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结论
本文通过样本合成和感知实验,探讨了陈述句和疑问句之间的感知模式和句调范畴。
声学分析表明:(1)无论句末字是哪个声调,疑问句的平均音高均高于陈述句。(2)在疑问句中,句末字调均保持单字调的调型。在陈述句中,除句末字调为阳平外,其余句末字调均呈现降调调型。(3)陈述句的句长短于对应的疑问句,句末字时长也短于对应疑问句;除了句末字为阴平以外,其余疑问句的句末字长占比均高于对应的陈述句。
听辨实验结果表明:(1)陈述—疑问语句之间呈现连续感知模式,与句末字调是哪个没有关系。(2)根据基频、时长、振幅三个声学特征可以区分陈述语调和疑问语调。(3)当句末字调为阴平、阳平和去声时,除了基频、时长、振幅以外,发声类型对陈述—疑问语句的感知也有贡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被试对不同句类的感知模式呈现为连续感知模式,但是能够明确区分陈述—疑问语句的语句调位范畴(intoneme)。
未来可将祈使句和感叹句纳入句类感知范畴的研究当中,从认知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不同语句之间的感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