦门闽宁协作资金的函》,厦门市有关领导非常重视,市委有关领导做了专门批示和协调,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明确市财政帮扶资金标准由原来每年每县50万元,提高到每年每县100万元。二是主动拜访同安区有关领导和同安区经贸局、财政局等单位领导,多次汇报闽宁协作工作,以及同安区对口帮扶海原县的有关工作建议,得到了同安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2014年12月,海原县与同安区签订了对口帮扶协作框架协议。同安区政府根据两县区签订的协作协议,以区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的形式,确定2年提供帮扶资金600万元。三是多方联系,拜访厦门市有关单位、商会和企业,争取社会支持。四是在闽宁协作20周年来临之际,经向厦门市报告,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分管领导做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专题协调会,为迎接闽宁协作20周年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协作帮扶意见,为做好援宁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帮助。

截至目前,在资金帮扶方面,已落实帮扶资金1400余万元(含福建省闽宁资金400余万元)。在物资帮扶方面,主要有厦门市同安区教育局捐赠的2套远程信息化教学设备,价值40万元;厦门广电集团更新退出使用的一批广电设备捐赠海原县广电局使用;厦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退出使用的一批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厦门市民政局在2016年春节来临之际为海原县捐赠棉被、毛毯640余箱近3100床;TAKKO集团厦门代表等7家企业为海原贾塘中学捐赠学生床垫500床;厦门绅泰公司捐赠幼儿书包1万个。

在前期学习调研的基础上,经征求多方意见,认真组织实施了一批文化、产业、教育、民生等领域的对口协作项目。目前,已完成协作项目11项。

在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投入200万元,帮扶海原县县医院新院住院楼建设;投入100万元,用于海原县图书馆的书柜、书架、桌椅、电脑、查阅设施、资料检索设备等的购置,并为图书馆报告厅(挂名同安报告厅)配置相关设施;投入20万元,帮助关桥乡张湾村新村建设,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和村部公共设施建设;投入25万元帮扶牌路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投入100万元,帮扶县城街道路灯进行智能化升级,提升市政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

在困难帮扶方面,投入各类困难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帮扶、资助2015年考上大学的困难学生圆大学梦;为部分学校添置教学设备;帮扶西安镇西安村北坝自然村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1所;帮扶甘盐池管委会甘盐村困难群众,并支持该村老年餐桌建设等。

在产业帮扶方面,投入85万元,帮助海原县黑豆、枸杞、肉牛、蛋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投入30万元,帮扶甘盐池滩羊交易市场建设。

在文化、智力帮扶方面,投入10万元,帮扶讲述回族生活、体现闽宁协作帮扶的故事片《清水里的刀子》的拍摄。投入30万元,组织海原县基层科级干部赴厦门参加培训考察交流学习,帮助拓宽基层干部的视野,开拓思维。投入20万元,帮助县政务服务中心完善信息化建设和政务中心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安排200万元,分别支持史店乡田拐村和郑旗乡吴湾村新村建设和产业发展;安排203万元,支持海原县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产业帮扶可实现从输血向造血功能转变,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工作组非常重视产业帮扶和招商引资工作,主动走访了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以及宁夏西吉县和隆德县闽宁产业园管委会等,向在宁夏工作的福建籍企业家宣传海原县投资环境和投资商机;专门走访了厦门市有关商会和企业,邀请他们组团赴海原开展投资考察。根据海原县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有针对性地拜访了厦门食品、服装企业。组织厦门企业家参观了海原县民族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业,并促成海原县千珍秀刺绣公司与泉州金达莱公司电子商务销售合作。2014年年底,组织海原县6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到福建南安蓉中培训基地参加创业培训,并经常跟踪了解这些学员的创业情况,有重点地予以支持。注重特色产业的协作帮扶,投入帮扶资金85万元,帮助海原县黑豆、枸杞、肉牛、蛋鸡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其中种植方面,2015年海原县树台乡首次种植黑豆,种植户获得了较好的收益,2016年专门投入50万元,帮助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以增加收入;邀请厦门古龙公司的专家现场指导种植户种植、进行产品管理等,以提升品质,提高价值,增加收入。

扶贫先扶智,转变观念、提升教育水平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在协作帮扶工作中高度重视智力帮扶工作。发挥厦门教育支教队和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队的作用,加强教学交流,落实助学帮扶工作。支教队每年有16位队员在海原支教,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到了海原,拓宽了海原教师、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同时依托厦门市、厦门大学平台,筹集助学帮扶资金,用心做好困难学生的帮扶资助,并帮助完善教学设施,提升了海原县教学水平。引导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大学生圆梦行动”,资助2015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学子圆大学梦。走访了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教育局,推动海原一中与厦门大学和厦门同安一中进一步深化教学协作交流。促成厦门启悟中学与海原二中、同安第二实验小学与海原五小结对帮扶。同安区教育局投资40余万元,为2所学校各捐赠1套远程教学设备。2016年1月5—16日,组织海原县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和县直经济、建设部门领导近70余人,分2期,每期5天,赴厦门培训考察学习。邀请厦门大学知名专家、教授授课,组织考察、观摩厦门城市建设、自贸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软件产业发展等。此次赴厦培训考察学习是厦门对口帮扶宁夏海原县20年来的首次活动,中共厦门市委办公厅给予了大力支持。授课与考察观摩安排合理,针对性强,是帮助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转变观念、提升水平、拓宽视野、促进交流交往的一种有效协作帮扶方式,得到了海原县各级领导干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各位学员的高度赞誉。

2014年12月,中卫市委常委、海原县委书记金生平在参加闽宁协作第十八次联席会议之后,率海原县党政考察团到厦门、同安区考察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与同安区签订了《同安区与海原县互学互助协作框架协议书(2014—2016)》。厦门市、厦门大学有关领导以及厦门企业界有关人员多次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海原县考察、学习,开展协作帮扶工作。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认真协调,承担了相应的接待和联系工作,为促进两地交流交往做了一些积极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们注重宣传闽宁两省区协作帮扶取得的成效和结下的深厚友谊。同时,也呼吁厦门干部、人民、企业界朋友更多关注西部、关注宁夏、关注海原,支持宁夏、支持海原的建设发展。一年多来,在宁夏接待厦门方面的客人12批近100余人次;在厦门帮助接待或协调宁夏客人在厦考察7批50余人次。

从厦门市到宁夏海原县挂职,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加强学习是关键。一是学习、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人文地理、生活习惯、工作方式等基本情况。只有深刻认识并掌握当地实际情况,才能更有效地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工作。二是加强政治学习,强化大局观和责任感。在海原,我们是县领导,我们的言行在很多场合就代表了厦门干部的形象,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强化大局观和责任感。三是结合挂职工作实际,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经过数十年的扶贫开发,扶贫协作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内容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提高,扶贫协作的形式、机制、方法等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领会精神,对口协作帮扶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四是要真情投入,真抓实干,真心帮扶。只有这样,帮扶工作才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才能不辜负两省区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期望。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应该说,帮扶西部欠发达地区,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非常有必要,也体现了发达地区的政治责任。但相比资金帮扶而言,观念、技能、产业等方面的帮扶,可增强当地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更有利于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取得实效。

我们有幸在海原工作学习生活了近2年,这是我们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在这近两年工作生活中,一是锤炼了务实的作风。艰苦的自然条件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现实,经不起任何折腾,它时刻提醒我们做每一件事务必从实际出发,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二是增强了适应能力。海原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等与厦门有很多不同,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和调整,我们很好地融入了当地的工作生活中,极大地增强了适应能力。三是开阔了工作视野、磨炼了意志。在海原挂职,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了西部的客观情况,更全面地认识到了东西部的差异,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些都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艰苦奋斗的意志;这些对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写于2016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