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的实现会催生出新的可能性
在视觉通信的时代竟然已经开始出现网络犯罪了,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只要新技术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可能性,那么被不法分子用来犯罪是早晚的事。
布朗兄弟的犯罪行为又导致了其他的可能性成为现实,那就是出现了含有网络犯罪元素的小说。这部小说的名字叫作《基督山伯爵》,是由著名作家大仲马于1844年到1846年创作的。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唐泰斯蒙受不白之冤被捕入狱,但机缘巧合使他获得巨额财富,化名基督山伯爵向他的仇人们复仇的故事。在这部小说的《急报》和《驱鼠妙法》章节中,就出现了视觉通信机以及在通信基地中工作的通信员。而故事发生的舞台正是在巴黎到波尔多沿线上一个叫作蒙莱里的真实存在的通信基地。
基督山伯爵找到在蒙莱里通信基地工作的通信员,用2.5万法郎的巨额报酬(相当于现在的160万元人民币)买通他们,并让他们往巴黎发送虚假的信息。虚假信息的内容是西班牙国内暴乱频发。第一时间获取这一消息的基督山伯爵的仇人之一唐格拉斯立刻卖出了手中持有的西班牙国债。他以为自己成功避免了50万法郎的损失,谁知第二天的报纸上说,昨天的信息是误发的,其实西班牙国内局势平稳,结果西班牙国债一下子涨了两倍。也就是说,基督山伯爵通过发送假消息成功陷害了唐格拉斯。
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基督山伯爵》,我提到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让读者注意大仲马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大仲马在1845年左右发表了这本书,当时布朗兄弟的案件已经发生,而且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舞台就在布朗兄弟实施网络犯罪的从巴黎到波尔多的这条通信线路上。由此可见,大仲马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很有可能借鉴了布朗兄弟的犯罪手法。
视觉通信的诞生导致网络犯罪的出现,而犯罪的手法又被作家参考创作成小说,这种结果谁能想象得到呢?如果说网络犯罪是反面的可能性,那么以网络犯罪的方法创作的小说就是正面的可能性。事实上,这部最初连载于《议论报》上的《基督山伯爵》,确实得到了读者的热捧。
在《基督山伯爵》连载结束的1846年,视觉通信网络的总长也达到最大值。从此之后,视觉通信就走向了低谷,最终在1855年被彻底废除。之后,取代视觉通信成为主要通信手段的是“电力通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报。在第二章,我将为大家介绍这段过渡时期的历史以及电报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但在此之前我还想多说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