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主题01:动物的生长变化
《蚕》《毛毛虫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古诗文
蚕(cán)
春(chūn) 夏(xià) 之(zhī) 交(jiāo) , 蚕(cán) 子(zǐ) 始(shǐ) 孵(fū) 化(huà) , 蠕(rú) 蠕(rú) 如(rú) 黑(hēi) 蚁(yǐ) 。 稍(shāo) 长(zhǎnɡ) 而(ér) 蜕(tuì) , 凡(fán) 四(sì) 次(cì) , 经(jīnɡ) 三(sān) 四(sì) 十(shí) 日(rì) , 吐(tǔ) 丝(sī) 作(zuò) 茧(jiǎn) , 不(bù) 食(shí) 不(bú) 动(dònɡ) 。 又(yòu) 旬(xún) 日(rì) , 成(chénɡ) 蛾(é) , 乃(nǎi) 破(pò) 茧(jiǎn) 而(ér) 出(chū) 。 蛾(é) 复(fù) 生(shēnɡ) 子(zǐ) , 至(zhì) 明(mínɡ) 年(nián) 又(yòu) 孵(fū) 化(huà) 而(ér) 为(wéi) 蚕(cán) 。
—— 民(mín) 国(ɡuó) 老(lǎo) 课(kè) 本(běn)
解读
◆大意
春夏交替的时节,蚕卵开始孵化,孵出的幼蚕像黑色的蚂蚁一样蠕动。蚕宝宝稍微长大一些就开始蜕皮了,一共要蜕四次皮,三四十天之后,蚕就会吐丝结茧。丝吐完以后,蚕就变成了蛹,藏在茧里面,不吃也不动。又过了十天,蛹变成了飞蛾,破茧出来。飞蛾又接着产卵,到了第二年,卵又孵化成蚕。

◆解说
这段小古文描述的是蚕的生长过程。蚕的一生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就叫作“完全变态发育”。大自然多么神奇!很多小朋友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还会试着自己养蚕呢。你想象一下,每天用心观察蚕的生长,并且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下来,制作成一本独家的“养蚕手册”,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现代文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的(de) 故(ɡù) 事(shi)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蜷(quán) 缩(suō) 在(zài) 一(yí) 片(piàn) 绿(lǜ) 叶(yè) 上(shɑnɡ) , 用(yònɡ) 好(hào) 奇(qí) 的(de) 目(mù) 光(ɡuānɡ) 观(ɡuān) 察(chá) 着(zhe) 周(zhōu) 围(wéi) 的(de) 一(yí) 切(qiè) : 小(xiǎo) 昆(kūn) 虫(chónɡ) 们(men) 又(yòu) 是(shì) 唱(chànɡ) 又(yòu) 是(shì) 跳(tiào) , 飞(fēi) 的(de) 飞(fēi) , 跑(pǎo) 的(de) 跑(pǎo) …… 多(duō) 么(me) 生(shēnɡ) 机(jī) 勃(bó) 勃(bó) 啊(ɑ)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对(duì) 这(zhè) 一(yí) 切(qiè) 羡(xiàn) 慕(mù) 极(jí) 了(le) , 他(tā) 看(kàn) 了(le) 看(kàn) 自(zì) 己(jǐ) , 既(jì) 发(fā) 不(bu) 出(chū) 任(rèn) 何(hé) 声(shēnɡ) 音(yīn) , 也(yě) 不(bú) 会(huì) 跑(pǎo) , 更(ɡènɡ) 不(bú) 会(huì) 飞(fēi) 。

这(zhè) 时(shí) , 一(yì) 只(zhī) 顽(wán) 皮(pí) 的(de) 小(xiǎo) 瓢(piáo) 虫(chónɡ) 发(fā) 现(xiàn) 了(le) 他(tā) , 立(lì) 刻(kè) 大(dà) 惊(jīnɡ) 小(xiǎo) 怪(ɡuài) 地(de) 叫(jiào) 起(qǐ) 来(lái) :“ 快(kuài) 来(lái) 看(kàn) 哪(nɑ) ! 这(zhèr) 儿 有(yǒu) 个(ɡè) 丑(chǒu) 八(bā) 怪(ɡuài) !” 于(yú) 是(shì) , 大(dà) 伙(huǒr) 儿 纷(fēn) 纷(fēn) 过(ɡuò) 来(lái) 看(kàn) 小(xiǎo) 瓢(piáo) 虫(chónɡ) 的(de) 新(xīn) 发(fā) 现(xiàn)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听(tīnɡ) 到(dào) 了(le) 各(ɡè) 种(zhǒnɡ) 各(ɡè) 样(yànɡ) 的(de) 议(yì) 论(lùn) , 原(yuán) 来(lái) 自(zì) 己(jǐ) 又(yòu) 丑(chǒu) 又(yòu) 笨(bèn) , 还(hái) 特(tè) 别(bié) 不(bù) 合(hé) 群(qún) , 他(tā) 伤(shānɡ) 心(xīn) 极(jí) 了(le) 。 幸(xìnɡ) 好(hǎo) 瓢(piáo) 虫(chónɡ) 妈(mā) 妈(mɑ) 赶(ɡǎn) 来(lái) 为(wèi)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解(jiě) 了(le) 围(wéi) , 她(tā) 严(yán) 厉(lì) 地(de) 批(pī) 评(pínɡ) 了(le) 小(xiǎo) 瓢(piáo) 虫(chónɡ) :“ 孩(hái) 子(zi) , 你(nǐ) 不(bù) 该(ɡāi) 带(dài) 头(tóu) 嘲(cháo) 笑(xiào) 别(bié) 人(rén)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虽(suī) 然(rán) 不(bú) 像(xiànɡ) 我(wǒ) 们(men) 一(yí) 样(yànɡ) 会(huì) 飞(fēi) 会(huì) 跑(pǎo) , 可(kě) 是(shì) 他(tā) 也(yě) 能(nénɡ) 做(zuò) 一(yì) 些(xiē) 事(shì) 情(qinɡ)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想(xiǎnɡ) :“ 瓢(piáo) 虫(chónɡ) 妈(mā) 妈(mɑ) 说(shuō) 得(de) 真(zhēn) 好(hǎo) 哇(wɑ) ! ” 他(tā) 打(dǎ) 定(dìnɡ) 主(zhǔ) 意(yi) , 自(zì) 己(jǐ) 不(bù) 能(nénɡ) 悲(bēi) 观(ɡuān) 失(shī) 望(wànɡ) , 也(yě) 不(bù) 能(nénɡ) 妒(dù) 忌(jì) 其(qí) 他(tā) 虫(chónɡ) 子(zi) 。 他(tā) 要(yào) 吐(tǔ) 丝(sī) , 为(wèi) 自(zì) 己(jǐ) 编(biān) 织(zhī) 一(yì) 间(jiān) 牢(láo) 固(ɡù) 的(de) 茧(jiǎn) 房(fánɡ) 。 于(yú) 是(shì) , 他(tā) 开(kāi) 始(shǐ) 埋(mái) 头(tóu) 苦(kǔ) 干(ɡàn) 起(qǐ) 来(lái) 。 用(yònɡ) 了(le) 几(jǐ) 天(tiān) 几(jǐ) 夜(yè) 的(de) 时(shí) 间(jiān)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终(zhōnɡ) 于(yú) 把(bǎ) 自(zì) 己(jǐ) 从(cónɡ) 头(tóu) 到(dào) 脚(jiǎo) 裹(ɡuǒ) 进(jìn) 了(le) 温(wēn) 暖(nuǎn) 的(de) 茧(jiǎn) 子(zi) 里(li)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稍(shāo) 微(wēi) 松(sōnɡ) 了(le) 一(yì) 口(kǒu) 气(qì) 。“ 以(yǐ) 后(hòu) 又(yòu) 会(huì) 怎(zěn) 么(me) 样(yànɡ) ?” 与(yǔ) 世(shì) 隔(ɡé) 绝(jué) 的(de)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想(xiǎnɡ) 到(dào) 未(wèi) 来(lái) , 有(yǒu) 点(diǎn) 迷(mí) 茫(mánɡ) 。
“ 一(yí) 切(qiè) 都(dōu) 会(huì) 变(biàn) 的(de) , 一(yí) 切(qiè) 都(dōu) 会(huì) 好(hǎo) 起(qǐ) 来(lái) , 我(wǒ) 必(bì) 须(xū) 有(yǒu) 耐(nài) 心(xīn)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这(zhè) 样(yànɡ) 安(ān) 慰(wèi) 着(zhe) 自(zì) 己(jǐ) , 慢(màn) 慢(màn) 睡(shuì) 着(zháo) 了(le) 。
日(rì) 子(zi) 一(yì) 天(tiān) 天(tiān) 过(ɡuò) 去(qù)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从(cónɡ) 梦(mènɡ) 中(zhōnɡ) 醒(xǐnɡ) 来(lái) 了(le) , 他(tā) 咬(yǎo) 破(pò) 茧(jiǎn) 子(zi) 爬(pá) 了(le) 出(chū) 来(lái) , 惊(jīnɡ) 奇(qí) 地(de) 发(fā) 现(xiàn) 自(zì) 己(jǐ) 已(yǐ) 经(jīnɡ) 不(bú) 再(zài) 是(shì) 以(yǐ) 前(qián) 那(nà) 条(tiáo) 笨(bèn) 头(tóu) 笨(bèn) 脑(nǎo) 的(de)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了(le) ! 他(tā) 生(shēnɡ) 出(chū) 了(le) 两(liǎnɡ) 对(duì) 轻(qīnɡ) 盈(yínɡ) 的(de) 翅(chì) 膀(bǎnɡ) , 上(shànɡ) 面(miàn) 还(hái) 有(yǒu) 五(wǔ) 彩(cǎi) 缤(bīn) 纷(fēn) 的(de) 花(huā) 纹(wén) 。 毛(máo) 毛(mɑo) 虫(chónɡ) 高(ɡāo) 兴(xìnɡ) 得(de) 几(jī) 乎(hū) 不(bù) 敢(ɡǎn) 相(xiānɡ) 信(xìn) 自(zì) 己(jǐ) 的(de) 眼(yǎn) 睛(jinɡ) 。 他(tā) 试(shì) 着(zhe) 舞(wǔ) 动(dònɡ) 了(le) 一(yí) 下(xià) 翅(chì) 膀(bǎnɡ) 。 啊(ā) , 真(zhēn) 是(shì) 太(tài) 妙(miào) 了(le) ! 他(tā) 轻(qīnɡ) 轻(qīnɡ) 地(de) 从(cónɡ) 叶(yè) 子(zi) 上(shɑnɡ) 飞(fēi) 了(le) 起(qǐ) 来(lái) , 飞(fēi) 向(xiànɡ) 那(nà) 湛(zhàn) 蓝(lán) 湛(zhàn) 蓝(lán) 的(de) 天(tiān) 空(kōnɡ) 。
解读
在故事的开始,毛毛虫既发不出任何声音,也不会飞、不会跑,“很不合群”。在被小昆虫们嘲笑后,毛毛虫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他又是怎么做的?故事的最后,笨头笨脑的毛毛虫变成了色彩艳丽的花蝴蝶,自由自在地体验着飞翔的美妙……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连读
人类的一生会经历不同的时期,从婴幼儿期、少年期到青年期、中年期,最后走向老年期。动物也一样,它们也会经历不同的生长时期。《蚕》《毛毛虫的故事》和《小蝌蚪找妈妈》都记录了动物的生长变化,也蕴藏着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
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生动的科学童话,小蝌蚪找寻妈妈的经过,展现了小蝌蚪发育成长为青蛙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小蝌蚪身体的变化: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不见了。作者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句,比如,“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不知什么时候”,把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讲述得十分“有序”。
小古文《蚕》中也用到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你能找到吗?没错,就是“春夏之交”“经三四十日”“又旬日”“至明年”,这些不同的时期,对应着蚕的不同特点。
《毛毛虫的故事》描述了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毛毛虫和蚕相似,也属于“完全变态类”的昆虫,你能在文中找到毛毛虫不同阶段的身体特征吗?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毛毛虫成长过程中的心情、想法。这个小故事不仅讲了科学知识,语言也十分形象,读起来很有趣。
动物的世界真的很奇妙,小朋友们要用心观察、积极探索,努力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哦!
点读
◆科学童话
与一般童话相比,科学童话具有一定的知识性,所表现的主题也与自然科学有关。《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一篇典型的科学童话,作者把科学内涵和童话构思结合得十分巧妙。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多读一读这类故事,相信你会非常喜欢的!
◆春蚕到死丝方尽
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诗句,意思是说:春蚕结茧到死的时候才把丝吐完。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到死”两个字不是很准确,因为这个时候蚕并没有死,只是进行了变态发育,化作了一个不吃不动的蛹。
◆金蝉脱壳
比喻悄悄地用计策脱身,使人不能及时发觉。这个成语也跟动物的生长变化有关,说的是蝉——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一层壳,这是它的生物特性。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蝉脱掉的“旧衣服”?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换装”的吗?
读后练
除了本节提到的几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会经历类似的生长变化吗?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记得按顺序讲清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