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学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作者小传

杨春学,男,彝族,1962年11月26日生于云南新平,1995—201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工作。

1979年考入云南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通过《资本论》的学习而对经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探究落后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本科毕业论文题为《德国易北河以东地区的农奴制复辟问题》,获得刘云龙先生的精心指导。1983年考入同校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赵崇龄教授,学位论文为《李斯特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1986年毕业后,入职云南财贸学院(现为云南财经大学),先后在商业经济系、金融系、经济研究所(独立建制)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讲授西方经济学概论、西方货币理论、国际金融等课程。在云南财贸学院工作期间(1986—1992年),围绕硕士学位论文的进一步深化,曾发表《论李斯特对〈国富论〉的发展》(1986)、《论李斯特的教育经济思想及其现实意义》(1987)、《李斯特思想再认识:经济发展理论》(1988),并翻译和出版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其后附有《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199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师从朱绍文先生,博士学位论文为《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1995年毕业后,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16年晋升为二级研究员),曾任经济思想史室副主任、当代西方经济理论研究室主任、副所长(2009年12月—2017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主任(2010年8月—2017年7月)、《经济学动态》主编(2010年5月—2017年7月)。其间,2001—2002年,以主任助理的身份,在云南经济贸易委员会挂职。

在经济研究所工作期间(1995—2017年),主持的主要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两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与比较研究”和“对自由市场的两种理解:芝加哥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比较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经济思想史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经济制度比较研究”(结项报告为《所有制理论与经验的国际比较研究》)。参与的主要课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公平政策选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藏历史和现状综合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1997)、《凯恩斯》(2000)、《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化历程》(2007,主笔之一)《经济学名著导读》(2012,主编)、《对自由市场的两种理解:芝加哥学派与奥地利学派的比较》(2013,合著)、《排除农牧民的发展障碍——青藏高原东部农牧区案例研究》(2014,主编之一)、《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基于量化分析的视角》(2015,合著)、《突破思想瓶颈:改革40年的政治经济学》(2018,主编)、《市场与计划:谁是资源配置机制的最佳选择?》(合著,2019)。

《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利他主义经济学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等8项著述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作为第二作者参与的集体性成果《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获第十六届(2014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201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1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2015年度科研岗位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7年7月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并获北京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支持计划”项目支持,任经济学院教授、硕士和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19—)、《经济与管理研究)主编(2018—)。

兼任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2013—)、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2016—)、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副会长(2018—)、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