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科学乐园:幼儿趣味科学实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命与健康

5植物的身体

生命与健康;适用3~5岁儿童

活动任务

教师通过实验和讲解,帮助小朋友学习植物的组成部分,探究根、茎、叶的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组成器官。

2.认识根的作用。

3.认识茎的作用。

4.知道叶的作用和光合作用。

5.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

核心概念

1.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部分。

2.根是向下生长的;茎是植物的给水和养分的设备;叶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活动准备

量杯、收集瓶×2、带茎的满天星花朵、蓝色、红色的食用色素。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 植物的组成(5分钟)

师:同学们,最近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大家有没有发现小草开始变绿啦?大家喜不喜欢小花、小草呀?你们知道植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吗?

幼:叶子、根、树干……

师:不错,大部分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现在很多植物都还没有开花,就只有根、茎、叶啦。

Step2:向下生长的根(10分钟)

师:同学们,根是长在土里的还是长在空气里的呀?

幼:土里的……

师:那如果我把小树苗翻个个儿,你们说它长大了以后根是会在土里还是空气里呀?

幼:土里!空气里!

师:其实还是会在土里的。小朋友,你们知道根有什么用呀?

(幼儿自由讨论)

师:根有以下几种作用,大家听老师讲解哦!

1) 固定位置:根可以抓住土壤使它不易被风吹倒。

2) 吸收营养:根会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3) 储存养分:比如地瓜,它用来储存大量养分。

根也是可以用作食物的,比如姜常被拿来当调味料、驱寒,萝卜可做萝卜糕、萝卜汤或晒成萝卜干。

小朋友们再想一想,为什么根一定是往地下长呢?

(幼儿自由讨论)

师:植物体内有种被称为“植物生长激素”的物质,有控制植物成长速度的作用。在适宜的浓度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最快,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减缓甚至抑制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由顶芽分泌,植物会将生长素运输到背光一面,适当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背光面的生长,而向光面因为生长素很少而生长较慢,这样植物的茎就会向光弯曲生长,称为向光性。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即朝地心引力的方向生长,使植物能牢牢长在地里。此外,植物的根还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等,这能保证根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Step3:植物的给水设备——茎(15分钟)

师:小朋友们,根再往上是什么呀?

幼:是茎。

师:对啦!茎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茎的用途有以下几点:

1) 支撑植物;

2) 输送水分和养分;

3) 繁殖,比如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可用来繁殖;

对小朋友来说,茎也是很有用的,比如食用、制成家具等。

师:茎的种类也有很多种:

1) 缠绕茎:这种植物的茎,缠绕在其他支柱上无法直立,如牵牛花;

2) 叶状茎:这种植物的茎呈扁平叶状,又叫扁平茎,如昙花;

3) 直立茎:这种植物的茎硬挺、直立而上,大部分植物的茎都是直立茎;

4) 块状茎:这种植物的茎短而肥大,且上面有许多芽眼;

5) 匍匐茎:这种植物的茎细长柔弱、不向上爬也不攀缘,只沿地面蔓延生长,如地瓜。

【实验】 茎是植物的给水设备(此实验需提前2小时以上准备)

步骤1:将白色满天星的茎一分为二。

步骤2:一个杯子内加入蓝色色素,另一个杯子内则加入红色色素,使杯子中都呈现浓浓的色彩。

步骤3:两个收集瓶内各倒半瓶色素水。

步骤4:将满天星的其中一半茎放进蓝水中,另一半茎则放进红水中。

步骤5:静置70分钟。

步骤6:将红、蓝色素液体及满天星分装给小朋友,让他们回家做实验。

70分钟后,花朵的色彩会产生变化,一边呈现蓝色,另一边则呈现红色(时间越久,颜色越明显)。

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茎里面有许多细小的管子集中在一起,形成木质部,木质部在茎里面向上伸展,一直延伸到花朵部分。带着颜色的水会沿着木质部上升,然后扩展到整个花瓣的细胞内,使花朵的颜色产生变化。同样的道理,在泥土中的矿物质、色素和养分可以一直传到花朵上。这是因为矿物质和蓝、红色素同样会溶解在水中,被吸收到花朵及叶子上。

Step4:叶子是光合作用的场所(5分钟)

师:植物利用阳光发生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给自己制造食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涉及几样东西:水、阳光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叶片。我们知道光合作用在植物中进行,更准确地说是在植物的叶子里。叶片的正反面一般都有气孔。气孔是很微小的孔,拥有像我们的肺一样的功用,它们让空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叶子中,让氧气离开植物。叶片的细胞中还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叶绿体含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叫做叶绿素,这也是为什么叶子通常都是绿色的。光合作用需要的水由根从地下获得,在阳光下,绿色植物就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类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将为植物生长(以及其他动物)提供能量。

幼:哦,是这样啊!

Step5:总结(5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讲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呀?

幼:根、茎、叶。

师:他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呀?

幼:根的作用是固定和吸收;茎的作用是支撑和运输水分与养分;叶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

活动建议

1.色素水需调浓度适中,但也不可太浓,浓度太高无法被吸收。

2.老师可适当带蔬菜到课堂上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3.除了满天星以外,还可以选用小叶黄杨树的叶子,颜色淡一些的叶子均可。

6动物的适应能力

生命与健康;适用3~5岁儿童

活动任务

老师教小朋友了解各种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方式。小朋友通过学习对动物的适应能力有所了解,并且学习动物叫声的作用。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的概念。

2.了解动物的适应方式。

3.了解动物叫声的作用。

4.更热爱我们身边的小动物。

核心概念

1.动物会对环境做出适应。

2.动物叫声主要有沟通、求偶、威吓、警告、传递消息几种目的。

活动准备

不同环境的图片、皮毛、尖刺的图片等。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小朋友们,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呀?

幼:感觉到啦。

师:那天气变热了,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感觉凉爽一些呢?

幼:我脱了衣服,我剪短了头发,我吃冰棍……

师:是啊,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我们慢慢减少穿的衣服,吃点冷饮、剪短头发等方式来使自己凉快一点,这就是人类适应天气变化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那么,小朋友想一想,当天气变热了,小动物是否也需要做出调整来适应环境、使它们也觉得凉快一点呢?

幼:是的。换毛,跳到水里,躲到山洞里……

师:大家说得好极了!接下来啊,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种有趣的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吧。

Step2:神奇的动物(15分钟)

师:大家都知道哪些动物呀?

幼:狗、猫、猴子、熊……

师:动物就是可以自由行动,以其他的生物作为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生物。

师: (出示北极熊图片)大家认不认识这种动物呀?

幼:北极熊。

师:大家想想看,它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呀?

幼:北极。

师:北极的环境是怎么样的呀?

幼:冷,地上都是冰,滑滑的……

师:北极都是冰和雪,那是什么颜色的呀?

幼:白色的。

师:北极熊是什么颜色的呀?

幼:白色的。

师:这样有什么好处呀?

(幼儿自由讨论)

图1—6—1 北极熊

师:这样白色的北极熊不容易被发现……另外呢,北极熊是不是很胖呀,他的皮下储存了很多很多的脂肪,可以帮助他抵御寒冷。

幼:北极熊那么胖,为什么不会陷到雪里呀?

师:因为他有着宽大厚实的脚掌,这样就不容易陷到雪里啦。北极熊的毛发看起来是白色的,其实是空心透明的管子,像是细小的太阳能收集器,能把阳光的能量传递到北极熊的皮肤上,而它的皮肤是黑色的,能很好地吸热。

幼:哇,好厉害!

师:那北极熊能不能在热带生活呢?

幼:不能。

师:是啦,它在热带会因为体温过高而死的。而且离开了冰雪世界,北极熊的体色在捕猎时就没有任何优势,反而容易暴露自己。北极熊是棕熊在北极地区适应环境进化而来的。

图1—6—2 刺猬

Step3:动物的适应方式(5分钟)

师:动物们在自然界中生活都需要保护自己,我们就从动物的防御行为看看吧。

师: (出示刺猬图片)小朋友们认不认识它呀?

幼:刺猬。

师:对啦,它背上的毛是怎样的呀?

幼:硬硬的,尖尖的,刺手……

师: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刺猬会缩成一个刺球,这样敌人就不敢伤害它了。

师: (出示猫的图片)再比如猫,大家看它的爪子是什么样的呀?

图1—6—3 猫爪

幼:尖的,像钩子一样……

师:它有很尖的爪子,可以帮助它捕食和打架,还可以帮助它爬树。

幼:哦,原来是这样啊。

师: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再来看这个,这是什么呀?

幼:变色龙。

师:对啦,它是不是和周围的环境很像呀?

幼:是。

师:有些动物会利用皮肤来伪装自己。比如这个(出示云豹的图片)。

幼:真的很像哎。

师:动物可以利用爪子、尖刺、皮毛这些“装备”来武装自己,使自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

图1—6—4 变色龙

图1—6—5 云豹

Step4:活动 伪装自己(5分钟)

师:小朋友们,我这里有一些不同环境的图片,还有一些皮毛呀、尖刺的图片,请同学们给他们配对好不好?

幼:好!

师:用各种环境的照片和对应适应方式的照片向幼儿举例,要求他们配对。

Step5:野外的叫声(5分钟)

师:小朋友们,动物都是怎么叫的呀?

幼:汪汪、喵喵、嗷唔……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像!你们知道动物为什么这样叫吗?

幼:不知道。

师:动物叫主要有沟通、求偶、威吓、警告、传递讯息几种目的。动物的叫声都是很独特的,就像母亲认得婴儿的哭声,动物的同类和它们的家人也能认出叫声。如果危机就在附近或找到了食物来源,动物之间要互相告诉。这些叫声是动物与家人和朋友进行沟通的方式,也是吸引异性的方式,让动物家族可以不断繁殖下去。

Step6:总结(5分钟)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讲了动物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生活环境。大家回家后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他们都知道哪些动物是怎么适应环境的,好吗?

活动建议

活动前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动物适应环境的视频,让小朋友加深对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印象。

7找寻我们的感觉

生命与健康;适用5~7岁儿童

活动任务

通过讲解、游戏等活动使小朋友了解自己的感觉和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眼、耳、鼻、舌、皮肤)。小朋友通过活动了解五种感觉各自的用处和特性。

活动目标

1.了解五种感觉。

2.了解五种感觉对应的感觉器官。

3.知道五种感觉的重要性,感知生活的美好。

核心概念

1.人能感觉光,感觉光的器官是眼睛。人们看到的是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综合。

2.人能感觉到声音,感觉声音的器官是耳朵。

3.人能感觉气味和味道,感觉气味和味道的器官是鼻子和舌头。

4.人能感觉触觉,对触觉敏感的器官是体表的皮肤。

活动准备

A4纸、棉棒。

活动框架

活动过程

Step1:情境导入(5分钟)

师:小朋友们,今天看到大家我感觉到好开心呀。说到感觉,大家知不知道我们有哪几种感觉呢?

幼:5种……

师:是哪5种呀?

幼:视、听、嗅、味、触。

师:对啦。

Step2:视觉(10分钟)

师:我们要产生视觉,靠的是什么器官呀?

幼:眼睛!

师:对啦,我们有了眼睛才能看到东西。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照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东西。那大家想,我们左眼可以看到东西,右眼也可以看到东西,平常我们左眼和右眼看到的东西可以拼在一起,但是如果我们让他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试一试吧。

【实验】 手上的洞

步骤1:给每个幼儿一张A4纸。

步骤2:让幼儿把纸卷成一个筒。

步骤3:让他们把纸筒放在左眼上,保持双眼张开。他们应该可看穿纸筒。

步骤4:现在让幼儿轻轻地把右手手掌对着脸放在筒的前方。双眼张开,你看到了什么?

幼:我看到我的右手上面有个洞。

师:为什么呢?

幼:可是我的右手没有洞呀?

师:因为你的左眼和右眼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你的右眼可以看到手后面的东西,左眼只能看到手,这两个信息传到脑子里综合出来就是这样啦。

Step3:嗅觉与味觉(5分钟)

师:那我们的嗅觉产生需要什么器官呀?

幼:鼻子!

师:对啦。那味觉呢?

幼:舌头!

师:味觉和嗅觉都是和味道相关的感觉,他们共同起作用,都很重要。

Step4:触觉(10分钟)

师:如果我摸摸你的头,你有感觉,这是什么感觉呀?

幼:触觉。

师:全身的触觉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来试试看。

【实验】

步骤:用棉棒轻轻摩擦同学身上不同部位,让学生描述感觉有没有差异。在某些部位,学生会觉得敏感,如手臂等;手指会特别敏感;在某些部位会不敏感,如后背。

师:咦,身上每个地方感觉都不一样哎!最敏感的是哪里呀?

幼:手……

师:对啦,因为我们的手要做很多精细的活儿,所以很敏感。

Step5:听觉(8分钟)

师:我们今天说的最后一种感觉呢,就是听觉啦。我们听声音是用……

幼:耳朵。

师:对啦,是用耳朵。听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大家能听到我说话就是用听觉。我们来做个实验好不好?看看我们的听觉有多灵敏。

【实验】 蝙蝠游戏

师:我要告诉你们一种我非常喜欢的动物——蝙蝠。相信吗?多数的蝙蝠只用耳朵和他们的听觉器官寻找食物(通常是蚊子)。

师:你认为蝙蝠的听力好吗?

幼:好!

师:事实上,如果我是蝙蝠的话,我的耳朵是不是会很大?

幼:会啊。

师:你认为蝙蝠能用这双大耳听得更好吗?(老师可以把手放在耳朵后使耳朵看上去变得大些。)

幼:是的。

步骤1:向小朋友们示范。

老师解释游戏的玩法:他们是饥饿的蝙蝠,你是一只大蚊子。小朋友们只能用耳朵来找这只大蚊子。

步骤2:指示幼儿把头弯下靠在腿上或桌子,把手做杯状放在耳朵边。他们必须把眼睛闭紧关上。蝙蝠是看不到的,所以别偷看。

步骤3:当他们低头闭眼时,让他们数到十。解释说当他们数到十时,可以把头抬起,但眼睛仍是闭着,他们应开始像蝙蝠一样听寻你的位置。当他们在数数时,教师悄悄地换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

步骤4:从房间的新角落,弹你的手指。

步骤5:让幼儿试着指出你的所在,但不可以偷看。

步骤6:告诉幼儿可以睁开眼睛。如果他们指的方向对的话,表扬他们都是快乐和吃得饱饱的蝙蝠。

步骤7:重复做几次这个游戏,你也可以更轻地弹手指来增加游戏的难度。

Step6:总结(2分钟)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给大家讲了哪几种感觉呀?

幼:视、嗅、听、味、触。

师:这几种都是很重要的感觉,在我们的生活中缺一不可。有了这些感觉,我们才能感觉到世界,生活才如此美好。

活动建议

1.在“手上的洞”实验中,老师可以统一A4纸的卷法,一般是竖着卷。

2.在蝙蝠游戏中,当小朋友闭上眼睛时,要提醒他们不要站起来、到处乱跑,也不要相互打闹,要保持安静,听从老师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