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章 春秋无西施,范蠡不助越!(上)
经过上一次,穿越到西周周幽王的时代,看到果然存在着戏子误国的事实。
马飞翔不仅开始怀疑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的那些人既然被称为美女,大多数是为了传颂她们勤劳朴实,美丽动人。
所以他这次寻找的目标非常明了——西施。
西施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本名施夷光,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传闻,越王勾践采纳范蠡的“伐吴九术”,将西施与郑旦都献给吴王。
自此之后,吴王夫差开始荒于朝政,整日都待于后宫。使得越王勾践可以趁此机会,可以积攒实力,实现三千越甲军破吴国的举措。
然而,西施最终下落不知所踪。
历代文人骚客我都对他毫不吝啬笔墨,民间更是对西施的美丽传说广为流传。
“虽然有一些历史史料记载西施并无此人,但我还是想去看一下。”马飞翔若有所思,不见黄河不死心的想到。
。。。。。。
越国,苎萝村。
“我现在身份应该是范蠡,这是我与西施最先相见的时候。”
范蠡这般想着,远处忽然若隐若现来了一道人影。那人影背着一堆柴,似是乡野村姑,却难掩其倾国倾城,天生丽质之容颜,纤细的身材与那堆柴火显得格格不入。
范蠡遇见这般的美女,眼中痴痴的望着这一切,仿佛眼中的景象在这一刻不动了,他的全身心都在这映入眼帘的人儿上。
西施看到如此俊美的男子一直在盯着自己,眼角不时的往范蠡这儿撇了撇。
突然间心中想到了什么,便开始有些羞涩,低下头,身上背着那堆柴好像突然之间变重了。慢慢的使不上劲来,显得十分乏累。
范蠡深情的向西施走去,没有经过稀西施的同意,很强硬般的接过她背上的柴。
“姑娘勿怪,我从未见过有姑娘这般美丽的人,所以方才多看了些时光。我并不是什么登徒之辈。为了表示我的愧疚这堆柴火,就让我代姑娘送回家中吧!”范蠡诚恳的说道,音质文斌,举止有礼却参杂着男人的豪爽刚猛。
听到这个俊美的男子,夸赞她,不禁开始脸红羞涩起来。泛泛的红晕慢慢浮现在脸上,但此时的西施并没有因为他的口无遮拦,对他有任何反感。反而是嗔了他一口“哪有公子这般调侃奴家的?”
“姑娘前边走着,我在后面跟着你。”范蠡见西施并没有夺回他手中的柴,也没有厌恶他的样子,心中便泛起了甜美,然后对西施说道。
两人便这般往西施家中走去,其实两人并没有聊天。两人是第一次见面并不熟悉,贸然亲昵交谈,扯东扯西,反而会引起女子的反感和他人的闲话。
两人的距离也在这回家的途中,越来越近,但却没有过于亲密的举动。西施走的步伐有点快了,他回头望向范蠡好像离他远了,便自觉的将脚步放慢下来。
范蠡则是看西施离他好像有些近了,不忍对西施的名头有任何玷污,便故意走慢了下来,离她保持着些许距离。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这便是两人的第一次相见。
到了西施家中,范蠡自觉将柴火放到柴房。
西施也着急忙慌从房中赶出来,拿出自己的手绢儿,主动想为范蠡擦汗,“麻烦公子了……”。
西施轻声慢语的说着,扭捏起来,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探出手,用手绢去擦范蠡额头上的汗珠。
范蠡自然是懂得古代女子在出阁之前,除了自家亲人,是不能与男子有这样亲密的举动。范蠡自从看到西施的那一眼起,他早已将越王勾践派给他在越国寻找美女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他的眼中现在只剩下西子了。
西施在范蠡的眼中变得那神圣而纯洁,不容有任何亵渎。所以他自然不允许自己所心爱的女子,因为他而被别人说闲话。
范蠡本来也是一名商人,何时干过这般体力活“姑……姑娘,不用我,我可以自己来。”
西施听见范蠡拒绝了自己的行为后略有些失落,然而当他看到饭里小心翼翼的拿起他的手卷,叠得整整齐齐的放到口袋里。
竟发现他没有去擦汗的时候,顿时心头的小鹿乱撞。
“呐,给。你竟然不舍得用那个,就用这个来擦吧。”西施抿嘴一笑,觉得眼前的男人有点可爱,玉手托着香腮,调皮的说道。
范蠡这时看到美人在嘲笑他拘谨,自己有些尴尬,陪笑道:“让姑娘见笑了。”
这话说着,才又将西施给他的第二个手绢儿整整齐齐的叠好,轻轻的擦擦额头上的汗珠。
没过多久,范蠡便起身行礼,准备离开。“今天已经送姑娘回来了,我也在此处休息了片刻,在下先行告退。”
范蠡说要辞行过于突然,西施没有半分准备,急忙起身还礼。眼中透露出几分哀怨,显得十分伤心。
第二天一大早。
西施突然觉得心中有些发闷,眉梢紧蹙,面容疼痛。在村庄行走的时候,被人所撞见那病弱的样子,惹得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十分怜惜。
西施这个样子引起了村边东头的一位丑女的效仿,她认为这样的姿态是很美的。所以他也学着西施,我这胸口做着眉头,不服天天的走在村子里。却没有相应的结果,反而让有钱的人看见他之后闭门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他之后,拉着妻子就赶快跑走。
原本西施病态引得村里人以为美的这件事,并没有传到范蠡的耳中。他最先听说有一位名远乡镇的丑女,突然有一天发疯不知怎样,竟然学起贫弱的女子在村子里面招摇,引得村中男人闻风丧胆。
范蠡得知此事之后,以为是一个笑话,便一笑而过。
最后还是在酒馆喝酒的时候,听到邻桌的人说,这个丑女之所以效仿,是因为他们村有一位漂亮的女子,这般做了之后,引得无数之人怜惜夸赞,所以才效仿的。
这时范蠡忽然想起了东施效颦的典故。
意识到极有可能生病的那个位女子是西施之后,他就感觉忙慌的跑向西施家的方向。
然而在西施家门口,突然停了下来,忽然觉得这般鲁莽的跑进去有些不大合适,并在西施在家门口来回踱步。
突然之间。
范蠡想到了什么,便从西施的家门口跑开,往镇上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