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来不是被说服的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要试图说服孩子,要与孩子商量

每个人都渴望被尊重,而商量就是一种尊重的沟通姿态。即便是少不更事的孩子,当我们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尊重时,他也会愿意与你共同来完成一个事儿。所以,和孩子商量,一开始就赢得了孩子的主动性,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种良性的互动。

什么是商量呢?商量是彼此都相信事情有第三种选择并愿意尝试找到它。

所以,商量的关键是:

商量不是单方的,是双方的,只有彼此都愿意努力才能达成。商量的结果要能找到第三种选择。

儿子成长中的一个故事能很好地做出说明:

有一天,孩子爸爸在家里办公,写了一下午的文档。儿子放学回来,看到爸爸很高兴,平时他最喜欢和爸爸一起打游戏。小家伙兴冲冲地跑到爸爸旁边:“爸爸,一起玩《国王与城堡》吧?”

正在忙碌的爸爸一口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不玩,爸爸要工作。”儿子又试了几种方法,爸爸不为所动。

这下,小家伙生气了,他绕过爸爸,冲到电脑主机前,“叮”的一声,把爸爸的电脑强行关机了。

爸爸大火,对着儿子就要劈头盖脸扇过去。一看这架势,我赶紧拦下老公。

儿子显然没想到爸爸会发这么大脾气,很害怕,逃回了自己房间,还关上了门。

我和老公商量,这次小家伙错了,要让他道歉。可怎么让他道歉呢?

我知道只要我跟他讲道理,想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就会有一堆的辩解。我还记得上次在学校门口,他追着一个小男生打,我让他停下来,他立刻说:“可是他刚才也打我了呀。”孩子内心有自己的判断,虽然我是大人,但我毕竟不是当事人,很难判断谁对谁错。即使我认为他有错,只要他自己内心不认可,他根本不会去改正。

我们经常说,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用在孩子身上,从外部推动是强迫,发自内心的明白才是成长。而作为家长,需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发自内心的明白。

于是,我和老公约定好,谁也不主动去敲门。

过了一会儿,儿子见没人理他,自己主动出来了。见我不说话,扯扯我的衣服:“陪我玩,好不好?”

我说:“爸爸生气了,怎么办?”

他不好意思的摇头。

“如果你刚画好的画,被别人撕了,你会怎么样?”我问他。

他激动地说:“那我肯定气死了。”

我点点头:“对呀,爸爸辛辛苦苦写了一下午的文档,被你一下毁了,你说他心里难受吗?”

儿子害羞地点点头。

他主动问:“那怎么办?”

我提建议:“要不要去跟爸爸说对不起?”

他很不情愿,一开始说好,快走到爸爸跟前,又折回来,说:“我害羞,怎么办?”

看来我的建议,对他来说,并不是个好办法。于是,我摆摆手,表示没办法了。

在儿子眼里,我向来不是个聪明的妈妈,所以很多事儿都得靠自己想办法。

他撅起小嘴,又突然眼神一亮,兴奋地说:“我有办法。”

他跑回了自己的房间。过了一会儿,小家伙拿了一幅画来找我。画上有肉串,鸡腿,火锅……这些都是他爸爸最爱吃的。他问我有没有漂亮的小盒子?他想把自己的画装到小盒子送给爸爸。

孩子这个道歉的方法,真的让我很惊喜。我又一次发现,自己总觉得有很多点子,总想给孩子提建议。实际上,孩子比我们认为的更有创造力。只要他想做一件事儿,他会做得特别出彩。而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启动他就好。剩下的,看他的,他一定会让你骄傲。

后来,我们找了一个精美的小盒子,小九把自己的画用心卷好,放进盒子里,拿着它跟爸爸说:“这是送你的,对不起……”这样别出心裁的道歉,让他爸爸也很感动。孩子成长中的一次犯错,就这样成为他秀创意的机会。

在这个事件里,一开始我们希望和孩子商量,让孩子道歉。但他把自己关起来了,不参与。这时,我们做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愿意跟我们商量:

首先,我们给孩子一定空间,等他自己主动出来。

其次,用感同身受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让孩子理解别人,关键是他要能感同身受。平时生活中,我会留心把能引起他喜怒哀乐的事情都记录下来,像他喜欢画画,最让他生气的就是自己的作品被弄脏或毁掉。我用他自己有感触的画画来告诉他,他的行为对爸爸带来了多大伤害,他一下子就感受到了。

还有,允许孩子不采纳我们的建议。我让孩子去跟爸爸说对不起,他害羞,没法说出口。这时,给他允许他才会愿意继续商量。

第二步是找到第三种选择。这件事里,孩子自己给出了第三种选择:他给爸爸画了一张“道歉画”。因为是孩子的主意,他会认真地执行,最后道歉得到谅解,他也会得到成就感。

但是,并不是每一次和孩子商量都有效,也会有失败。多数失败的商量是这三个因素导致的:父母的限制性信念、情绪化和过高期待。

一、父母的限制性信念。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Limiting Beliefs)呢?是我们头脑中限制觉知、阻碍我们成长的惯性思维模式。对于父母来说,常见的限制性信念是:没有能力,没有可能性,没有资格。在和孩子商量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限制性信念是没有可能性。就像上面的案例中,我们想让孩子说对不起,但孩子不想说。这时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如果父母给孩子讲道理,可能会说:“你应该跟爸爸道歉。”应该、总是、必须……这样的词后面,跟的就是父母的信念,可是如果这个“应该”并没有获得孩子的认可,这时要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父母跳出“应该”的限制性信念,自己想想有没有新的可能性?同时,问问孩子自己的想法,看看孩子有没有找到新的可能性。

限制性信念,还容易让我们没有跟孩子商量之前就做出预判。比如,回家时你看到孩子正拿着手机,你可能立刻预判孩子一定玩手机了,没写作业。因为之前很多次孩子都是这样,偷偷玩手机,不写作业。这时,你询问孩子:“你写完作业了吗?”你的询问里就会带着责问,让孩子不舒服。实际上,也许孩子99次都是玩手机不写作业,但有1次他写了作业,而你陷入了限制性信念,流露出责问他的口气。他下一次肯定不写了,因为他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他的,他知道这一次写完作业的努力也扭转不了他在你心中的形象了,所以不如破罐破摔干脆放弃。这就是很多孩子一步步放弃自己的过程。

二、父母的情绪化。

想和孩子商量出结果,父母的情绪要能保持稳定。很多时候,商量的过程中父母却先着急了,孩子也被带着大哭大闹,一次好好的沟通,最后以吵架收场。上面案例中,我和儿子商量如何跟爸爸道歉。当我提议去向爸爸说对不起时,儿子一开始没有反对,我领着他,快走到爸爸跟前时,他撤退回来,说他害羞。当时,我来了情绪,很想脱口说:“害羞了不起呀?害羞就不行动了?”但我最终深吸几口气,还是对情绪进行了调整,转而问儿子:“你有其他办法吗?”于是,他想到了用画画的方式道歉。如果当时我没有控制住情绪呢?也许就会对儿子大吼一顿或者说大道理,最终破坏了我们的关系,他也可能放弃道歉。所以,平和地引导孩子,才能让商量有结果。

三、父母的过高期待。

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结果。如果父母期待过高,就容易破坏商量的氛围,连下一次商量的机会都失去了。一位妈妈,带着上高中的有网瘾的孩子来公司找我。妈妈带孩子进来,孩子低着头打游戏,足足有四五分钟,孩子根本不抬头跟我聊。妈妈着急地想去抢孩子手机,我示意她不要。当我们都保持安静看着他,孩子抬头看了看我,我们终于可以简单交流了。第一次的交流我们东聊西扯,后来,他说累了,想回去,我同意了。等孩子出去,妈妈问我:“聊的怎么样?”我笑笑:“没啥结果,但他起码不烦我,明天还愿意来。”商量如果没有达成具体的结果,却让彼此的关系更融洽了,也是好的结果。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和孩子商量,就是在保留孩子的傲骨,让他知道自己是有主动权的。这种主动权让孩子生出力量感,更让他愿意独立思考和选择。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就要从商量开始,让他感受到力量,从而一步步长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