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恼了
今天女儿回家,我把下午接到别人给她电话的事告诉了她,她一径追问,是谁?都说了些啥?我说,没说什么呀?她听说你不在家,原打算叫你给她回电话的,说到一半,又说算了,正在这时,电话又响起来,我说,肯定是你的电话,这时,女儿早已冲过去接了,两人说了两三句,声音逐渐大起来,女儿还在问:“你是谁呀?”,只听对方说到:“我,你也听不出来了呀?我要晕了!”女儿这才反应过来,两人又咕噜了一会儿,后面就不知说些啥了。
放下电话,还没等我问呢,女儿就告诉我,那是她要好的同学,就是以前到我家来过的那一个,都十几天没讲话了,今天两人刚刚和好,我笑着问:“谁先主动说话的?”她说:“是传纸条以后就和好的,谁先开口?没注意。”“我又追问:“那谁先递的纸条呀?”原以为她不会说,她可能是心情太好了,说起来就是一串:“她先递的纸条呀。我们以前开玩笑时说过的,要是彼此也像别的同学那样生对方气了,不讲话了,都不想开口的话就传小纸条,到时看谁忾(kai第四声)得过谁。”我说:“那就是她比你厉害。我以前在论坛上看过一个类似的帖子,大致意思是,你走第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看起来够感人的吧?你猜我是怎样回的?”女儿正在那想呢,我忍不住早早说了出来:“其实最难的是第一步,后面的九十九步算啥?今天她先给你写纸条是她先长大。”女儿跟着又来了一句:“其实我们班不少人都在为我两人不说话着急呢。”
我说:“那是因为你们两人掉链子改变了班级的气氛,我们上学时也这样,小孩子,任性惯了,都难免的,我们那时候叫‘老了’,你们呢?叫‘老’了,还是‘恼’了?”
女儿说了一句,我自以为是地接上:“其实应该叫‘恼’了,生气了嘛,不讲话了。”女儿赶紧纠正:“不对,我们也是说‘老’了,你们那时候也是这样?吵吵闹闹再和好。”“还和好呢,我上小学时和一个同学‘老’了,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没讲话。”女儿来了兴趣,“那后来呢?谁先找谁讲话的?”
“是她呀,有一次村里有人过寿放电影,正好在她家附近,我站着时她端着长凳子过来了,叫我坐下,我也就自然地和她说起话来。当初她可厉害了,见我学习比她好,老师让我抱本子,伙了一帮人不理我,成天骂骂咧咧的,害得我在班里抬不起头。我呢?张不开嘴骂人,只会可怜兮兮地回一句‘都骂你自己的’。其实一开始我们处得满好的,那次一闹翻,她翻老底,逼着我赔她小刀,什么原因我可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有一点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时橡皮3分钱,铅笔5分钱,小刀7分钱,那时7分钱对我来说可是天文数字,我自己不声不响地攒上这7分钱那是绝无可能。为朝妈妈要这7分钱,我被妈妈狠狠地吵了一顿,可能最后也动手了吧?反正把这7分钱赔了后我可是把她给恨死了,从此见了她就绕着走,初中三年也是,没有一点想讲话的欲望,但是也绝不是陌路相见的平静的感觉,心里总有个疙瘩。现在想来,可能真的是叫‘老’了,不是一时的‘恼’,而是一世的‘老’,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吧。”
女儿听说我小时候也与别人争吵过,也会和同学‘老’了,也得意洋洋起来,把平时不与我细说心事的想法早忘到爪哇国了,竟然深沉起来:“这下我长大多了。”我似信非信:“怎么见得?”她说得郑重其事:“我知道别人不可能都和自己一样了呀!”
真的长大了吗?她知道别人和自己意见相左很正常以后,就不会和别人‘老’了吗?反正我不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学到大学,我不知和多少人‘老’过又和好,每一次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懂事了,可后来又重蹈覆辙了。其实我们与之‘老’了的都是一段时间内来往密切的,彼此太在意对方的言行了,就容易受伤,像是两只刺猬,离得太远不够暖和,靠得太近又互相伤害,合一阵,分一阵,往往使你产生受伤感觉的都是你的密友,抱的希望越大越容易失望。真正分开以后又会想起当初的好来,有时谁也开不了口服软,心底的结也就越结越大,伤人于无形。
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忍让,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勇气,也许友情的天空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