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
(十八首)
一 归园田居 五首
(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会意(一)
直抒胸臆,淋漓痛快!
朱熹有言:“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
何止晋宋人物。
功、名、利、禄,得、失、毁、誉,古往今来,仕途多争、多诤、多嗔、多浑、多混、多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最终幡然省悟,返其真性而归真,立于历代诗杰文士间,陶渊明卓尔不群!
会意(二)
当局者迷。
清净降生,糊涂入世。“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前半生,入仕十余年。这个“三十年”之“三”,后人以为有误。
不忙,不忙不忙。
与其劳心拨弄算盘,不如设身处地,尝试体会素净浑朴之心。
于素净浑朴之心而言,君臣、同僚,“建功”之欲、“立业”之志,上下左右拘绊困缚,如鱼陷巨网。仕途之苦,苦不堪言,十年乘以三百六十五,这满口苦味,又岂止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如苦恋旧林的羁鸟,若悠思故渊的池鱼,误入仕途的陶渊明,郁闷啊!
旁观者清。
《道德经》有言:“外其身而身存。”好个真放得下的陶潜,外其身,一如清者旁观,自觉其迷,当下立断:“开荒南亩际,守拙归园田。”
弃巧守拙,绝宦归耕,陶渊明返璞还真。
这一下子,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渺渺人村,炊烟徐徐,深沟曲巷,鸡犬之声相闻。成都话讲:对头,只有那样巴适!
简,朴,淳,土,世外甘苦,乐者自知。
称心易足。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知足常足,常足常乐。
得闲,寂坐空阔无尘的户庭,不禁长嘘:“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悠哉,陶潜!
(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1)。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2)。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3)。
注与疏
(1)人事:仕途,机事,机心。鞅:马脖子上的皮套。轮鞅:车马。
(2)荆扉:细小树条编织的柴门。
虚室:《庄子·人间世》有言:虚室生白。
有注曰:“虚,心也。室,身也。白,道也。”
《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本元,无生无灭,如何由心、身而“生”?
“虚室”,身也,内空,通。“白”,气也。
“虚室生白”:以身修气,以气修真。气纯而心静,心静而致道。
《庄子·天地》中有一农夫回子贡问:“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纯白不备”,即真气不纯。真气不纯,则无以致道。以此看,“白”并非道,而是致道之途。
《道德经》另有言:“虚其心,实其腹。”此“腹”,指丹田。丹田,藏密称“气轮”,位置在脐下约四指处。“气轮是一个核心,是通往法界,超越时空的隧道。”道虚空,无念。修道者必先将心空掉,虚如道空,此谓“虚其心”。将气下沉至丹田,令其充满,以备游走全身,并以此与道的能量合一。此谓“实其腹”。
心虚如道空,气才没障碍。所以必先“虚其心”,才能“实其腹”。
“虚室绝尘想”:“绝尘想”就是虚其心,无俗念。心虚掉了,了无意念,彻底自由,虚室才能生白。
(3)霰(xiàn):小冰粒,雪子。
会意(一)
河上公注释《道德经》,之所以明白,深契要旨,因其非寻常意义的文人学者。他修道,是一有高深功夫的实修之士。
读《道德经》,论家从外边看,他从里边看。
一如河上公,渊明陶潜,亦非寻常意义的诗人文士。
断仕途,远机心,绝尘想。陶渊明归野,自得其所。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山野之地,少有烦心世事。乡里穷巷,稀闻车马喧嚣。正好“白日掩荆扉”,杜门谢客,寂坐静室,清绝尘念,虚室生白,乾坤朗照。
会意(二)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山野道友,偶尔往来交游,坦荡直白,不着虚饰。相见只为切磋修真心得,不饶舌家长里短。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但喜境界日增,不意心胸愈旷。
老子《道德经》有言,为修道者画像。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为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严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
修真之士深知,修行如履薄冰,不慎则堕,务须谨小,慎微。此谓“豫兮若冬涉川”。
静心,内专,外交则神散。此谓“犹兮若畏四邻”。
不为主。恭敬,退避,谦让,恪守本位。此谓“严兮其若客”。
冷暖自知,收放仅在毫厘。此谓“涣兮若冰之将释”。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以《归园田居》第二首看,确定无疑,渊明陶潜是一修真之士,深契修行之道,不甘混同世俗。
(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会意
舜帝将天下让与善卷。
善卷答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乐在稼穑,称心易足,善卷不屑为王,遂遁去深山。
潇洒。
陶潜悠然长嘘“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然珍惜逍遥岁月。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或不谙农事,或爱惜野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辛苦苦才弄得个“草盛豆苗稀”。还家路上,“道狭草木长”,晚间露水将衣衫也沾湿了。辛苦。
辛苦归辛苦,“但使愿无违”,乐者自有其乐。
庄子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以诗歌论,这第三首,确有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之朴素。
(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1)。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2)?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3)。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4)。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注与疏
(1)披榛(zhēn):拨开丛草乱木。
(2)采薪:砍柴。焉如:何往。情况怎样,哪里去了。
(3)没(mò):淹没。
“死没无复余”,人死如灯灭,没了,干干净净,无余,什么也留不下,什么也带不走。
(4)“一世异朝市”:人生一世,无异市朝。早发,人头涌动。晚收,货尽场空。
瞬间变易,没一刻停留。末了,“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正所谓,世事无常,人生无常,一切终将返还虚空。
和
久去山泽游,逍遥化浪莽。
探知昔人居,人走见空房。
江山非常在,人生白马恍。
识得万象真,笑对有无常。
按 “人生白马恍”,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1)。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2)。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3)。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4)。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5)。
注与疏
(1)策:杖。榛曲:偏僻草莽之地。
(2)濯(zhuó):洗。“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典出屈原《渔父》。
(3)漉(lù):过滤。局:处。近局:近处。
(4)日入:日落,俗话讲“太阳下山”。荆薪:柴火。
(5)“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有常听道行深的友人讲,夜晚打坐效果超好,容易入静。入得静,心欢喜,佛家讲“法喜充满”,一眨眼,天亮了!事实上,打坐修气是比睡眠远为有效的休息。笔者曾经结交一友,整晚独自寂坐。早起,凡夫如我,睡眼惺忪,他却神气清爽,一天到晚不见他疲劳困顿。禅定或言修静功夫深的人,通宵达旦,弹指一挥。
引屈原《渔父》以会意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1)大夫与(2),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3)?众人皆醉,何不餔(4)其糟而歠(5)其醨(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7)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8)。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幡然醒悟的陶潜,不做奔命沉浮于仕途,因失宠而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死仍深思高举、孤傲不悟的屈子。
“淈其泥而扬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志同渔父的渊明,决然跳脱尘网,不复凝滞于物。
白日里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乐在山野。夜晚打坐修真,通宵达旦。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渊明陶潜,恰如重返自由之大鹏,展翅奋飞而慨然放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以言。
注
(1)闾:古代平民区。
(2)与:通“欤”。
(3)淈(gǔ):搅浑,扰乱。
(4)餔(bū):食、吃。
(5)歠(chuò):饮。
(6)醨(lí):淡酒。
(7)枻(yì):桨。
(8)缨:古代系帽之带。
二 游斜川
辛丑正月五日,天气澄和(1),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
临长流,望曾城(2),鲂鲤跃鳞于将夕(3),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4)。遥想灵山,有爱嘉名(5)。
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6),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7)。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8)。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9)。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10)。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11)。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12)。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注与疏
(1)澄和:透朗和煦。
(2)曾城:山名。即陶公家乡浔阳(今江西九江)附近曾城山。
(3)鲂(fáng):淡水鳊鱼。
(4)皋(gāo):水边高地。
(5)灵山:昆仑曾城山,仙山。“有爱嘉名”:家乡曾城非仙山,但喜名与仙山同。
(6)疏:比“注”更详细的注解与释意。
(7)开岁:四季之始,开春。倏(shū):迅速。
归休:典出《庄子·田子方》,“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
《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吾生行归休”:我这一辈子,这就要走到头了。
(8)班坐:依次顺坐。
(9)缅(miǎn):遥远。睇(dì):斜视,流盼,眯眼远眺。曾丘:即曾城山。
(10)“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家乡曾城山之秀美,非比仙山,然环顾左右,却也不见匹敌。
(11)“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提壶迎宾客,酒满好敬人。
现今民间敬客,仍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
所以劝酒,一定要喊:“满上,满上!”
(12)“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杯中自有豪情在,空樽横扫千古忧。
和
开岁倏五十,此生行归休。
早已归去来,何苦自忧愁。
气和天惟澄,坐望鲂鸥游。
遥遥曾城山,独立天地悠。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我先干为敬,诸君尽自由。
倾樽洒豪兴,醉讪千载忧。
笑看古今事,空角啜春秋。
按 “归去来”,陶潜有《归去来兮辞》。樽与角(爵),古代饮酒器。讪,讥嘲。“我先干为敬,诸君尽自由。”民间劝酒,常以客气话敬客:“我干杯,你随意!”一笑。
三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1)。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2)。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3)。
注与疏
(1)虚期:私下里的期待。
(2)“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韩信发达之前曾寄食一亭长之家。主妇不欢喜韩信,时常令家人提前开饭,弄得韩信时常挨饿。一专事拆洗的“漂母”看不过,数十日为韩信供食。韩信感激,誓言报恩。
(3)衔(xián):用嘴含(飞燕以嘴含泥,一口一口构筑燕窝)。戢(jí):收敛。衔戢:以嘴含泥,收敛羽翼,深表恭敬。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韩信雄才大略,当世发达。
愧我这一世,拒绝仕宦,不再会有“发达”之日。故而“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我如飞燕,敛羽衔土,不知何以谢恩。遗愿冥世,涌泉相报。
会意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一代不世稀才,窘受饥肠之驱,踌躇难堪,不知如何是好。无可奈何,一步一踟蹰,笨口拙舌叩门乞食。
设身处地换位揣度,难,真难!
主人会意,施以酒食。渊明感激,赋诗表白:“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此情此景,令人鼻酸。
渊明渊明,深渊清明。
即令落于如此窘境,也绝无重返仕途之意。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醉去,不复言。
杰哉,渊明陶潜!
四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1)。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2)。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3)。
注与疏
(1)清吹:吹奏管乐器。鸣弹:弹拨弦乐器。“清吹与鸣弹”:丝竹之乐。
(2)柏下人:墓中长眠者。“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以心度彼,怎知墓中之人不能与我等同欢。
(3)襟:胸襟,胸怀。殚(dān):尽。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明日之事,即令吾人殚精竭虑,也无从知晓。
世事无常。
往事已逝,不可追。明日事,难料。
故有言醒世:“活在当下。”或言“把握当下”。
其实,“当下”也正逝去,无从“把握”。哈!
和
今朝云疏淡,浅吹和清弹。
冥冥柏下人,欣欣共为欢。
气煞琴弦止,雅韵清音谙。
悠悠千古事,寸心实难安。
叩问天与地,问山问大海。
寂寂兮寥寥,天问无言还。
抬头观穹宇,俯首看江山。
古有先觉者,智慧通圆满。
遥遥兮星辰,邈邈兮河汉,
万物一真性,其性本天然。
凡圣无差别,轮涅非两端。
欲知前后事,今生细细观。
意念并言行,好歹自决断。
心是同一颗,此岸即彼岸。
按 1.“轮涅非两端”:轮,轮回;涅,涅槃。《法华经》里,佛陀释迦牟尼以“火宅”喻“轮回”,以“化城”喻“涅槃”,开示轮涅皆如幻的“佛知见”。
2.“欲知前后事,今生细细观”:因果不虚,“过去”是“现在”之因,成为“果”之“现在”,是“未来”之因。
3.“心是同一颗,此岸即彼岸”:此岸喻“迷”,彼岸喻“悟”。迷、悟,同一颗心的内在转化,并非“彼此”不同的“地方”。
五 和戴主簿(五月旦作)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1)。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2)。
明两萃时物,北林荣且丰(3)。
神渊写时雨,晨色奏景风(4)。
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5)。
居常待其尽,曲肱岂伤冲(6)。
迁化或夷险,肆志无窊隆(7)。
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8)。
注与疏
(1)虚舟:无人之舟,无系之舟,无舟之舟。
以庄子的说法,虚舟,喻了无拘绊、自在遨游之士。
棹(zhào):桨。回复:来回。
(2)发岁:一年开端。
星纪:岁月。奄(yǎn):忽然。
(3)明两:本为“离”卦,后指太阳。造成“夏火之候”(能量,生机)。萃:聚集。时物:夏季物候。
(4)神渊:天河。写:泻。
(5)来、去:喻生、死。
(6)肱(gōng):泛指胳膊。曲肱:弯曲胳膊做枕头,喻贫困。冲:虚,道。道,无生无灭,非始非终,恒常。
(7)迁化:迁移,变易,物之理,无常。夷:平,顺坦。险:陡,逆阻。肆志:任情尽意。窊(wā):下,衰。隆:高,盛。窊隆:高下,盛衰。
(8)即事:临事,处世,视野,境界。华:华山。嵩:嵩山。华、嵩二山,均为传说之中得道升仙之地。
会意
这位参与机要、总领大臣幕府杂事的官僚戴主簿,不知何许人士,说了些什么话,做了些什么事,引得陶公和诗如许。
此诗,言精词炼,意旨高远,实在忍不住,浅译以会意:
虚舟自遨游,如意天地空。
抬头见岁发,低头已当中。
夏候元阳盛,草木气脉通。
水自神渊降,云雨奏和风。
有生必有死,人理物理同。
居恒观有尽,贫岂碍道冲。
无常是迁化,任情无窊隆。
凌云天地广,何须攀华嵩。
僚臣主簿戴某,当真有福,得和如此,得诗如此。也该谢这位戴主簿,令后人得窥陶公心胸。
引《道德经》以和陶渊明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物云云者归,归根者清扬,
清扬归根静,静兮复真性,
真性命合天,天道乃恒常。
陶潜居其常,虚极守静笃。
渊深且清明,静观万象复。
意高旨趣远,无意为仙夫。
六 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1)。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2)?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3)。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4)。
自我抱兹独,俛四十年(5)。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6)。
注与疏
(1)“运生会归尽”:运生,万物。归尽,复归其根。
《道德经》有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
(2)松乔:赤松子与王乔,传说中的得道仙人。
(3)忘天:典出《庄子·天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4)须臾:瞬间。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典出《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抱兹独:安贫守朴,遗世独立。俛(mǐn miǎn):勤勉。
“自我抱兹独,俛四十年”:陶潜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于刘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终年六十二岁。以此诗看,渊明勤勉修行四十载,自“先师”闻道当在少年。这位先师,想来实有其人,必是一道家高士。
(6)“形骸久已化”:化形骸,典出《庄子·大宗师》。
“颜回曰:‘堕肢体,黜(chù,免)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渊明坐忘,外化形骸,了无拘绊;内净心性,清明朗照。
正所谓“外化内不化”。故言:“心在复何言。”
与渊明共饮
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庄子·让王》)
独饮疏百情,悠然忽神仙。
苍天不异我,我不异苍天。
形骸久已化,心在尚余念。
若将心也无,寂漠了无言。
陶公怀千古,千古叹陶公。
近此无相境,言语道断空。
按 《金刚经》有言,“无我相,无人(他)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开示非语言、非概念境界。于此,语言无能为力,所以说:“近此无相境,言语道断空。”
七 移居二首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1)。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2)。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3)。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4)。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5)。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6)。
注与疏
(1) 卜(bǔ):择地而居。
(2) “怀此颇有年”:南村多有素心人,我这里心怀卜居之愿,已历数年。
“今日从兹役”:今日终如愿。
(3)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庐舍不必宽阔,有个立足之地,有张床睡觉,足矣。
(4) 抗言:高谈阔论。在昔:今昔,现在与过去。
(5)理:道理。将:岂。胜:高。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有为者自扰,无为者自安。
(6)“衣食当须纪”:纪,打理,经营。日常所需,适时自理。
“力耕不吾欺”:不吾欺,不自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实实在在的道理,童叟无欺。
会意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有朴素心,识素心人。
抱朴知足,朝夕相交,共享奇文,互磋疑义,煮酒笑谈古今。痛快。
春耕,夏耘,秋收,冬储,四季农务,各自经营。
但有闲暇,“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喝高了,乘兴登高,畅赋新诗。
喜交素心人,渊明如鱼得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素心于农务,应天律,顺四时,为即无为。
天在上,地在下,逆者有为而累而败,顺者无为自安。
衣与食,日常所需,当打理则打理。
土地实在,苍天实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稼穑实在。天地的道理,童叟无欺。
素心人明素理,自然而然。
八 和郭主簿二首(选一)
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1)。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2)。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3)。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4)。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5)。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6)。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7)。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注
(1)蔼蔼:茂盛。中夏:仲夏。
(2)凯风:南风。飙(biāo):暴风。
(3)息交:杜绝仕途是非之交。游闲业:不事功名,弄书琴为趣。
(4)余滋:美味富足。旧谷:陈谷,上一年的稻谷。
(5)钦:看重。“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衣食住行,节制有度。过度非我所求。
(6)舂(chōng):将稻谷放在石臼里捣,去皮得米。秫:谷物。
(7)华簪:华丽的发簪,喻富贵。
会意
蔼蔼堂前林,仲夏漫清影。
南来风徐徐,飘飘掀衣襟。
久息功名念,悠游在山林。
起居远是非,旨趣在书琴。
庭园蔬有余,陈谷滋味新。
衣食有其度,过足非吾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喜自斟。
幼子绕膝戏,学语音未成。
乐此堂前林,乐子牙牙语。
仲夏风起处,欣见万象真。
和
悠悠白云远,思古原初民,
春夏与秋冬,播殖四体勤。
自甘五谷饭,自美土布衣,
自安茅草庐,自乐天伦情。
邻国近相望,鸡犬声相闻,
不攀亦不慕,素心清且灵。
太虚兮寂寂,万象兮森森,
蒙漠没分断,日月天地明。
九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1)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2)。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3)。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4)。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5)。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6)。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7)。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8)。
注
(1)西曹:官名。西曹主管官员任命。贼曹:官名。贼曹主管捕拿盗贼。
(2)蕤(ruí):下垂。蕤宾:阳上,为主。阴下,为宾。
十二律中第七律,阴下,称蕤宾,指仲夏。
“蕤宾五月中”:五月在南方,已经是仲夏。此处“五月”,说的是农历五月。
飔(sī):凉风。
(3)“不驶亦不迟”:不快不慢,适中。
(4)重云:浓云。闲雨:细雨。
(5)晔晔:灿灿夺目。
(6)挥:挥洒。
(7)秋稼:秋耕,此时紫葵将败落。寥落:稀疏衰落。赊迟:徐缓。
(8)逸想:联想。淹:存留。猖狂:壮怀激烈。
会意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这诗看似面对当下美艳夺目的紫葵,终将为徐徐衰败的无常命运而哀叹,言辞却意外地壮怀激烈:“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史上有人将此诗解为“感怀时事”,倒也令壮怀激烈的言辞不那么意外。
民国年间人称“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随友人登雁荡山。
上得山顶,弘一法师看似情绪激荡。友人问:似有所感?答:实有所感。问:所感何事?答:家事,国事,天下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善哉出家僧弘一法师,善哉修真士渊明陶潜。
十 悲从弟仲德(1)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2)。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3)。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4)。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5)。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6)。
慈母沉哀疚,二胤才数龄(7)。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8)。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9)。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余情(10)。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11)。
迟迟将回步,恻恻衿涕盈(12)。
注
(1)从弟:叔伯兄弟。
(2)“悲泪应心零”:心哀伤,泪应悲感而飘零。
(3)九冥:九泉。
(4)礼服:丧礼之服。群从:晚辈。
(5)倾:辞世。
(6)在数:定数,“大限”。为山:功名事业。“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功名未成身先死。
(7)二胤(yìn):仲德二遗子。“二胤才数龄”:二子尚年幼。
(8)双位:仲德夫妇灵牌。空馆:灵位空室。
(9)虚坐:为亡者所置的座椅。旅:寄生,非由播种而生。
(10)游迹:友人游踪。
(11)翳(yì):羽毛做的华盖。终天:永久。不复形:不复生前形貌。
(12)恻恻:凄凄然。衿(jīn):衣襟带子。
会意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阶除旷游迹,园林独余情。”人远逝,楼清庭旷,空寂萧瑟。心深痛,却难言。
“迟迟将回步,恻恻衿涕盈。”徐徐滞滞,一步一回头,痛亲如同生的兄弟再也不复生前形色,忧身后二子年尚稚幼。泪涕涕兮难持,浸盈盈兮沾襟。
读此诗,同心深痛,共感难言。
十一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1)
(二首选一)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2)。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3)。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4)。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5)。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6)。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7)!
注
(1) 庚子岁: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彼时陶潜在江陵供职。
都: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规林:地名,位于京都建康与浔阳之间。
“从都还阻风于规林”:公务结束,自京都返还江陵,顺道往浔阳省亲,却被大风阻于规林。
(2)温颜:慈母。友于:兄弟。
(3)指景:指日。限:受阻,滞留。
(4)前途:前方尚余路程。
(5)枻(yì):桨。
(6)高莽:高高的野草芦苇。眇(miǎo):辽远。
(7)南岭:庐山高峰之一。焉如:如何。
会意
晋安帝隆安四年,陶潜三十五岁。古人这个年龄,已经过了“而立之年”。以现今的眼光看,也已步入中壮年。而诗中渊明,“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掰着手指细数回家的日子,归心之切,令人莞尔。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首先期待见到的,是慈母。之后便待与兄弟畅怀言欢。回家真真是喜事。
无奈,“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因风受阻,心痒难熬啊!
活脱脱一恋母思乡的少年人,急慌慌一热锅蚂蚁的“不成熟”。其真,其淳,拨人心弦。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感时事,壮怀悲烈,但见一狂豪黑头,血性郁懑。
《悲从弟仲德》,悼亡亲,哀心伤恸,幽幽一深沉须生,亲情凄怅。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思慈母,急急切切,痴痴一恋母赤子,归心慌忙。
渊明陶潜,另有侠传,书壮士荆轲;尚有哀文祭亲妹程氏、悼从弟敬远。
活生生的热血身躯,洒脱无拘的超尘性灵,节制内敛遣辞古简的修真之士,忧则忧,笑则笑,啸则啸,号则号,吟则吟,行则行,仕则仕,隐则隐。真性真情真放达,怎一个“田园诗人”堪以温情定格?!
十二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1)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2)。
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3)。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4)?
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5)。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6)。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7)。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8)。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9)。
注与疏
(1)辛丑岁:晋安帝隆安五年(401)。
“赴假还江陵”:假日结束了,回江陵复职。涂口:今湖北安陆市。
(2)“闲居”:闲舍而乐,无为而治。此时陶潜,身在仕途,心却游离世外。这个“闲居”,当指心的闲居。以此看,“赴假还江陵”,实在是一苦旅。“遂与尘事冥”,此处“尘事”,亦即“世情”。所指不外仕途的功名利禄,是非纷争,蝇营狗苟。
冥:断绝。“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数十年修行,身在仕途,心,绝尘事,断世情。
(3)敦:“厚此薄彼”之厚。夙好:长年之喜好。爱丘山,好诗书,渊明夙好。
“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丘山寡尘事,林园无世情。
林园即丘山,丘山即林园。丘山林园,本性所归。
远功名利禄,远是非纷争,心在林园诗书,本性不昧。
(4)西荆:荆州。“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本性虽不昧,身却不由自主行在苦旅。何时了却营营?千古含灵文士自问。
(5)友生:友人。
(6)皛(xiǎo)皛:皎洁。
(7)“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皓月当空,天宇无垠,身却受役于仕宦,夜半仍在征途。
心郁闷,心惶惑,左右难合眼。
(8)投冠:挂印,弃官。好爵:高官贵爵。萦:缠绕,纠缠。
(9)养真:养性修真。衡茅:即“衡门”,简陋的房屋,横木为门,此处喻养性修真之茅庐。庶以:自来。善:善于,悉心护持。自名:自洁,洁身自好。
会意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广,皛皛川上平。
抬头凝苍虚,俯首观素心,
少无适俗韵,丘山散性情。
羞为商歌事,耻为好爵萦,
误落尘网中,疲于苟蝇营。
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
投冠旋旧墟,守拙归耕耘。
少小得闻道,今欲返丘山,
养真衡茅下,无为坐卧行。
十三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1)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2)。
顾眄莫谁知,荆扉昼常闭(3)。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5)。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注与疏
(1)从弟敬远:敬远与渊明,二人之父为兄弟,母为姊妹,所以是非同寻常的近亲兄弟。
此外,敬远的情操,深得渊明心:“于铄(shuò)吾弟,有操有概。孝发幼龄,友自天爱。少私寡欲,靡执靡介。后己先人,临财思惠。心遗得失,情不依世。其色能温,其言则厉。乐胜朋高,好是文艺。”(《祭从弟敬远文》)
(2)寝:息也。迹:踪迹。寝迹衡门:遁世歇息,静心修真。
(3)“荆扉昼常闭”:杜门谢客,独自清修。
(4)“倾耳无希声”:《道德经》有言:“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希声,没有声音。“倾耳无希声”,欲静而不能,唯岁末凄风肃杀。
(5)箪(dān):古代竹碗。箪瓢,典出《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谢:告白。
(6)空宇:空荡之居所。
(7)遗烈:丰功伟业。
(8)高操:建功立业之壮志。固:执守。穷:贫困。节:节操。固穷节:志趣清明,贫贱不能移。
(9)平津:平坦大道,此处喻仕途。栖迟:身心寄托。讵(jù):岂。
(10)契:契合,领悟。
会意(一)
陶潜这位从弟,情操与心气高洁。自幼孝敬并博爱,少私寡欲(老子语),先人后己,厚道知恩。不在意得失,不认同世俗。善,所以心柔。仗义执言,所以言厉。喜好交接文艺挚友。
这样一个人,实在是难得的知音。难怪渊明向敬远直白坦言不为外人道的修真清苦与心志。
会意(二)
雪野莽莽兮,皓皓无尘。
旷漠辽辽兮,寂寂无声。
斗室清清兮,寒气浸浸。
一箪一瓢兮,心系贤圣。
志士仁人兮,伟业丰功。
有为而累兮,非我所钟。
仕宦坦途兮,蝇营狗苟。
机心蠢动兮,真朴无踪。
寝迹衡门兮,无为将息。
旨趣所在兮,微妙玄同。
十四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1)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2)。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3)!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4)。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5)。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6)。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7)。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8)。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9)。
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
(1)庚戌岁:晋义熙六年(410),彼时陶潜已归隐。
(2)归:归属。有道:典出《庄子·在宥》。“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3)“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不为功名利禄奔命,归田躬耕自安。
(4)常业:农务日常作业。岁功:终年收成。
(5)肆:动作。耒(lěi):古代农具。
(6)饶:多。风气:季节气流与湿度气温。
(7)庶:几乎,一般来讲,大概其。异患:意外的麻烦、灾祸。干:干扰,侵害。
(8)襟颜:心胸与容颜。
(9)沮溺:长沮与溺桀,春秋名士,隐居不仕,专事耕作。
会意(一)
古往今来,功、名、利、禄,得、失、毁、誉,仕途多争、多诤、多嗔、多浑、多混、多昏。
为功名利禄入仕,为锦衣玉食奔波,得则喜,失则忧,劳碌奔命,身心俱疲。所以庄子讲:“有为而累者,人道也。”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无意功名利禄,无意锦衣玉食,不钻营,不纠缠,放下,心安则身安。
人法地。“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一犁一锄耕,一爪一耙薅,一镰一把收,一兜一斗储,耕耘一分,收获一分。日出而作,日入而归,春夏秋冬,实实在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面朝黄土背朝天,以身体会万物,沮溺心即农夫心,农夫心即天地心。
以天地心领悟,道之法,自在浑然,自在本然。
以天地心体证,逆道则累,顺道则安。
会意(二)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月升方归,农家岁月,自有其难。
田家不言苦。
所以不假言辞,只因自古天然。
于入仕之士而言,读书入仕,古来天经地义。以入仕之眼看出离仕途,世称“隐居”“消极遁世”。
以“性本爱丘山”会沮溺之性,唯重返丘山、亲身躬耕,与天地万物同在,心才踏实。
心踏实,曰归,而非“隐”。
《作与从弟敬远》《西田获早稻》,前表修静养真,后咏躬耕守拙。养真守拙,陶渊明返朴归本。
十五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1)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2)。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3)。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4)。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5)。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6)。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7)。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注与疏
(1)戊申岁:晋义熙四年(408),彼时陶潜已归隐。
因后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句,想来遇火在农历盛夏六月中旬,此诗作于初秋。
(2)烧燔(fán):焚烧。
(3)“惊鸟尚未还”:盛夏大火一起,群鸟飞散,初秋仍未回归。
(4)九天:四面八方,视线极处,天际。
周九天,视野遍及四面八方辽远之处。
(5)总发:幼年。抱孤介:闻道修持。奄(yǎn):忽然。
奄出:一晃眼,光阴过去了。
(6)形迹:形骸踪迹。灵府:灵台,心。闲:无为清净。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7)鼓腹:实其腹。无所思:虚其心。“鼓腹无所思”:心虚如道空,气盈若天地,养气修真,无得失福祸牵挂,故能真洒脱。
会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穷巷草庐,渊明林园诗书所寄。不料一场大火,烧个一干二净。“一宅无遗宇”,干干净净,无遮无拦,舟船过往,如同大树门前成荫。
烧光了,一无所有,释然。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秋高气爽,太虚空阔,半夜里独自伫立,遐观穹宇,叹岁月如梭。
幼年闻道,一晃眼,光阴过去了。四十年修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灵台清明,遗世独立,冷眼闲观世事。
世事人生无常,有甚牵挂?
放下。
豁然通透,坦坦荡荡。
有养真之虚,有躬耕之实,虚实自适、自足、自在。陶渊明遇火,园林居室烧个精光,依然潇洒。
这潇洒,是真潇洒。
十六 饮酒二十首(选九)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1)。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2)。
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3)。
注与疏
(1)邵生:《史记·萧相国世家》有记:“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邵平失官为农,安于贫,方能种得美瓜。
“宁似东陵时”:安于布衣,安于贫,安于农。“彼此更共之”,自认与邵生同路。
(2)达人:通达天律而放达之士。解其会:明见人道与万物之道无异。“逝将不复疑”:视生死如来去,从容安闲。
(3)相持:相聚,相交。
共饮
衰荣无定在,寒暑自往复。
生死呼吸间,万象本如兹。
安贫离忧患,抱朴远得失。
品得味中味,彼时便此时。
陶潜与邵生,达者岂隔世?
忽与酒一觞,古今同相持。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1)。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2)。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与疏
(1)“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孤鸟偶遇孤松,敛翅依归。
(2)“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狂风肆虐之下,满目残枝败叶,唯孤松独立。松,根深,所以挺立,经得风雨。
不妨以青松喻人生。
人生若有信,一如青松根深。
逆境之中,深信者健,无信者衰;深信者安,无信者乱。
共饮
人择孤清宁,鸟离群独飞。
但得安身处,矢志永不回。
按 1.此“安身处”,暗喻灵之归宿。
2.“矢志永不回”:一旦决意归耕以抱朴含真,即令饥贫交迫,也决不回返仕途之蝇营狗苟。俗话说得好:“开弓没有回头箭。”渊明《饮酒》第九首有句:“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注
(1)忘言:典出《庄子·外物》。“筌(quán,捕鱼具)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共饮微醺
酒肆人声沸,往来车马喧。
闹市如静室,心远地自偏。
看之不见形,听之不闻声,
抟之了无痕,言者言无言。
按 末四句,典出《道德经》:“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圣人言不言之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1)。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2)。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3)。
注与疏
(1)“是非苟相形”:《道德经》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雷同:雷声有大有小,质却无二。
(2)三季:昔,今,未来。
“三季多此事”:且观“俗中愚”,自古纠缠是非,仍将是非纠缠。
达士:旷达之士。旷达之士不纠缠毁誉是非。
(3)黄绮(qǐ):夏黄公、绮里季。
秦末有四位名士,隐居地处今陕西商洛东南的商山,史称“商山四皓”,黄、绮居其二。“且当从黄绮”,但随高士离世隐去,远离毁誉是非。
共饮
太虚无生有,生一生二三,
六五四三二,归一阴抱阳。
万物一真性,黑白本同根。
天道无分辨,人道自张狂。
性本无差异,教化弄高低。
誉毁生是非,恩怨衍沙场。
知雄守其雌,知白守其黑,
蒙漠荣与辱,寂寥天地广。
按 1.“归一阴抱阳”:典出老子《道德经》。“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人道自张狂”:庄子有言,天道无为而尊,人道有为而累。
3.“蒙漠荣与辱”:典出老子《道德经》。“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雄为刚,雌为柔。老子另有言曰:“专气至柔,能婴儿。”守其雌,即安其柔,复归于婴儿。婴儿原初,浑漠无念,了无“是非”之辨、“荣辱”之断。
“白”为显,“黑”为隐,为“寂”、为“寥”。守其黑,即化于隐,无声无形,复归于无极。
4.寂寥:典出老子《道德经》。“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无声)寥兮(无形),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1)。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2)。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3)。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
(1)裛(yì):沾湿。掇:收拾。英:风采。
(2)遗世情:遗世独立之情操。
(3)群动息:万物声息躁动。
举杯同醉
朝花佳色艳,夕露败其英。
早晚无常物,醒我遗世情。
浊酒与君对,杯尽壶自倾。
大笑傲江湖,千古会者听。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1)。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2)。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3)。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4)。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5)?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
(1)与时乖:不合世风。
(2)高栖:高隐。
(3)汩(gǔ):同“淈”。此处喻混同。
汩其泥:和稀泥,循规蹈矩,依随仕宦大众。
(4)禀气:禀性气质。
(5)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与缰绳。违己:背反天性。
微醺会意
大早轻敲门,来一田老汉。
提酒相规劝,怀里揣期盼。
你个读书人,不合时可叹。
茅草陋庐居,衣无绫罗缎。
位置没一个,怎地不高攀?
万般皆下品,读书能做官。
自古圣贤理,祖辈照章办。
你若不从众,铁定一般般。
感恩父老言,说来真遗憾。
我这人固执,散漫成习惯。
嚼子锁牙口,缰绳颈脖绊。
衣食不用愁,本性却不干。
痛饮酒一壶,但愿两家欢。
掉头草不香,本驾无回还。
好个不听劝的陶潜,斩钉截铁!
不过,农家老汉上门相劝,本是一番好意,所以这酒,定要喝个畅快。
借酒敬父老,满上再满上。
有缘才相会,和气不能伤。
干!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1)。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2)。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3)。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4)。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5)。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6)。
注
(1)颜生:颜回,孔子弟子。荣公:隐士,与孔子同代。
(2)不获年:寿短。长饥:长年忍饥挨饿。
(3)枯槁:容颜憔悴,骨瘦如柴。
(4)称心:随顺心的本性。
(5)宝:千金躯,自贵自身,自视肉身为宝。
(6)裸葬:不穿“寿衣”,裸体而葬。恶:厌恶。解:解除。意表:意念之表象。解意表:退衣,除去所有虚饰。光身来,光身去,裸呈天地。
会意
孔丘弟子颜回,长年忍饥挨饿,容颜憔悴。“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以沮溺之心、修真之士冷眼旁观,力求一个仁,苦觅一个道,却不明道本不因力求与苦觅而得。
长年忍饥挨饿,容颜憔悴、骨瘦如柴而早夭,拘住了。
世人贵养千金躯,爱恋“人身宝”,不见此宝终必消散,迷住了。
留名,逐利,一虚一实,一拘一迷,意滞于表。
解其意表,光身来,光身去,天地间放浪形骸,无拘之心契道。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1)。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2)。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3)。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与疏
(1)故人:道家有个说法,修道成功的仙人,有时重返人间,点化有缘人。
所以此处“故人”,既可解为结交已久的老友,也可解为重返人间的仙人。
从“赏我趣”看,后解未尝不可。挈(qiè):提。
(2)班:布,置。荆:枝条。班荆:席地布荆而坐。
(3)“不觉知有我”:致道者忘心。心都忘了,哪里去寻一个“我”?“安知物为贵”:《庄子·秋水》有言,“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忘心,契道,寻不着“我”,评断万物贵贱者谁?
同醉
仙人来点化,班荆坐松下。
父老多隐语,觞酌雾中醉。
非我非非我,谁断贱与贵?
话头悠悠密,酒中有深味。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会意(一)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清幽,无尘,洒脱,超然。
这是陶渊明。
无论渊明身后的文人学士如何以讽喻历史或感怀时事附会此诗,我只愿就此诗体会此诗。或许,换个说法,我以我心,于云云萧艾之中,会意渊明之清幽、无尘、洒脱与超然。
历史具体,时事短暂,而人心,旷广幽远。
说到头,怎样的心智,显现怎样的陶潜画像。万事万物,见仁见智,古今略同。
会意(二)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鸟为食亡,人为财伤。仕途之康庄大道上,得失毁誉之强弩,专射奔命忧患于功名利禄之仕鸟。
于“性本爱丘山”之士,众人视为天经地义的康庄大道,却实在苦涩艰险,危机四伏。一旦“误落尘网中”,有个要命的穴位,就痛。
痛!
痛则不通。整条命都不通。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觉悟当念还”。明白了,这就重返故路,义无反顾。
功名利禄,锦衣玉食,仕者在意的,你不在意。仕者要的,你不要。仕者谋的,你不谋。你不动心机。你说再见。那弓,就找不着目标,它只好“歇菜”。
重返丘山,躬耕在田,任情顺意,甘苦皆逸然,此谓“任道”。
任道,回归本性之道,性情天然之道。
通!
通则不痛,任道通畅。
十七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1)。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2)。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3)。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4)。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5)。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6)。
注
(1)次:靠近。邑(yì):小城。次城邑:城郊。“逍遥自闲止”:悠游自在。
(2)荜(bì):竹或荆条编织之物。荜门:竹门或荆条门、柴门。
(3)“大欢止稚子”:大乐不过天伦之乐。
(4)营卫:中医学概念。
营气,由水谷化生的精气,属阴,主血,行于脉内,运行血液,滋养脏腑。
卫气,由水谷化生的悍气(弥散力强),属阳,主气,行于脉外,温养皮肤、腠理(皮肤纹理与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肌肉,司汗孔开阖,卫护肌表。
营、卫二气,散布全身,内外相贯,运行不息。
不理:乱条理,不顺达,不通畅。
(5)扶桑:其一,神话树名;其二,扶桑之地,“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处东海外,日本方向,故相沿用作日本代称。
涘(sì):水边。扶桑涘:大水天边。
(6)祀:此处指年代。千万祀:千秋万代。
疏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陶潜:
吾闻浔阳郡,昔有陶征君。
爱酒不爱名,忧醒不忧贫。
尝为彭泽令,在官才八旬(1)。
愀然忽不乐,挂印着公门(2)。
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归来五柳下,还以酒养真。
人间荣与利,摆落如泥尘。
先生去已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注
(1)彭泽:江西北部一县。彭泽令,是陶渊明彻底挂印辞官前的最后一官,为期八十余日。
(2)愀(qiǎo):严肃,眉头紧锁。
会意
一句“酒中有深味”,引得白居易赋诗相随。现下,陶潜又来“止酒”,且句句有个“止”。更说要止到海角天边,止到永远。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辛辛苦苦追效陶公体味酒中深味,好不容易喝得醉昏昏的香山居士,不知何时醒转,跟上脚步再学止酒。
一笑。
十八 拟古九首(选四)
之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1)。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2)。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3)。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4)?
注与疏
(1)遘(gòu):相遇。始雷:第一声春雷。隅(yú):角落。
(2)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惊蛰当下,深藏虫蚁蠢动,冬眠动物惊醒,深水避寒之鱼渐向水面游移,万物感应,徐徐复苏。
《庄子·天运》有言:“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
(3)相将:相伴。
(4)匪:非。“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门庭日荒芜,我心幽幽叹。双双飞燕君,想来应同感。
会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幸得始雷惊,返朴归园田。
按 此处“始雷惊”,喻内在觉醒,“幡然悔悟”。
之四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1)。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2)。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注
(1)北邙:河南洛阳城北之邙山,也称北芒。古时王侯公卿墓地。
(2)低:俯。昂:举。低昂:俯首昂头。
会意
百尺流芳楼,遥遥四方望。
千古心高士,志在功名堂。
伟业丰功著,相邻居坟场。
漫漫陈年土,风起黄沙扬。
之七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1)。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2)。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注
(1)“春风扇微和”:春风和软如扇之轻微。
(2)灼(zhuó)灼:明亮。《诗经·周南·桃夭》有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灼灼叶中华”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华”,既可解为花,也可解为光华、丽色。
会意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温情风流窝。
通宵达旦酒,狂饮并欢歌。
声色犬马趣,文人雅士多。
皎皎水上月,镜中花灼灼。
但乐一时好,光阴梦蹉磨。
采菊东篱下,悠悠远南山。
归田守天真,安贫抱朴拙。
按 1.“皎皎水上月,镜中花灼灼”,水面之月,镜中之花,一如梦境幻影。
2.“悠悠远南山”,远即远去,南山喻归隐。
悠悠然,远去南山,离俗世而归真,远浮华而返朴拙。
3.天真,天然本真。
之九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1)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与疏
(1)“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义熙八年,司马休之举兵反抗刘裕,三年后败亡。东晋名存实亡,江山易主。
“兵者,不祥之器。……战胜,以丧礼处之。”(《道德经》)
会意
熊熊霸王瘾,血光罩沙场。
兵者战之器,凶煞不吉祥。
一将功名就,身后万骨茫。
户户飘白幡,家家痛断肠。
十室九屋空,满眼尽草莽。
可怜小百姓,巴巴望平常。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自古兵家征战,平民百姓遭殃!
“种桑长江边”,陶渊明深恶战乱,悲悯庶民。
善哉,渊明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