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壶中宝?
“怎么回事?这宝光怎么突然自己冒出来了?
执壶上方三寸处突然出现的青色宝光,着实让沈愈呆住了。
因为这是他不曾预料到的。
此时的沈愈虽能做到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已在飞快计算宝光出现的各种原因。
凝神注视古玩十秒钟以上会出现宝光,这一点沈愈已经知晓。
但青色宝光应该出现在明代古玩上才对,自己手中这只银质执壶,以沈愈的经验来看,无论是从器型还是在纹饰上分析,都应该是清咸丰到光绪这段时间的。
所以,纵然出现宝光也该是蓝色宝光。
并且宝光大小也不对。
这只执壶虽是鸳鸯壶,但因为品相一般,其价格最多几千块。
按照经验,根本就不该有宝光出现。
更让沈愈难以理解的是,这只银质执壶所凝结的光团竟如同蚕豆般大小。
与钱老那枚青田灯光冻印章的宝光不相上下。
甚至还要大上那么一点。
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钱老那枚青田石印章的市场价格至少也是百万元起步。
难道这银质鸳鸯执壶比灯光冻印章还贵?
不可能,怎么想也不可能。
可是宝光的出现必然有其原因,这一点也是毋庸置疑。
“执壶本身不值钱,难不成是这执壶内部另有乾坤?
“就如同古玩行中广为流传的画中画,瓷中宝,肚中宝一般,在壶中还藏着其它的宝贝?”
沈愈打小接触古玩,听到的捡漏奇闻难以估算。
其中有不少画中画与瓷中宝的故事。
所谓“画中画”指的是画纸之下还藏着另外一张完全不同的字画。
比如古代某人得到一张小李将军的水墨山水真迹,但他又不想被其他人知道,只想将这幅真迹留给自己的后人,于是就选择重新装裱做一幅画中画出来。
具体步骤是将另外一张画工稍显粗糙,笔法却有可取之处的山水画覆盖住真迹。
这样就算有人看到也只以为是张普通字画,但因为画有可取之处又不会随意丢弃或者毁坏,这样画中画就可以安稳保存下来了。
从这一点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肚中宝”与画中画类似,也叫作像中宝,就是佛像肚子中另有乾坤,里面藏着其它的古玩小件。
最后就是这“壶中宝”了。
壶指的就是金银器类的酒壶以及铜制酒壶,里面也是藏着古玩小件,比如玉佩,挂坠,戒指,手镯等等。
“壶中藏宝”沈愈亲身经历过一次。
那是去年的端午节,沈愈当时还在宝玉轩工作。
上午十点,他去店里地下保险库取一个客户预定的清代紫砂壶。
能放在宝玉轩地下保险库的古玩至少是价值三十万以上物件,这件紫砂壶也不是凡品,乃是清代制壶一代宗师陈鸣远的作品。
陈鸣远,号鹤峰,亦号壶隐,又号石霞山人,为一代紫砂巨匠。
出身制壶世家,活跃在康雍年间,其亲手所制的精品紫砂壶,在拍卖会上往往能拍出数百万的高价。
沈愈要取的这件紫砂莲子壶虽是陈鸣远的早期作品,壶身上也有一处残缺,但亦是五十万的价格卖出。
只是店里同事给沈愈的信息不对。
紫砂壶明明是在第六排博古架的第二层,同事录入电脑时却是录在了第二排的第六层。
沈愈来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
因为紫砂壶是易碎物,放在高处是大忌,怎么可能摆到第六层去?
纵然博古架下铺的全是柔软的地毯,也不应该放在高处的。
果不其然,沈愈踩在木梯上观察第二排博古架第六层时,根本就没有什么紫砂壶,全部是一排金质酒壶。
本来沈愈想回店里重新查找储存目录,却是无意发现其中一个金质镶宝石执壶的摆放位置不太对。
其镶宝石的部位紧紧贴着其它金壶,这样很容易导致取壶时出现壶身划伤的情况,进而影响售价。
褚耀宗对他视若子侄,既然看到了就没有不管的道理。
沈愈踩着木梯将金质镶宝石执壶重新摆好后,又发现了其中一个执壶的壶柄好像沾染了些油漆。
这个发现让沈愈皱了皱眉。
按理说保存在地下保险库的物件,肯定是经过清理清洁的,这种带油漆的执壶怎会进入保险库?
明显是减分项?
哪知沈愈刚拿起执壶的壶柄,却是在木梯上一脚踩空了。
博古架高达两米半,木梯也高一米八,执壶与沈愈一同摔下的同时先飞了出去。
第一次是碰到了保险库的青石墙面,接着又摔到了没有铺设地毯的角落。
执壶壶盖不知所踪,一枚用金箔包着的玉牌竟然也从壶口飞了出来。
沈愈捡起来一看,是一枚羊脂白玉的子冈牌,背面琢亭中对弈图,正面则是有一首唐代诗词。
原来,这枚子冈牌被金箔紧紧包裹后又被一种特殊的粘胶紧紧粘在壶底。
因为金箔上还刻有执壶制作匠人的名字,就算用强光手电照射也只以为是制作工艺的问题,不会想到竟然是有人故意在壶中藏宝。
想到这里,沈愈打开了鸳鸯壶的壶盖往里看了看,可是黑漆漆的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有心想用包里的强光手电照一下,却又怕摊主起疑心。
不过一个银质酒壶罢了,若是检查步骤过多,这摊主精明似诡,一旦疑心起来说不卖就可能不卖。
“算了,还是先买下来再说,大不了回去慢慢研究。”
想到这里,沈愈语气平淡的开口道:“老板,你这只银质鸳鸯执壶的市场价在三千五百块到四千块的样子。
“踩坏你的物件有我们不对的地方,但这件事情的发生你也有错。
“责任划分的话,你还是主责!
“试想一下,若你不将这执壶摆放再过道上,那我小妹必然踩不到它,更不会因此崴脚。
“这样吧,现在我给你三千块现金,你若愿意,我就点钱将此壶买走,你若不愿意,呵呵,咱们就一起去管理处说说情况,让管理处的人给评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