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心中的投资大师
2015年8月22日
题记
如果一定要说成功有什么捷径的话,我想就是站在前人的肩上。牛顿怎么说来着——“我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向大师学习,创造性复制,就是投资成功的天路。
2013年11月30日
投资大师们的思想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投资。在这里,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恩的心,将他们创造的传奇一一呈现。
本杰明·格雷厄姆
“价值投资之父”,享年82岁(1894年-1976年)。
格雷厄姆以《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奠定了他作为“华尔街教父”的不朽地位。
在20年(1936年-1956年)的经营期间,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年收益率比股市的业绩表现高出2.5个百分点,“在华尔街的历史上,只有少数人能打破这个记录”。[1]
格雷厄姆提出的“安全边际”法则,是投资成功的基石。任何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其购买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购入价越是低于实际价值,就越值得投资,无论从安全还是回报角度来看都是如此。
斯尔必·库洛姆·戴维斯
“戴维斯王朝”的开创者,享年85岁(1909年-1994年)。
库洛姆·戴维斯开创了美国最为成功的投资家族——戴维斯共同基金王朝。他于1947年用5万美元播下的种子,到1994年去世时,资产增值到近9亿美元,47年的年均投资回报率达到23%,也成为在近50年的投资周期里,唯一可与巴菲特的投资成绩比肩的投资者。
戴维斯家族三代人凭借价值成长投资战略和那份对投资的执着,不仅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同时也向我们诠释了“投资不是5年、10年,而是永久”。
菲利普·A.费舍
“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享年97岁(1907年-2004年)。
1931年,创立费舍投资公司,1999年,92岁的他宣告退休,而在此之前他一直亲自管理公司的各项事务。费舍在他7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通过长期持有高质量的成长型企业,取得辉煌成绩。
费舍的《怎样选择成长股》一书是成长股价值投资的经典之作。
约翰·邓普顿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全球投资之父”,享年96岁(1912年-2008年)。
邓普顿增长基金在他执掌的38年(1954年-1992年)中,12个月的平均收益是每年16%,这一数字较同期全球股市的年收益率高3.7个百分点,且从未有一次在60个月期收益为负。约翰·邓普顿确实是少数几个可以问心无愧地宣称自己始终握着股票投资圣杯(以低于平均的风险获得了高于平均的收益)之人。
作为最成功的逆向投资者,邓普顿几十年的投资经历可以这样总结:“在大萧条时期买入,在网络泡沫时期卖出,中间还有若干次正确的市场判定。”
查理·芒格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现年91岁(1924年-)。
查理·芒格从1978年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至今。他和沃伦·巴菲特共同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投资神话。
约翰·伯格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指数基金教父”,现年86岁(1929年-)。
1942年-1997年的55年间,标普500指数几乎年平均超过积极型共同基金的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左右。“股神”巴菲特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可巴菲特却认为“指数基金是普通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沃伦·巴菲特
“股神”,现年85岁(1930年-)。
自1965年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以来,在过去的50年里(1965年-2014年),公司股票的每股账面价值已从19美元增长至146186美元,按复利计算每年增长19.4%,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投资神话。
巴菲特称自己的投资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格雷厄姆思想的精华是“安全边际”,费舍思想的核心是选择数量不多的成长公司并长期持有。
约翰·聂夫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伟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经理人”,现年84岁(1931年-)。
约翰·聂夫执掌温莎基金31年(1964年-1995年),22次跑赢市场,平均年复利回报率达13.7%,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3个百分点以上。
威廉·欧奈尔
“5位史上最伟大的证券交易者”之一,现年82岁(1933年-)。
欧奈尔的CAN SLIM系统融合了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被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认为可以与林奇、巴菲特的选股系统相媲美。如果真正掌握了CAN SLIM系统的精髓,就足以“笑傲股市”。
彼得·林奇
“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投资界的超级巨星”,现年71岁(1944年-)。
在管理麦哲伦基金的13年间(1977年-1990年),彼得·林奇创造了一个投资神话,麦哲伦基金13年的年平均复利回报率达29%。
安东尼·波顿
“欧洲股神”,现年65岁(1950年-)。
安东尼·波顿管理的富达特殊情况基金,1980年-2005年的26年内,获得了每年20.4%的年复合收益率,超过基准金融时报全股指数6.6个百分点,26年间19次跑赢市场,绩效排名欧洲第一。
我们能从这些大师的身上看出些什么来呢?
傲立于市的长期投资业绩。这个不用多说,大师的美名自然来自其出色的长期投资业绩。
已故大师都是长寿之人。想想也是哈,心态平稳,夜夜安枕,自然会长寿。反过来,活得越长,投资时间就越久,也就越有条件创造更多的财富。这可能才是价值投资的真正优势所在。
大师基本上来自美国。20世纪美国昌盛的国运是成就大师的外部环境。21世纪属于中国,未来中国是不是也能出现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呢?
[1]摘自《滚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