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品读梁衡人文新著《树梢上的中国》——感悟“百年震柳”的特殊内涵

2012年,在全国人大农委工作座谈会上,梁衡先生谈到要写100棵人文古树。

6年后,以“人文古树”为题材的新著《树梢上的中国》(商务印书馆2018年8月第一版)问世了,这是梁衡先生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又一部饱含人文意蕴的文集,它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从人类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树”这一独特角度来看环保、看生态、看人与树的关系。在书中,先生萃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0多棵古树,挖掘其背后的沧桑历史与人文故事。

一直喜读梁衡先生的文章,每当读到先生撰写的那些满怀忧国之情的文字,我都会钦敬不已。但怎么都没想到,能与先生在茫茫人海中相识并有了联系,而且是缘于我的家乡宁夏海原县哨马营的一株古柳。同样因为家乡的这株“震柳”,我将刊有自己切身感受的文章书报呈给先生,但完全没有做好怎么跟这位泰斗级的作家学者交流的思想准备,完全没有。令我感动的是,由于不必要的疏忽,梁衡先生通过《宁夏中卫日报》段鹏举总编辑询问我的联系方式,而同样从海原走出去的段先生为找到我这个海原小老乡,又找到工作在海原的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恒德与我联系,至此辗转来去,当荣幸地添加了先生的微信后,我终于得到先生的耳提面命:“小田好。你寄的书报已收到。谢谢你对震柳做出的贡献。让我们共同为建设中国的人文森林事业努力。”看到这段文字,我一时感动得不知所措,给先生回了好几条信息,但没有一条令我满意,到今天为止内心一直纠结着,纠结从头到尾丢掉的那个“谢”字。不久,先生又来微信说:“我写人文古树的文章已结集出版。《树梢上的中国》,商务印书馆,彩色版。”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更是迫切,急忙驱车赶往一百多里以外的固原去迎接这本盼望已久的大书。终于在固原的席殊书屋看到了!那美轮美奂的淡绿色精装封面上,“树梢上的中国”几个字眼如同千片绿叶在眼前颤颤巍巍晃动。然后再打开包装,取出附在书后制作精致的《访树记》翻看,一时间我被扉页上的文字感动得不能自已,并将部分片段摘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也许是我的姓氏中有一个‘木’字,就特别地爱树。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三条小河,一沟好树。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核桃树、一棵香椿树,还有一棵大槐树。我的童年是在爬树摘果吹柳笛中度过的。树木是我的怀抱。以后长大了更知道,树木是人类、是地球的怀抱。树之不存,人将无处。

“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我常业余寻访一些大树、古树、奇树。在地球上的生命中,有哪一种生命能像树一样生存几千年,慈祥地笑着,看人类一代一代地生老病死,结婚生子。又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打仗争斗,签约交好。树木是超阶级、超党派、超国界的,是与人类共存并保护人类的生命体。所以左宗棠一边打仗一边种树,后人常忘了他的战功,却记住了‘左公柳’。”

是的,我们中间有很多人都是在树的怀抱中长大的,从牙牙学语到冠礼成年,都是在一株株小树苗和一棵棵参天大树的陪伴下成长。可是在工业文明和多元文化相互融汇的今天,要想让一棵参天古树走进我们的视野,成为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并保留下来,是多么的困难。有几个人能看到一棵古树背后的人文和历史价值?而身为著名学者的梁衡先生则一直为一棵树坚持奔波着。资料显示,梁衡先生平时的休闲锻炼,也与树在一起,当别人不解地问他时,他说我愿意或正合我意。早在30多年前,先生就被列为省部级干部人选,当调他进京工作时,他对组织说:如果能在山西林业部门工作,能种树,他就不到北京工作了!选择继续留在北京之外的省城工作,能与树为伴,是梁衡先生一生的心愿。

再翻看先生的新著《树梢上的中国》,总是被书中的一段段文字、一株株古树背后生机勃勃的故事感动。我敢说,如果有幸读过这本书的人,肯定会和我有着同样的感触。

当然,最让我震撼的,还是先生书写的那篇扎根在海原大地的《百年震柳》!书中记录了遍布全国22处的奇特古树,但《百年震柳》可谓独树一帜!梁衡先生说:“《树梢上的中国》全书只有《百年震柳》这一篇文章是写自然灾害的,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发表后被转载最多的一篇文章。”可见,《百年震柳》在先生心中同样有着特殊的位置和分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苦难对人类、对民族、对国家是有好处的。譬如先生笔下的震柳如同扎根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从逆境中走来,受尽了磨难。但那段苦难史,也孕育了一种拼搏精神。

这株傲然而立的古柳位于海原地震地表破裂带左旋水平位错值最大地段,它不但遭遇了烽火连绵的历练,也经历了金戈铁马的攻掠,但都没有1920年那场寰球大地震让它撕心裂肺、神魂离异的惨烈。当时,地震断层从树干中间穿过,将它劈成两半,北半部分往西错,南半部分往东南方向错,至今虽然被左旋位移的两座山揪扯着,但它没有枯萎没有倒下,在这片贫瘠、酷烈、风沙漫卷的土地上,用一副残缺的躯体支撑着一片绿荫,这种憾世的存在,再次诠释了生命的深邃与博大。

海原县委、县人民政府筹划建设基于地震公园、地震博物馆、地震一条街、地震纪念广场、震柳人物森林公园等为一体的“中国(海原)防震减灾科普科研教育基地”,并将梁衡先生在《百年震柳》中提出的在哨马营建设“海原震柳人文森林公园”的建议,纳入《中国(海原)防震减灾科普科研教育基地》工程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截至目前,先后拍摄了《在山走动的地方》七集电视纪录片,公开出版发行了《在山走动的地方》《海原大地震·1920》《海原大地震连环画》系列丛书等多部文学专著及科普读物。

梁衡先生说:“有时历史会丢失,可以到树上去找。”发生于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距今近100年了,经历过那场灾难的人和历史已被时间淹没,而只有这株震柳是那场灾难唯一活着的见证者,那段可歌可泣、悲壮而温馨的史实附载于这株古柳身上,所以海原人民亲切地誉它为双手托举的“震柳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推动海原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好诠释。感谢梁衡先生为挖掘“震柳精神”新内涵所做的贡献,海原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史书,这是多么迷人的境地。我希望用我笨拙的笔来推动‘人文森林’这个新科学的建设,把森林保护上升到人文层面。个人的一己之力肯定是不够的,我幻想着官方、民间都行动起来,能在全国发现并正式挂牌三百棵‘人文古树’,并顺势建起三百个‘乡村古树文化公园’,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其文化积累的意义将不低于唐诗三百首。”这是梁衡先生的美好愿望。

这也应当是进入新时代所有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