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0年)](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81/43604281/b_43604281.jpg)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超重和肥胖的判定标准
由于遗传因素影响人体组成,不同种族人群BMI对肥胖程度的判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以BMI对肥胖程度进行分类时,应针对不同人群建立相应的判定标准。
WHO制定了BMI界限值,即BMI在25.0~29.9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参见附录Ⅲ附表1)。WHO肥胖专家顾问组认为,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关系存在特殊性。因此,2002年根据肥胖相关疾病患病危险度提出亚洲成人的BMI和腰围界值,即BMI在23.0~24.9kg/m2为肥胖前期,≥25kg/m2为肥胖(参见附录Ⅲ附表2)。WHO肥胖专家顾问组建议各国收集本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以及与相关疾病发生风险的数据,从而确定本国人群的BMI分类标准。
本《指南》 采用2013年10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成人体重判定》(WS/T 428—2013)作为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判定依据,分别以BMI和腰围作为判别指标,对成人的超重和肥胖状况进行判定(详见表1和表2)。
表1 成人超重和肥胖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8185E/22919024801388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1_3003.jpg?sign=1738897838-ysnS8h8RB079qpOMKYZVinlcySfUDp3V-0-c0f4799246ee11306d3a4528d345bbb3)
表2 成人向心性肥胖分类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8185E/22919024801388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2_3043.jpg?sign=1738897838-X7fXsN4dQyrvTyiSQYdfSF3Lomwp8ug7-0-fc3d0f0267ae991ec2c61681664d43d5)
BMI和腰围是从不同角度判定超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BMI以体重为主,腰围则以脂肪分布为重点,两者可以独立作为超重和肥胖的判别标准。同时这两个指标也分别是超重和肥胖相关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两种危险因素的聚集程度可以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