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谋攻篇
兵法导读
谋攻,用谋略攻敌,意思是如何运用谋略战胜敌人,赢得胜利。
本篇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谋”字,主要论述了如何运用谋略以夺取军事胜利的“全胜”思想。
“全胜”战略思想:“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用兵的最理想境界;而百战百胜并非用兵的最高境界,高明的指挥者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同时孙子认识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境界并不容易达到,所以,他也强调通过战场交锋来赢得胜利。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战术运用方针:“十围”“五攻”“倍战”“敌分”“少逃”“不若避”。
将帅指挥与实现“全胜”战略的内在关系:将帅是顺利实现“全胜”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要协调好将帅与国君的关系,首要解决的就是“将从中御”问题。
“知己知彼”的“全胜”战略认识论基础:要实现“全胜”的理想目标,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正确把握敌我双方的情况,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1]为上,破国[2]次之;全军[3]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4],其次伐交[5],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6],具器械[7],三月而后成;距[8],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9]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1]全国:不经过战争就使敌国投降。[2]破国:打败敌国。[3]军:与下文“旅”“卒”“伍”同是古代的军事单位。12500人为一军,500人为一旅,100人为一卒,5人为一伍。[4]上兵伐谋:上兵,用兵作战的上策。伐谋,用智谋使敌人屈服。[5]伐交:以外交途径战胜敌人。[6]修橹:修,制作、建造。橹,大盾牌。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蒙生牛皮,下可藏十数人。[7]具器械:具,修置,准备。此句言置备攻城的各种器用、械具。[8]距:为攻城而堆积的向敌城推进的土丘,是古代攻城必修之工事。通“堙”。[9]蚁附:蚁,名词用如状语,意为“如蚁一样……”
[译文]
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首先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得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控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原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1],故兵不顿[2]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3],五则攻之,倍则分之[4],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5]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6]也。
[注释]
[1]必以全争于天下:全,此言全国、全军。此句谓要用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2]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比喻战斗力未损,士气未挫。[3]十则围之:此句“十”与以下几句“五”“倍”皆言我与敌比较,我所处的力量地位。“十”即十倍于敌。此言绝对优势,但非一定为实数之十倍。[4]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倍,比敌人多一倍。敌,即匹敌。言有多一倍于敌人之力量则可分割敌人而消灭之,双方势力大体均等则可以抗击。[5]逃:与下文“避”异文同义,指主动地采取不与敌争锋的办法,并非消极地逃跑。[6]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之,此为“若”义。此句言只知固执硬拼的小敌,必为大敌所擒。
[译文]
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占领敌城,不用长期作战就摧毁敌国,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
所以,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势均力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原文]
夫将者,国之辅[1]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2]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3]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4],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5];不知三军之事,而同[6]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7],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8]。
故知胜[9]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10]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11]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12];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释]
[1]国之辅:意为国君的辅佐。[2]隙:缺也,疏漏之意。此言将领佐君不周,有疏漏。[3]患于军:患,作动词,为患、贻害。此言危害军队。[4]谓之进:命令他们前进。[5]縻军:縻,原意为牛辔,可引申为羁绊、束缚。指束缚军队,使军队不能根据情况相机而动。[6]同:(外行)干预。[7]权:权变,权谋。[8]乱军引胜:乱军,自乱其军;引胜,失去胜利。[9]知胜:预测胜利。[10]虞:准备[11]将能而君不御:御,驾驭。在此为制约之意。此句言将领有才能,君主不得参与干涉。百战不殆:殆,危。[12]百战不殆,即言每战必胜而无危险。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助手。辅助周密,则国家必然强大;辅助疏漏,则国家必然衰弱。
所以,国君对军队的危害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前进而下令前进,不知道军队不可以后退而下令后退,这叫作束缚军队;不知道军队的战守之事、内部事务而干预三军之政,将士们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军队战略战术的权宜变化,却干预军队的指挥,将士们就会疑虑。军队既无所适从,又疑虑重重,诸侯就会趁机兴兵作难。这就是自乱其军,坐失胜机。
所以,预见胜利有五个方面:能准确判断仗能打或不能打的,胜;知道根据敌我双方兵力的多少采取对策者,胜;全国上下、全军上下,意愿一致、同心协力的,胜;以有充分准备来对付毫无准备的,胜;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君主又不加干预的,胜。以上就是预见胜利的方法。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每一次战斗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对方但了解自己,胜负的几率各半;既不了解对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败。
兵战经典
墨子止楚伐宋
孙子认为,战争是讲究智慧的艺术,主张以谋略胜敌。战争的最理想境界是以“全胜”为宗旨的伐谋思想,所以孙子强调“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为这样可以“兵不顿而利可全”,即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伐谋”的内容与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基本点都是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上,搞好“出点子”“用计策”的工作,而不是去死打硬拼。“上兵伐谋”的策略受到古今中外军事家的青睐,止楚伐宋的墨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公输般(即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楚国当时是南方的大国、强国,而宋国是中原地区的小国、弱国。宋国危在旦夕。
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300名精壮弟子前往宋国支援,帮助宋国守城;一面亲自前往楚国,劝说楚王放弃不义之战。墨子日夜兼程赶到楚国的国都郢(今湖北的宣城)。
墨子先找到公输般。公输般说:“您见我有何吩咐?”墨子说:“北方有个人侮辱了我,想请您杀了他。”公输般一听,顿时不悦。墨子说:“我愿出高价。”公输般听了更为恼火,愤然说:“我奉行义,绝不杀人!”
墨子见公输般上了自己的圈套,站起来再拜公输般说:“咱们就讨论一下你刚才说的‘义’吧。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不足的是人口。现在要牺牲不足的人口去掠夺有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智;宋国无罪而去攻打它,这不能说是仁;知义知仁,而不去谏争,这不能算作忠;谏争而无结果,这不能算作强;讲义不杀一人却去杀众多的百姓,这绝不能说算是知仁义。”
公输般服输,认为墨子说得有理。墨子问:“既然你认为我说得有理,那么为什么不取消攻打宋国的主张呢?”公输般说:“不能。我已经对楚王许愿了。”墨子说:“为什么不带我去见楚王呢?”于是公输般带墨子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楚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舍弃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短衣;舍弃自己的美味佳肴,却想去偷邻居的糟糠。这是个什么人呢?”
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癖吧!”
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这正如彩车与破车之别;楚国有云梦大泽,各种珍贵稀有的动物充满其中,有长江、汉水,各种鱼类应有尽有,可谓富甲天下,宋国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正如佳肴和糟糠之别;楚国有松、梓、楠、樟等名贵木材,而宋国连棵像样的大树都没有,这正如锦绣与破衣之别。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
楚王理屈词穷,但仍狡辩说:“你说得有理。但公输般已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是非攻打宋不可了!”
墨子又对楚王说:“公输般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
于是,墨子就和公输般演练攻守战阵。墨子解下腰带,围成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代表守城用的器械。公输般九次设计攻城用的云梯等器械,墨子九次抵住了他的进攻。公输般攻城的计策用完了,而墨子守城的计策还绰绰有余。
公输般只好认输,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
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
墨子义正词严地说:“他的意思,不过是想杀了我。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但是,我早已安排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带领300壮士,手持器械在宋国都城上等待着你们的入侵呢!即使杀了我,你们也无法取胜!”楚王无奈,只好取消了攻打宋国的计划。
这就是墨翟陈辞、止楚伐宋的典故。
秦王信将取宜阳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孙子非常重视将帅的素质和能力,在《计篇》,孙子把“将”作为“五事”之一来考察,并提出了“智、信、仁、勇、严”的选将标准;在《作战篇》,孙子将懂得用兵之法的优秀将领,看成是普通百姓命运的掌握者,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在本篇中,孙子将将帅看作是实现“全胜”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指出将帅对于国家的作用,就好比辅木对于车毂一样(“将者,国之辅也”),强调将帅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既然将帅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协调处理好将帅与国君的关系也不容忽视。孙子认为,要处理好君、将关系,首先要解决的是“将从中御”的问题。必须保证将帅不受君主过多地牵制,否则很可能会导致败军祸国的严重后果。
秦武王即位时,秦国国力正盛。武王欲东进中原,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以宜阳为跳板,控制东、西二周和周天子,以据有九鼎为象征,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
他对右丞相樗里疾、左丞相甘茂说:“寡人生在西戎,没有到过周都洛阳,不知中原怎样繁华。寡人渴望有一天,驾车进入周王畿游历,一睹天子的重器九鼎。若能如愿,死也心甘。不知二位,谁能为寡人伐宜阳,进中原?”
樗里疾回答:“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秦武王听了,很不高兴。这时,甘茂说:“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可能越魏救韩,韩被孤立,宜阳城就可能被秦军攻破。”
秦武王大喜,即派甘茂出使魏国。甘茂以共享伐韩之利相引诱,与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的联盟。但是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阳期间,听信樗里疾之言而变卦,特派副使向寿报告武王:“魏王已经同意与秦国共伐韩国。虽然得到魏国支持,还是不伐宜阳为好。”
武王听了,很不理解,亲自赶到息壤召见甘茂,问甘茂为何改变伐韩计划。甘茂说:“不知大王听过‘曾参杀人’的故事没有?”
秦武王说:“故事怎讲?”
甘茂说:“曾参有事外出未归,碰巧一个与他同名的人杀了人被抓走了,曾参的邻居于是报信给曾参的母亲:‘你的儿子杀人被捕了。’曾参的母亲非常了解自己的儿子,坚信曾参不会杀人,所以依旧织自己的布。不一会儿,另外一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开始有些怀疑了,但仍然不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不久,第三个人对曾参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人了。’曾参的母亲彻底动摇了,吓得丢下手中的活儿越墙逃走了。”
秦武王见甘茂话中有话,便问:“爱卿的意思是?”
甘茂说:“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秦军冒千里之险攻宜阳,绝非短时间能够奏效。如果攻宜阳时间延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我,大王听信小人之言,臣攻宜阳不仅失败,还要身败名裂。”
武王坚定地说:“寡人不听小人之言,愿与你定息壤之盟,为你解后顾之忧。”
于是君臣当面签订盟约。接着以甘茂为大将,领兵5万伐宜阳。甘茂攻宜阳,长达5个月,没有见效。
这时,右丞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5个月,精疲力竭,锐气大伤,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
武王听了,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甘茂写信一封,让来人带给武王。武王拆信一看,只有“息壤”二字,恍然大悟。于是又派出5万援兵援助甘茂。
甘茂得到生力军,兵力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7万人。韩国元气大伤,急忙向秦国求和。
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很多人乱说话,就可以混淆视听。此战获胜的关键是,甘茂坚定地履行原计划,而秦武王也践行了“息壤之盟”,坚定地支持甘茂继续围困宜阳。
诸葛亮妙算胜周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贯穿《孙子兵法》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孙子兵法》的精髓所在。其核心即掌握主动权,通过深谙己方与对方的各种利弊条件,从而利用有利于己方的一面应对敌人的不利一面,以己方之强手攻对方之软肋,扬长避短,最终取得胜利。
把“知己知彼”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手段,这就是《计篇》中著名的“五事七计”,而在本篇中则是“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是用兵的前提;“识众寡之用”是用兵的枢机;“上下同欲”是政治保障;“以虞待不虞”是有备无患;“将能而君不御”是将权贵一。五者互为条件,互为作用,构成了预知胜负、实现“全胜”的完整整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规律,为历代战争实践所证明,诸葛亮妙算胜周瑜即是如此。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借东风”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孙刘联军与曹魏大军隔江对峙,正当剑拔弩张之际,东吴都督周瑜却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卧病于床。诸葛亮听说后,对鲁肃说公瑾之病他能医好,鲁肃于是带着诸葛亮去见周瑜。
一见周瑜,诸葛亮就说:“你的病必须先要理气,气如果顺了,那么在呼吸之间病就自然会痊愈。”周瑜知道孔明话中之意,就挑明问:“想要顺气,应该服什么药?”孔明索来纸笔,屏退左右,密书16个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完递给周瑜。周瑜大吃一惊,说:“孔明真是神人,早已知道我的心事!”只好告诉诸葛亮实情,请他想个办法。孔明说:“我虽不才,但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如要东南风,可以在南屏山建一个七星坛,我在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怎样?”
周瑜大喜,即传令500精壮兵士筑坛,并拨120人执旗守坛。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周瑜虽半信半疑,但仍调兵遣将,准备火攻船只,离寨85里停泊。只等东南风一起,即扬帆而行。
但眼看天色已晚,却仍无一丝风,周瑜等待不及。谁知,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周瑜出帐观看,旗带飘向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周瑜惊讶道:“这个人有夺天地造化的法术,鬼神都不可测!如果留着此人,那就是东吴的祸根。只有及早杀了他,以免日后之祸。”急忙密令帐前护军校尉丁奉、徐盛二将,各带100人,从旱、江两路到南屏山七星坛,不问长短,拿住诸葛亮就斩首,拿首级来请功。
而孔明,在东南风起后即披发下坛,上了早已准备好的小船走了。两将扑空后又分两路追袭,遥望前船不远,便大喊:“军师别走,都督有事请你!”孔明在船尾大笑道:“我早已料定都督不能容我,必来加害,预先叫赵子龙来接应,将军不必追赶了!”徐盛不听,驱船向前,赵云张弓搭箭,立于船上大叫:“我是常山赵子龙,本待一箭射死你,又恐伤了两家和气。”一箭射去,射断徐盛船上篷索。孔明满帆乘风而去,追之不及。
活学活用
商战谋略:保险巨子斯通的成功推销
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明察对手,“知己知彼”,才能技高一筹,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克里曼特·斯通就是做到了“知彼知己”才成为保险巨子的。
克里曼特·斯通不仅是保险巨子,也是创富学的第三代祖师,更是一代保险推销奇才。他1902年出生于芝加哥贫困区南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由母亲抚养长大。为了谋生,他从小就卖过报纸,16岁时在母亲的影响下接触到保险业,从此开始了他保险巨子的传奇生涯。
一次,克里曼特·斯通所在的公司派了一批推销员去艾奥瓦州西奥克斯城进行推销活动。一天晚上,他偶然听到一位推销员的抱怨:“在西奥克斯出售商品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儿的人都是荷兰人。他们讲宗派,不会买生人的东西。另外,这片土地已经连续5年歉收了。我在那儿已经工作了两天,却没有卖出任何一样东西。”
斯通对这件事思虑良久,决定第二天与这位推销员一起前往西奥克斯城看看。当他们到达那儿以后,首先进了一家银行。那里只有一位副总经理,一位出纳员和一位收款员。斯通向他们推销保险。只用了不到20分钟的时间,斯通便说服副经理和出纳员各买了一份他们公司所乐于销售的最大的保单——全单元保单。
他们一个商店接着一个商店,一个办公室接着一个办公室地访问每个机构中的每一个人,有条不紊地兜售着他们的保险单。令那位销售员吃惊的是,那天他们所访问的每一个人都购买了全单元保险,没有一个例外。
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自己和别人的销售都失败了,而斯通的销售却成功了呢?那位销售员疑惑地问斯通。
斯通说,这主要是他对情况做了正确的分析,在了解销售对象的心理及处境的基础上,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因而获得了成功。荷兰人讲宗派,正是销售成功的一个有利因素。因为如果你一旦将东西卖给一族中的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你就能卖东西给全族的人。因此,在这里销售,首先必须做的就是把第一笔生意做给一位适当的人,即使花费很长的时间或耗费很大的精力。
另外,这片土地连续歉收已经5年,早已人心惶惶,正是推销保险单的大好时机。斯通知道,荷兰人不仅注意节约,而且还需要保护他们的家庭和财产,但是,他们很可能从来没有购买过意外事故保险单,因为别的推销员也许和那位推销员一样,知难而退,不去了解客户的心理。如果自己的保险单只收取很低的费用,却能提供可靠的保护的话,那么一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做到如此的“知己知彼”,斯通在西奥克斯城还能不取得成功吗?
谈判谋略:烛之武夜退秦师
在谈判活动中,“伐谋、伐交”既可关系到将士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也可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竞争的胜负。因此,谈判务必要慎谋、精谋、深谋、远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兵不血刃,不战而胜。
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也一举赢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晋文公因郑国在城濮之战中曾依附楚国,加之他在流亡期间经过郑国时未受到郑国国君的礼遇,于是就联合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只是一个小国,此时形势十分危急。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正在大家都感到束手无策之时,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现在形势危险,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文公立即召见烛之武,让他去见秦穆公,使秦军撤兵。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见郑文公态度诚恳,而且这又关系到国家存亡,于是答应了郑文公的请求。
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水之南。入夜,郑国守城官兵用绳子系在烛之武腰上,将他送到城下。烛之武出城后,直奔秦军营前,要求面见秦穆公。
秦穆公手下的人将他带到穆公跟前。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便开门见山地对秦穆公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部下了。”接着,烛之武从晋、秦、郑三国的地理位置入手,分析灭郑对秦、晋的利弊。他说:“郑国、秦国中间隔着晋国,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现在晋国天天扩军备战,其野心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他们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也会扩张它西边的疆界。那样的话,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扩张呢?灭掉郑国,只会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烛之武的一番话,讲得有理有据,利害分明,使秦穆公意识到灭掉郑国确实是于己无利。于是,秦穆公答应立即撤兵,并且与郑国订立盟约,还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军戍守郑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军也偃息旗鼓、撤军回国了。
烛之武成功说服秦穆公退兵的关键在于抓住了灭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这样,他才得以成功地实施“伐谋、伐交”的策略,从而使秦、晋不战而退,成功地解除了灭国之危。
处世谋略:高明者,以智取胜
高明者,以智取胜,尤其是当他们遇到比自己力量强大的对手时,不是硬拼、硬撞,而是采用“斗智不斗力”的策略。硬拼、硬撞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把事情越搞越糟。康熙、曹髦两位皇帝在面对权臣时截然不同的命运便是最好的注解。
鳌拜是满洲镶黄旗人,早年曾随皇太极征讨各地,战功赫赫。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后,多尔衮考核群臣功绩,鳌拜“以忠勤戮力,晋一等子爵”。
康熙继位的时候,年仅8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辅政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四个辅政大臣中,鳌拜就是其中之一。鳌拜仗着自己掌握兵权,欺康熙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康熙满14岁的时候,亲自执政,但是,鳌拜仍然独揽大权。为了不让康熙控制实权,他就谨防有实力的大臣接近皇帝。
当时,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不满鳌拜专权。鳌拜便罗织24大罪状,奏请康熙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不肯。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争了起来,后来竟捋起袖子,握起拳头,大吵大嚷。康熙迫于压力只好把苏克萨哈杀了。
从那以后,康熙就决心除掉鳌拜。但鳌拜势力太大,宫中又有他的耳目,不能硬取,只能智攻。于是,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见康熙和一些孩子在玩摔跤的游戏,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并不觉得对自己有何威胁,反而认为康熙胸无大志,只知玩耍,便放松了警惕。
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命令,召他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地进宫了。他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将他围住,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很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最后只得束手就擒。
康熙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一片震惊。原来一些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再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了。
康熙用计谋成功地除掉了鳌拜,而曹髦用力硬争却命丧司马昭之手。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254年,魏帝曹芳被司马师所废,曹髦被立为魏国皇帝。曹魏政权被司马氏所掌控。在司马师死后,司马昭自封天下兵马大都督,篡权的野心日益显露,以致天下无人不知。
这让曹髦十分生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就出自于曹髦之口。于是他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三人合谋,欲出宫讨伐司马昭。王经极力劝阻他,要他以鲁昭公讨伐季孙氏不成反被流亡的史事为鉴,但是年轻气盛的曹髦不听。
曹髦召集兵士三百人,要去诛杀司马昭,而王沈、王业二人却将此事密报给司马昭,让司马昭有所准备。结果可想而知,不用司马昭动手,曹髦就被司马昭的手下杀死了。
同为皇帝,同样面对的是权臣,康熙计除鳌拜,曹髦却命丧司马昭。探其原因,就在于一个是智取,一个是力攻。由此可见,高明者,以智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