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醉美的古诗词里重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王适《江滨梅》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王适此诗,题目谓“江滨梅”,乃所见江畔的一种野生梅花。大意心曲多转,语浅意浓,写得精巧,读来饶有趣味。

首句“忽”字,言见此梅的惊讶,眼前一亮,似有欣喜与激动,直写见梅时的感受。次句点明地点,实说稀罕,仍然内含惊讶与激动之状。开头两句陡见波澜,写梅给人的惊讶,言其不凡。而梅的孤独与卓然的品性,也随之获得凸显。而“寒梅”与“开花”之间自构成一种紧张与冲突,因“寒”而知冬天的时令,而“开花”颇见梅花的凌寒傲开的风姿。

第三、第四句作痴人语。梅素有“独步早春”之誉,第三句惊怪春色来得太早,“不知”实乃“才知”之意。原来,诗人一直误以为还在寒冬之际,故而“忽见”而惊讶,继而见“开花汉水滨”,又复犹疑,是寒梅吗,印象里好像并无所见啊。最后一句是说,这梅花晶莹亮白,“清雅俊逸”“冰肌玉骨”,是一树的风神,莫非就是传说中身佩明珠的弄珠仙子?于是诗人一时恍然若失,不知是现实还是一片幻境,足见眼前的汉水的氤氲气象和梅花开放的绰约风姿。

所谓“弄珠人”,事涉汉皋玩珠二女的传说。李善注《文选·张衡》“游女弄珠于汉皋之曲”,引《韩诗外传》说:“郑交甫将南适楚,遵彼汉皋台下,乃遇二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这个说法过于简略,好像没发生什么。西汉刘向《列仙传·江妃二女》里有详细的记述,说:“江妃二女者,不知何所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仆曰:‘此间之人皆习于辞,不得,恐罹悔焉。’交甫不听,遂下与之言曰:‘二女劳矣。’二女曰:‘客子有劳,妾何劳之有?’交甫曰:‘橘是柚也,我盛之以笥,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傍,采其芝而茹之,以知吾为不逊也。愿请子佩。’二女曰:‘橘是柚也,盛之以莒,令附汉水,将流而下,我遵其傍,采其芝而茹之。’遂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悦,受而怀之,中当心,趋去数十步,视佩,怀空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汉广》诗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故事在这里就显得比较完整。是说在江汉一带游玩的两位神女遇到郑交甫,比较喜欢,却引发了后者的索取之欲。而神女居然答应而解佩交给郑氏,后者似乎很是激动,藏宝于怀中,小跑了数十步,再摸怀中珠子,没了。再回看神女,也不见踪影。其遗憾自然是难免的。

而本诗作的巧妙,只是引述了这个神话传说的一部分,只表达已经开放的两株梅树,如两位神妃仙子那么引人着迷。于是诗人的惊讶、错愕、无比情牵和神往,都在诗作的结尾渐渐地铺开,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树梅花的风神也愈显得突出了。

本诗的精巧之处,除了展示一段心曲,在结构上,也是前后花式照应,即首句粘连第三句,次句勾衔末句,错落照应,使诗句有一种迂徐回环之美。《诗薮》谓“古今梅诗,五言惟何逊,七言惟老杜,绝句惟王适,外此无足论者”,可见这首小诗独到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王适,幽州(今北京市西南)人。生卒年不详,约武后天授初年在世。工诗文,初见陈子昂感遇诗,惊其必为天下文宗。武后临朝,敕吏部糊名考选人判,所求才俊,王适与刘宪、司马锽、梁载言相次入第二等。《旧唐书》卷一九○谓其官至雍州司功参军。有文集20卷。《全唐诗》存诗5首。《江滨梅》诗被评为绝句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