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宗教(插图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大乘和小乘

目前为止,我们是从最早的记录来看佛教。我们现在要转到佛教的历史,它显示了可以有多种流派进入传统,去满足具有不同天赋的广大民众的需求。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兴趣来理解佛教历史的时候,马上对我们造成冲击的是它的分裂。佛陀死后,一个世纪还没过,派系分裂的种子已经埋下了。它们与那些使人分化的问题有关,其中的三个用在这里是贴切的。

尼泊尔境内的经幡和神龛

第一,人是彼此独立的还是相互依赖的问题。有些人最注意他们的个体性,结果是他们自己想要通过生命走出自己的道路。“我生在贫民窟,我父亲酗酒,我所有的兄弟姐妹都不成器——不要跟我讲遗传或者环境因素。我之所以有今天,是靠我自己!”这是一种态度。对这个问题持相反看法的人,对他们来说互助性胜过一切。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似乎是没有前途的。“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是为你。”

第二个问题与人所处的关系有关,不是与他们的同伴,而是与整个宇宙的关系。宇宙是友善的吗?或者就算没有敌意的话,它是无关紧要的吗?

第三个造成分化的问题是:人类自身最好的部分是什么?是头?还是心?古典主义者视思想高于感觉,浪漫主义者则是相反的立场。前者寻求智慧(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后者选择慈悲。

只要他们是人,这三个问题很可能造成了他们的分裂,并且分化了早期的佛教徒。有一个团体把佛陀的告别辞当作座右铭:“用你们的智慧实践你们的救赎。”它是通过智慧而不是宇宙的恩典来寻求进步。另一团体主张把慈悲放在智慧之上,从大慈大悲的佛陀那里寻求帮助,并且试图帮助其他人。

其他的区别集中围绕在这些基本的区别上。第一个团体坚持佛陀是全职工作,因此那些以涅槃为核心目标的人应该放弃俗世成为和尚。第二个团体认为佛教对于俗世之人和专业人士一样都有关系。这种不同就反映在对这两种世界观的命名上。两者都称为智,好比载人渡过生命之河的筏或渡船。然而,第二个团体强调宇宙的慈悲,并且给世人更大的空间,称为“为人的佛教”,两种渡法中较大的一个。相应的,它占得先机,取名大乘,大筏,意思是“伟大的”。由于这个名字被占了,第一个团体弃权了,取名小乘或小筏。

小乘佛教徒们对这个讨厌的名字并不高兴,他们宁可称他们的佛教为长者之路。这样他们就争到了主动权,声称代表了原始佛教,即乔达摩本人所传的佛教。如果我们把自己限制在最早巴利文经典中记录的佛陀教义,这一主张没有问题,因为整体上讲,那些经文的确是支持小乘佛教立场的。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阻止大乘佛教提出的相反主张,认为他们才代表了继承佛陀的真正传人。因为他们争辩说,佛陀以他的生命和榜样来教导,这比巴利文经典上的话更加有说服力、更加深刻。关于他生命的决定性事实是,他并没有满足于悟道之后处身涅槃之内,而是重新入世把生命奉献给世人。

我们可以搁置这两个教派在使徒传统上的争议,我们关心的是理解他们的立场,而不是去评判他们的主张。目前为止,显见的差异可能可以概括为如下的对比,不过我们要记住,它们不是绝对的,而是以强调的方式来指出其差异所在。

1.对于小乘佛教来说,进步在于个人——他的学识运用的程度。对于大乘佛教来说,它是一种场现象。

只有自己的得救是难寻的,单独的灵魂拯救,灵魂是失落的。

(约翰·惠蒂埃)

2.不仅个人是独立的,其他人也是如此;小乘佛教徒把他们自己看作是宇宙中依靠。没有什么神灵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会拯救我们 ;没有人能也没有人会那样做。我们自己必须走上正道,佛陀只是指示了这条道路。”

3.在大乘佛教中,悟道的第一特性是智慧(菩提),意思是深刻洞见到自然的本真、焦虑苦难的原因,分离的自我存在的内核是不存在的。从这些体认中自然流露出了“四大德”:关爱、慈悲、泰然处之、为他人的开心和幸福而喜乐。从大乘佛教的观点看,慈悲不是自动产生的副产品;比智慧更甚,它必须积极地培养。“我要做那些没有保护者的守护神”,大乘佛教祈祷的时候通常会这样说,“做航行者的向导,做寻求彼岸之人的一艘船、一口井、一眼泉、一座桥。”

4.僧伽(佛教的寺院组织)是小乘佛教的中心。寺院(和程度稍逊的尼姑庵)是佛教盛行地区的精神之源。它们提醒人们记着在可见现实的背后有更高的真理,其中的和尚和尼姑受到极大的尊敬。另一方面,大乘佛教主要是为俗世人服务的宗教。和尚通常是结婚的,他们希望把为俗世人服务作为他们主要的关切(编注:在日本的情形是如此)。

5.与这些差异随之而来的,这两派所设想的理想类型也有很大差异。小乘佛教的理想是阿罗汉,完美的信徒,独自奋力追求涅槃,用惊人的专注毫不怀疑地朝目标而前行。相反,大乘佛教的理想是菩萨(其本质是完满的智慧),一个达到涅槃边缘的存在,自动放弃了奖赏回到俗世中,使其他每个人都可以得到涅槃。这两种类型的不同可以用一个四人故事来说明。四个人在穿越大沙漠的旅途中,来到一个四面围着高墙的村寨。四人中的一个爬上墙,爬上墙头的时候发出一声欢呼,跳过去了。第二个、第三个做了同样的举动。第四个爬到墙头,他看到下面花园里溪水淙淙,果树成荫,他想起了其他的旅行者还在炽热的沙漠里跋涉,所以他跳了回来,要带着他们也到这一绿洲来。菩萨就是这样的人,他发誓不会进入涅槃,“除非连花草都能悟道”。

萨尔纳特的佛陀雕像。大乘佛教徒把佛陀说成是世界的救主,通过他饰有宝石的双手的光芒来吸引所有的创造物向他而来。

6.在理想上的这种差异反过来大大影响了两派对佛陀本人的评价。对于一派来说他本质上是一位圣人,而对另一派来说他是救世主。小乘佛教尊他为至高的圣人,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悟到了真理,成为一位无人能比的导师,但是其本人的影响随着他进入涅槃而停止了。大乘佛教对他的憧憬不止在他的这种人性,对他们来说,佛陀是世界的救主,“通过他戴满宝石双手的光芒”不断吸引所有的生物到他那里去。

这些差异是核心的,还有其他一些可以提出来使得这些差异的感觉更加完整一些。小乘佛教与他们的创始者一样,认为玄想是一种无用的消遣,大乘佛教则产生了详尽的宇宙论,由多层的诸天和地域组成。小乘佛教唯一赞成的祈祷是冥想与加深信仰和慈爱之心的恳求,而大乘佛教增加了祈愿、恳求、呼唤佛陀之名以求精神(灵性)力量。最后,小乘佛教对早期巴利经文保留着原教旨主义般的保守态度,而大乘佛教则几乎在每个方面都持自由的态度。它对较晚期的经文同样接受其权威性,在解释规则上也没有那么严格,对妇女和一般俗世人在精神(灵性)的可能性上都持有比较高的看法。

因此,轮子最终转了一个完整的圈。一开始反对礼仪、玄想、恩典以及超自然的宗教,结果这些都强势回归,并且它的创始者(就人格神是否存在而论,他是无神论者)转变成了这样的一位神了。

哪一派赢了呢?内在地说,没有哪一派赢,但是外在地说(就信众的数字来说),大乘佛教赢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注意到的差别都在教旨上,但是他们之间还应该加上一个重要的社会及政治上的差别。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提到小乘佛教寻求体现佛陀教诲的一个特点:他对你可以称之为文明的整个社会的看法,整个社会仿佛是建立在君主制、僧伽和俗众的三脚架上,任意其一都对其他两者负有责任,并且从他们那里得到服务的回报。直到今天还信仰小乘佛教的南亚国家(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柬埔寨),都严格采纳了佛陀在这方面的政治信息,他的模式的残余在这些国家至今仍然可见。中国对佛教的兴趣回避了它包括教育和政治在内的社会层面。在东亚地区佛教以某种嫁接的方式出现。佛教的传教士说服中国人,宣称他们拥有中国人未曾了解的心理和形而上学的深意,但是孔子曾经对社会秩序思考颇多,中国人是不会在这个主题上让异族人来训导的。因此中国摒除了佛陀的政治主张,而取其主体具有宇宙意味的心理—精神成分。

阿旃陀洞穴寺庙中的壁画,内容是拈花布道期间的佛陀,据说这标志着禅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