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意义
因此,本书选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首先,该课题具有基础理论研究上的学术价值。虽然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没有直接讨论过民生及其建设等概念,但重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生活、关切人的利益、关爱人的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对自身生存的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出发点,民生问题首要解决的是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问题。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独特和深刻之处,就在于将社会生活即民生置于生活实践的视角和社会关系的视域中加以理解。他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是人类实践活动在时空上的布展,其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其实践目的是人类过上美好的生活。马克思还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创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于民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关注民生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马克思一生实践活动所代表的民众化社会人格,他关于“现实的个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的活动”等理论论述,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因此,深入挖掘和阐扬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本真精神,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具有基础理论上的学术价值,而且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质和当代意义,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
其次,该课题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切划时代思想体系的真正内涵,都是由于产生这个思想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的理论创新都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背景,那就是对这个理论创新所产生的“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马克思的民生建设思想研究”就是一项以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带动马克思基础理论研究的选题。研究这一选题,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和发展民生,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事关改革发展根本成效和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至上宗旨的具体实践,事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深刻领会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活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不是仅仅关注经济本位、政治本位或政绩本位,而要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即要以人民为本位,以民生为本位。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目标,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活基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每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决策的出台,都必须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以期获得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因此,挖掘和阐扬马克思民生思想,并将民生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加以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还能为当代中国民生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源、思想启示和方法论参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