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内容
本书以“马克思民生建设思想研究”为主题,按照“马克思民生观的思想资源与探索历程→马克思生活本体论与唯物史观的创建→马克思民生需要论与民生实践论→马克思民生伦理观与民生主体论→马克思公共民生论与民生方法论→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这一研究思路展开。
首先,课题通过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现实背景的分析,说明对民生问题进行课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在辨析民生问题的各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依据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民生维度解读,考察了马克思探索民生思想的心路历程。其次,按照马克思“生活本体论”的立论逻辑,探讨了民生问题在唯物史观创建中的作用及其基本架构。再次,根据马克思“民生需要论”“民生实践论”“民生伦理观”“民生主体论”“民生公共论”“民生方法论”的逻辑进程,以较大篇幅阐发了马克思民生建设思想的基本架构。最后,论著以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为落脚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向度,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历程,以及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经验启示,以期对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体系提供思想资源、理论参照和方法论启示。
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马克思民生观的思想资源与探索历程
本书首先通过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民生问题的情势分析,凸显民生问题是一个受到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全球性时代课题,更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执政党,理应对此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事实上,在经典作家马克思那里,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民生本位的理论资源。因为关注和改善民生是马克思贯穿一生的理论著述和革命实践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现实诉求。
马克思的民生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渊源,其思想直接或间接地继承和扬弃了以卢梭、伏尔泰等为代表的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人道主义”民生观,以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绝对精神”民生观或“人本主义”民生观,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主义民生观。它们为马克思民生观乃至唯物史观的形成提供了深远而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源泉。马克思探索和形成民生观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上述民生观思想的影响和洗礼,是在对其既充分吸收又批判性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历史观、哲学观的每一次重要转变和提升,都与其对民生观思想的分析思考和重新定位是分不开的。在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多重维度的分析中,我们按照“生活需要—生产实践—社会维度—人的发展”的逻辑思路,论述马克思的民生总体谱系。其中:现实的个人及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其民生观的历史前提或出发点;人们生活需要的多样性、递增性及其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无限性,与现实生产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充分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民生改善的根本动力;通过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以解决民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合理性,是马克思民生建设的社会向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民生建设的价值旨归和人文向度。
(二)马克思生活本体论与唯物史观的创建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的本原、本质的理论。马克思的民生观也有其本体论基础,这就是“生活本体论”,这是一种基于人的生存意义上的“活动”本体论。马克思的生活本体论,是在批判性扬弃历史上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精神本体论”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本体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构建马克思民生观理论体系的存在论基础。以生活为本源或本体,按照“民生需要论—民生实践论—民生伦理观—民生主体论—民生公共论—民生方法论”的基本逻辑,可以搭建一个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架构。其中,民生需要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出发点,民生实践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途径,民生伦理观是马克思民生观的价值取向,民生主体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人学视域,民生公共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公共性维度,民生方法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实践指引。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重要的运思传统,这一思想传统与马克思历史观理论主题的转换、唯物史观的生成始终相伴随,它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平民化、民众化的社会人格,而且关系到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创制。因此,民生问题研究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原发基地和推动力量,求解民生问题,既是创建唯物史观的切入点和重要动力,也是唯物史观创建的社会价值目标。正是从民生问题入手,马克思一步步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转变,即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进而创建唯物史观。同时,民生观本身就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民生观是在其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并在其指导下形成的,实现民生理想是唯物史观创建的终极目标。
(三)马克思民生观的多重论域和逻辑谱系
以生活为本源或本体,按照“民生需要论—民生实践论—民生伦理观—民生主体论—民生公共论—民生方法论”的基本逻辑,涉及马克思民生观的多重论域,构成马克思民生观的逻辑谱系。其中:(1)现实的个人及其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9],认为应该从人的利益和需要中,而不是从思想和观念中探寻解开历史之谜的锁钥。需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范畴之一,是推动人类进行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内在动机和根本目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在何种意义和程度上满足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内在尺度和评判标准。(2)民生实践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基本途径。“民生实践论”是对民生问题的实践分析,这是由民生的实践本质所决定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民生不仅是一种实践诉求,而且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或途径来加以解决,民生还是检验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实践标准。民生的实践本质,可具体化为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两个维度,它们分别构成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民生问题的求解,既要从自然物质层面或社会生产力层面去分析其物质财富基础,还必须从社会关系或社会制度层面去探索如何完善民生改善的制度基础。”[10]如果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实践构成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范畴,是马克思民生观实现的物质基础,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践构成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关系范畴,是马克思民生观实现的制度保障。发展和改善民生必须实现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和相互统一。(3)民生伦理是马克思民生观的价值取向。民生伦理观也即民生价值观,是从伦理—价值观的角度对民生问题所做的研究。民生之所以具有伦理意蕴,不仅是因为民生状况涉及民众的人性尊严、国民福祉、公平正义等伦理观,而且民生建设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某种道德价值的立场,涉及社会发展的政策初衷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执政党的执政道德理念和政府行政伦理责任。根据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民众与政府的关系等分析视角,可以将民生伦理析分为人性尊严、国民幸福、公平正义和共建共享等多重维度。其中人性尊严是民生伦理的逻辑起点,国民幸福是民生伦理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民生伦理的社会基础,共建共享是民生伦理的实践逻辑,而政府利益与民生幸福之间的关系则是民生伦理之根本。(4)民生主体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人学视域。民生问题是关于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的问题,具有明确的主体指向,体现了民生的服务对象、依靠力量和评判主体。马克思民生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种“现实的人”在阶级社会中往往表现为“阶级性”,在非阶级社会中表现为“人民性”,在实现人的解放的未来社会表现为“人类性”。阶级性、人民性、人类性,体现了马克思民生观的三重主体向度。民生主体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从量上看,民生是指“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合理的民生状态应当是“绝大多数人”的民生诉求获得有效的改善或保障;从质上看,民生是指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水平和程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成为指导自身谋求解放的理论,就是因为它将最广大民众置于主体的地位,并以民生的改善和解放为己任。确保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推进民生工程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旨归。(5)民生公共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公共性维度。解决民生问题,还应该把公共性视域映入眼帘。公共民生范畴是民生与公共性的一个合称,表明民生与公共性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意味着民生对公共性建设的依赖和公共性建设的民生化取向。民生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公共性的缺失密切相关;民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公共性建设的加强,包括公共产品的积累及其均等化、公共民生型政府的建构等。马克思哲学思想中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公共性思想,是唯物史观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这不仅表现在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公共性信念、公共性理想为主题的理论体系,而且其公共性思想与西方政治哲学有着根本不同之处,那就是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民众化立场。如果说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代表了马克思那个时代最广泛、最基本、最真实的公共民生诉求,那么,加强公共性建设,构筑由公共经济、公共政治、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态等组成的公共民生体系,则是当代中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6)民生方法论是马克思民生观的实践指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1]唯物史观方法论对于民生建设的阐释和指引包括: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价值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唯物辩证决定论方法与民生思想的价值性和规律性,基于社会结构研究的社会有机体方法与全面协调民生发展,基于历史创造者研究的群众路线方法与民生主体导向论,基于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与新时代的民生矛盾。这些方法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并落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之中。
(四)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
在当代中国,民生问题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生长点和结合点,成为建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学理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生向度,就是把民生问题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中加以考察,使民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并从中梳理和呈现民生问题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理论渊源、历史脉络和当代走向。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生向度,既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中国化,推进中国民生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又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历程,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马克思民生思想人本论、目标论、实践论等理论维度,做一个历史的梳理。其中“人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主体论,即“为什么人的问题”,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等;“目标论”是马克思民生思想要达到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或民生幸福目标。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赋予中国国情和时代烙印的发展目标;“实践论”是马克思民生思想的根本特性,民生人本论和目标论只有付诸艰辛的探索与实践才能实现。
其中国化历程包括: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解放民生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党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及时地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上来,积极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启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征程;江泽民积极倡导全面创新,胡锦涛坚持科学发展,推动了中国进入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围绕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新特点,制定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引领中国人民“强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路。实际上,马克思民生思想中国化的人本论、目标论、实践论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分别回答了民生建设为什么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发展目标等问题。
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中国化历程,不仅是马克思民生思想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实践应用过程,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经验和创新理论的过程,对我国民生建设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党的领导、中国道路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是民生建设的主体目标;发展生产、满足需求是民生建设的第一要务;公平正义、制度创新是民生发展的制度保障;充实内涵、统筹协调是改善民生的根本方法。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
[2] 这方面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思想家那里还有很多。比如,孔子就提出“因民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善民也惠”(《论语·公冶长》)。孟子提出“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的主张是“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荀子·富国》)。宋代程颐提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宋·程颐《代吕公著应诏上神宗皇帝书》)。
[3]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2、825、835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5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10] 周小亮、卢雨婷:《改善民生的理论逻辑、财富结构与制度基础》,《学术月刊》2017年第4期。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