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这样做才有效:精准定位人才、内外渠道招聘、全面筛选考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人才选拔:不求完美,但求实用

1.1 动手能力比学历重要

当下很多企业管理者在选拔人才时,都将学历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例如,在企业内部的员工晋升、干部选拔中,即使是业务骨干,如果没有一纸文凭,依旧会错失各种奖励与提升的机会。

在一些人才现场招聘会上,几乎每家公司都将对学历的要求清楚地摆在首位,这使人们切身地感到,学历在人才市场的争夺战中成了唯一的通行证。学历在手,可以信马由缰,任意驰骋;没有学历,能力再强,也会将你拒之企业的大门外。

王明夫是中国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和投资银行专家,身家几十亿元。有一天,他的一个博士同学找到他,让他帮忙介绍一下工作。这个同学对他说,自己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王明夫听罢,惊讶之余,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顺丰快递。

没想到博士同学听后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到哪里工作?”王明夫郑重其事地说:顺丰!

博士同学感觉受到了奇耻大辱,怒斥道:“我一个堂堂的金融博士生,却让我干快递员,不想帮忙就不想帮忙,没必要这么羞辱我吧。”

这个同学再也没有联系过王明夫。此后王明夫再谈起这件事,分析为什么如今博士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原因就是眼高手低,光有理论知识,却没有动手能力。

2010年7月,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打工皇帝”唐骏深陷“学历造假门”事件,成为媒体的焦点。“学历造假门”事件还罕见地引发了上市公司高管学历纠错的连锁反应,导致更多商界名人的假学历被曝光。

成功人士在奋斗的时候,可能学历都不是很高。成功之后,为了“门面”,就可能存在造假的行为。但是,学历的高低并不妨碍他们的成功。因此,企业管理者对于学历问题要学会辩证看待。

首先,学历只表明一个人所受教育的程度。固然受教育程度越高,理论知识就越系统,眼界就越开阔,整体素质就越高,而高素质又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但并不是说,高学历必然带来成功。否则,每年毕业的数以万计的名牌高学历者就不会为找工作犯愁了。

其次,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并不等同于动手能力。

飞机的发明人莱特兄弟,哥哥威尔伯10岁就因故辍学,弟弟奥维尔也不比哥哥学历高。鼎鼎大名的爱迪生是列车上的一个报童,一生做出了1000多项发明。所以,企业管理者不能单纯地把人才的学历与能力等同起来,要看到文凭与能力、知识、技能的差异,仅凭一张文凭,便把一个人安排到一定的位置上,其效果并不见得好。

唐代诗人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伯乐常有而千里马不常有。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

所谓人才,是指具有能力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发挥,就能在擅长的领域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可能是人才。人才未必声名显赫,未必拥有高学历,未必来自名牌大学,也未必就是“海归”。

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便是正确科学的人才选拔之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国内一些优秀企业家身上学习。

腾讯公司的一位员工,家庭贫困,大学尚没有毕业,凭自身努力才加入腾讯。虽然工作做得不错,但他仍然忐忑不安,到底是留在腾讯继续工作还是回到学校深造,他感到十分为难。

于是这名员工便写了一封邮件,详细说明了自身情况,向马化腾请教该怎么办。马化腾非常认真地回复了这位员工,在邮件中他提出,学历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有能力不怕找不到工作。如果这位员工觉得人生需要有一段完整的经历,而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的话,只要在团队考核评级中达到优,就能在腾讯“挂号”,将来随时可以回到腾讯。

从两人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马化腾的用人标准就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是腾讯的用人理念。在这种理念支持下,腾讯网罗各方英才,打造出了中国一流的团队。

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若想替企业广开才路,招募选拔时挖掘出人才“冰山”下的实际能力,需关注以下四点,见图1-1。

图1-1 综合选拔员工的四个维度

1.看技能

在选拔人才时,管理者可以设立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应注重员工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工作态度。有位人力资源主管在招聘时,提出了“1+”的选拔方法。所谓“1”就是学历,如果有学历,便可以获得“1”分;但技能过硬,便可以加1分;如果态度十分认真,继续加1分。因此,即使员工没有学历,应聘时也可能得到“2”分的成绩。凭借“1+”的招聘方法,企业选拔了一些没有学历,但是能力出众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当初因为学历处处碰壁,是这家公司给了他们机会,所以他们用努力工作来回报。

2.看执行力

管理者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明明自身的决策没有错,但是落实到工作中却漏洞百出。这就涉及一个执行力的问题。管理者需要执行力超强的员工,他们堪称管理者的左膀右臂,能帮助管理者落实每一项决策。

3.看绩效考核

作为管理者,必须在管理范围内推动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因为绩效考核能最直观地看到员工的能力发挥。以此为标准,做到人尽其才,合理安排员工,进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4.看学习能力

每一个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能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假如员工的学习能力强,即使学历低,他也会在后续的职业发展中迎头赶上,实现弯道超车。因此,管理者在实践中要充分发掘员工的学习能力,从而进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

管理者选人用人,当选贤用能,既要看“学历”,更要看“能力”,如此才能选出真正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