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羿射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威布四方

大羿射日有功,尧帝封羿为“射正”。司射之法仪。

屠猰貐

“八百里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西游记》里第二十二回对弱水的描述。可见弱水之凶险非一般河流之所能及。

彼时,弱水之中住一怪兽,名叫猰貐。此怪兽生有龙头、熊体、虎爪,奔跑奇快。它的前生曾是一位天神,被他的手下“贰负”和另一位叫“危”的天神所杀,怨气化为猰貐,在弱水作怪,专以人为食,一方生灵惨遭涂炭。

尧帝早已想除掉此怪兽,可是一直无人可用,大羿射日后,尧帝发现羿神勇无比,于是就派羿去降服猰貐。

羿跨駮飞向弱水。刚近弱水,远远就看到一头怪兽扑倒一人,羿挽弓搭箭,一箭射了出去,正中怪兽的屁股。只听得怪兽“嗷”地一声惨叫,撒腿就跑,这怪兽正是猰貐。这猰貐逃跑的速度之快,那是无与能比,简直就象一阵旋风,即使駮在天上飞,也一时追击不上,只见怪兽跑着跑着,一头扎入弱水之中,便没了踪影。

羿下马,立于岸上守着。不一刻工夫,怪兽从水中露出头来,并立于水中。再看怪兽身上的箭也没了,且也没有任何伤痕,这说明怪兽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羿搭箭淮备再射,只见得怪兽又没入水中。过一会儿怪兽又出水现身,羿还没拉弓,怪兽又沉入水中。就这样,怪兽一出现,羿就要射,羿一准备射,怪兽就又没入水中。

好半天时间过去了。

猰貐再次出现时,羿不再搭箭拉弓了,而是突然跃入水中,猰貐见了,也不跑,就立于水中不动。因为它知道,在这羽毛都沉底的弱水之中,任何陆地生物落水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溺死。猰貐单等羿溺死,好吃了他。它哪里知道,羿身上有师父给的避水神珠!羿入水,水便向两边分开。只见羿人剑合一,直指猰貐,猰貐还没反应过来,已被羿一剑封喉,弱水瞬间染红一大片。羿上前一把抓住猰貐的角,一剑砍下脑袋,飞身上岸,跃上駮背,拍马返回,提着龙头,向尧帝复命而去。

杀凿齿

一日,南部忽有报告,南部沼泽地带有个怪物叫凿齿,最近伤害不少该地民众。

这凿齿生着牛头牛脚,嘴里长有一对两边对称的齿子似的牙齿,齿长三尺,下彻于颔下,凿齿之名即由此而来。

为什么不说它是怪兽,而说是怪物呢?因为它有着人的身躯,而且还会运用盾和矛,具有人的某些智慧。这怪物生活在昆仑虚东的沼泽地带,是以鱼类为主食,它抓鱼时,是用矛穿刺鱼,偶尔也会抓头来饮水的野兽。盾,它是用来抵挡被抓捕动物反击的。

自从十日之乱时,沼泽地被晒干,这凿齿因为食物匮乏,就开始袭击人类,以人为食,残害当地居民。当地的族长曾率领族人,也与凿齿战斗过几次,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可见凿齿战斗力之強大。

羿主动请缨,前往昆仑虚东的寿华之野,凿齿的巢穴。

见有人主动找上门,凿齿知道是又有人来挑战自己。凿齿锤胸顿足,晃了晃它那两根白森森的凿子似的牙齿,呜呜地一阵狂叫,像是在示威。见羿没被其吓倒,凿齿转身进巢穴。再出来时,己一手拿矛,一手持盾,飞快地向羿冲来。见凿齿的长矛刺来,羿不躲也不闪,手中剑一扬,用剑背磕走长矛,欺身近前,此时,由于凿齿的矛太长,也就失去了作用,凿齿就用他那长长的牙齿迎战。因为羿的剑是重剑,忽见羿剑变刀用,迎面劈向凿齿,凿齿慌忙用盾牌阻挡,怎奈羿出手太快,力道奇大,只听得“咔嚓”一声,盾牌被劈成两半。凿齿被羿的气势吓倒,转身就往沼泽深处跑。羿一声冷笑,不慌不忙,长剑入鞘,取下红色弯弓,搭上百色雕翎箭,“嗖”的一声,正中凿齿后心,凿齿应声轰然倒下。

除九婴

一日,北方凶水之地有人来报,那儿有一怪兽,名曰九婴,常食人。祈求尧帝派兵剿之。

这九婴实际上是条有九个头的大蛇,又因能发出婴儿般的叫声,而名九婴。九婴有时为了诱捕人类,它会躲在高草丛中或树林中,发出婴儿的哭叫声,用来吸引人到得前来,然后乘机将人捕而食之。

于是,尧帝派羿前往凶水除之。

这九婴平时躲在洞穴里,只有饿时才会出去抓捕人吃。

羿正在寻找九婴的洞穴,忽听得一高草丛中有婴儿的哭叫声,甚是诡异。这荒山野岭中怎么会有婴儿呢?羿正奇怪,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九婴所为。于是,羿一手提剑,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刚近草丛,九只蛇头突然冲出,吐着芯子,发出“丝丝”声响,齐刷刷攻向大羿。羿挥剑砍下一只蛇头,而另外八只蛇头有的去咬剑,有的则攻击羿身体的不同部位。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何况羿这是相当于被八条蛇同时攻击。慌乱中,羿被九婴一尾巴甩出老远,剑也丢了。紧跟着,八只蛇头又一起伸向羿跌倒的方向攻去。就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只见駮“咕噜噜”一声叫,一蹄踏在九婴尾巴上,就在九婴一停顿的功夫,駮上前,用嘴叼着羿飞上了天空,再一甩头,把羿扔到了自己的背上。

眼见到嘴的食物又丢了,八只蛇头气得在空中狂舞乱摆。此时,羿更是怒不可遏。羿取下红色弯弓,搭上白色雕翎箭,狠狠也射向九婴。随着“嗖”地一声响,一只蛇头中了箭,耷拉了下来。九婴一看大事不好,慌忙逃跑,可是九婴只是在原地乱动,就是跑不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要从它的生理结构来说,普通的蛇吃东西时,都是把猎物整吞的。而九婴是九个头,而每个头都想能得到猎物,所以,猎物在它们的争夺中往往部会被撕成碎片吞下。进攻时,因为有目标,所以方向一致,但是逃跑时,就统一不了了,每个头都往自己想去的方向逃,所以,虽然蛇头都在不停地动,而蛇身却只能在原地打转。

羿在空中连发八箭,八只蛇头都中了箭,耷拉了下来,慢慢地尾巴也不动了。駮落地,羿翻身而下,捡起长剑,把八只蛇头尽数砍下,然后用一只箭把九只蛇头串起来,插在地上,跨駮远去。相传,《西游记》中二郎神射杀的九头虫就是这九婴之后。

擒大风

彼时,华夏大地常有一种恶劣的飓风现象发生。此风所过之处,破坏性极强,遇树,则连根拔起。遇水,则瞬间吸干池水,卷尽鱼虾。遇草,则刮净地皮,寸草不留。而这种现象的发生,都是一个叫大风的怪兽所为。

大风,头如雀而人面,有角,鹿身,蛇尾豹纹,背生双翅,振翅则风起。居无定所,常栖息于峻危的山峰。

尧帝派羿前往捕捉大风,控制大风不得再作乱。

羿骑着駮满世界的找,寻遍了各地大山。这日,羿正飞向昆仑,远远就见得,在一突兀的巨石上正立着大风。大风看到羿飞来,用手一指,道:“你就是尧派来捉拿我的羿吧,我劝你还是了乖乖地回去吧,免得叫你人马两亡。你敌不过我!”

羿战势正旺,哪里听得了它这套?!挺剑就向大风刺来。大风双翅一振,顷刻之间,飞沙走石,枯枝败叶满天飞舞。羿和駮也被卷入这旋风之中,飘飘荡荡旋转着飞向远方。

落下时,虽然有駮的保护,羿毫发无损,但是他深知大风的强大,非他所能及。对付大风得有万全之策!于是,羿化了一个月时间,用风干的牛皮做了根长长的绳子,绳的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绳的叧一头系在一支箭上,羿跨上駮背再次出发,找大风决斗。

“哈哈哈,你小子还敢来,上次怎么没摔死你?不过没关系,你不会再有下次了!”再次见到羿,大风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蔑视。

“且慢,”羿见大风要起翅,说道,“今天我来找你,是想与你真正地大斗一场,我想换个地方再战。”

“随你到哪儿,我无所谓。”大风一副压倒似的气势。

“有胆量就跟我来。”羿策马而去。

“你小子不要太狂。”大风紧随其后。

飞出几十里地,羿突然落入一密林中。

“看你往哪藏!”大风也接着落下。

“大风,还不束手就擒!”羿喝道。

羿已满弓搭箭,正对着大风。

大风猛地双翅一振,立马狂风大起,可是在这密密的树林中,风虽大,却怎么也旋不起来。大风见势不妙,知道中计了,慌了神,不停地拍打翅膀。“嗖”地一声,羿的那支带绳之箭射了出去,正中大风胸部。大风一挺劲,冲向空中,拖着长长的绳子带着羿飞了起来。就这么飞呀,飞呀,刚到青丘地带,大风一头栽了下去。羿上前看时,大风已没了气息。原来,这青丘之地的九尾神狐是大风的姑俵亲戚。大风受伤后,第一时间就想来找九尾狐帮助疗伤,可是路途遥远,又拖着羿,再加上那是神弓射出的神箭,大风好不容易撑到青丘地界,便一口气松去,死了。

羿一声长叹:“你本罪不该死,我也无杀你之意,是你的骄傲自大害了自己。”

据说,从此以后,大风的后人就退出了华夏大地,现在就住在美国西海岸。

剿封豨

南方,桑林地带,某一氏族的祭坛,祭坛正中央的神位上赫然供着一尊黑色的双头野猪塑像。这野猪棕毛直竖,凶神恶煞般地仰着獠牙,瞪着眼睛,这塑像就是这个氏族的保护神,名叫封豨。供台上摆放着可怜一点食物。台下,正匍匐着一群人,最前面跪着族长,他正带领一众族人在祈祷膜拜,祈求他们的大仙封豨保佑平安,风调雨顺,让族人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物,以便于更好地供奉大仙。

突然,一个黑影闪过,一头体形庞大的黑色野猪出现在祭坛上,正是双头怪兽封豨。只见封豨两只大嘴同时张开,一甩头就吞光了贡台上的贡品,咂咂嘴,满嘴冒着白沫,一头冲向坛下的人群,最前面的族长被瞬间拱倒,三口两口就把族长咬死了。人们见了,个个哭爹喊娘,向四处逃跑,作鸟兽散。封豨吃了族长,大概肚子已饱,就走了,也就没有再去追其他人。从此以后,封豨就会经常来捕捉人吃。

没有人能说得清,这封豨有多少岁了,只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封豨就一直生活在这一带。据说,这一带曾经有一群十多头野牛组成的牛群,也生活在这里,常常糟塌庄稼,与封豨争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人们就听得野外,奔

跑声,撞击声,哀嚎声,响彻整个夜空。第二天,人们发现,那十多条野牛都已死去,有的肚子上还有个大窟窿,肠子淌一地。据说,而这一幕正是封豨所为。于是,人们对封豨惊若天神,后来就设了神坛,每天送足够的贡品。没了野牛,而封豨由于人们的贡奉也不再需要去觅食,就能轻轻松松的吃得饱,所以人们种的庄稼再也没有受到侵害,年年收成都很好。而这一切,人们都归功于封豨的保佑,一代一代相传,人们真的把封豨看成了可以保佑人类的神灵。

然而,十日之乱,导致严重的食物匮乏,人们几乎饿到易子而食的境况,哪里还有什么贡品给封豨?!封豨因长期吃不饱而性情大变,开始以人为食。

尧帝闻报,干是就派羿前往桑林剿杀封豨。

羿准备了很多新鲜的果蔬,不知又从哪儿还弄了只烧鸡,香气扑鼻,大老远就能闻到,放在祭坛的贡台上,用来引诱封豨前来。

羿刚把这些食物放好,下来,还没来得及躲藏起来,就见得一个黑影一闪,封豨仿佛从天而降,出现在贡台前,两个大嘴同时一张,就开始疯狂地吃了起来。

封豨正吃得起劲,突然听得“嗖”的一声,脖子一阵钻心似的痛,它中箭了。封豨顿时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四眼圆瞪,发现了羿。都说“一猪二熊三老虎”,可见野猪的攻击力的强大。被攻击的野猪更加凶猛。只听得封豨一声嗷叫,向着羿飞扑过去。羿不跑不躲,在原地单腿下跪,双手握剑,剑尖朝上,一式举火烧天。封豨从羿头顶掠过,扑通一声,摔落在地。再一看,封豨已被开膛破肚,一声没吭就死了。

斩修蛇

在洞庭湖一带,住着一条无大不大的黑色巨蟒,名叫修蛇。由于它体形庞大,所以食量也惊人,除了在冬眠期休息以外,其它时间几乎都是在不停地吃东西。因为它一直处在没吃饱的状态,所以它遇到什么活物,就吃什么话物,当然也包括人类。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而使得洞庭方圆百里无什何动物可以生存。据说,它曾经吞下一头路过的亚洲大象,三年后才把大象的骨头完整的吐出来。

羿奉尧帝的命令,前往洞庭湖斩除修蛇。

羿骑着駮刚近洞庭湖,远远地就看到,一座光秃秃的山丘上,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树桩。羿心生好奇,驱駮向前,才发现,哪里是什山丘树桩?分明是一条巨蟒盘着的身体和直立起来的脑袋。这巨蟒正是修蛇。它正在一边晒太阳,一边守株待兔似的抓捕过往的飞禽。

羿拔剑向前,准备与修蛇相博。忽见修蛇大嘴一张,一股奇大的力量把羿和駮一同吸向修蛇口中,一股恶心人的恶臭迎面扑来,羿已完全被吸入蛇的口中,駮也只有一半的身子在外面。羿把手中的剑一横,正好插在蛇的烟喉处,修蛇一护痛,没了那股吸力,嘴巴也合不拢,一甩头,把駮和羿吐了出来。羿翻身上駮,飞上天空,取下红色上古弯弓,搭上白色雕翎箭,一箭射中了修蛇的七寸,把蛇头钉在了地上,对着狂舞的蛇身,又是一箭,把蛇尾也钉在了地上。只见蛇身就象拍打在山崖上的巨浪一样,在头尾之间来回拱起。

羿从駮身上跃下,再次进入修蛇那张着的嘴中,取出宝剑,跳起来猛砍修蛇,把它的躯干砍断。现在的巴陵山丘就是修蛇死后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