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树下的生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教育|既然方向正确,那就不要犹豫

昨天是在准旗指导的第一天,虽然连着两个晚上赶夜路,但生物钟依然很准时的把我早早的叫起来,来到园里,先跟着一起看了一下整个户外的大环境,特别是去年下半年来指导构建的大型组合器械,应该说整体上还是比较大气的,而且去除了那些多余的装饰构件,整个设备的显得较为整洁实用,只是部分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一下。

户外环境整体转下来后便随即观摩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因为是刚开始,大家告诉我说,这才仅仅是新模式开始的第二天,但很显然感觉孩子们比老师们更加的适应这种状态,这点从傍晚交流时老师们的分享中也能够感受的到这一点。观摩的过程中,不时的会发现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场景,当然,也有很多值得去探讨和完善的地方,但我觉得毕竟才刚刚开始,还是有很多可以在后续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的进行提升和优化。

户外活动观摩结束后,便是一天的交流环节,上午的时候是围绕观摩现场后的一些话题交流,下午的时间便是和整个核心骨干团队探讨相关的事项,晚上是与全体教职工进行研讨交流。我对于这次的指导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基于现场的实际进行对话研讨,而不是事先制作几个PPT课件进行单向的输出,所以都是在本子上罗列了一个大纲,便依据这样一个大纲和大家分别进行相关的探讨,说实话,的确是很烧脑的一个过程,但也很有收获。

下午和核心骨干团队进行交流的内容主要是分为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带着大家对园所去年下半年梳理形成的理念体系进行了回顾与解读,之所以回到这里,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单单只是就户外而户外的去思考和推进,而是回到我们的理念认识和文化系统上来。一个单位理念文化体系是所有工作开展的灵魂和统领性的东西,自然是非常重要。第二个话题便是基于文化理念来寻找园所课程改革的依据,梳理从理念到行为的一个脉络,进而考虑如何来实现“理念引导行为,行为倒逼理念”的相互作用;第三个话题指向了教育性管理,既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自然是要全员参与,所以大家一起梳理了每个条线针对此项工作的具体分工和职责;最后一个话题则是从“教育即生长”的视角去关注此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从正向的角度去发现点点滴滴的生长,无论是人、事还是物的变化等等。

晚上和老师们的分享则相对更加的轻松,毕竟是下班后的时间了,所以也是没有定位是一场培训而更像是一场平等的对话,也是围绕三个话题来进行,第一个话题是请老师们来分享一下活动开展两天下来孩子们的变化,无论是情绪还是其他方面,诸如户外发生的好玩的事情等等。老师们分享下来基本的感受都是孩子们对当下模式的喜爱之情,毕竟原来“只有一方天地,而现在是拥有整个户外”,对孩子们来说自然是兴奋不已,对户外活动也是期待不已。第二个话题则是请老师来分享一下两天下来的困惑问题,几位老师分享了关于活动结束时的材料整理、活动中孩子们的玩法与场地器械的预设冲突、开敞空间的器械布置等等话题,在回应中,我并没有直接给与老师们所谓的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和大家一起去追因分析,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进而希望老师们能够从辩证的视角去看待这些问题和困惑,进而不断的去提升自我的理念认知和实践经验。所以第三个话题就是我来解读了一下关于“自主”的理解,无论是孩子还是我们自己都是也需要是自主的人,当然,核心是希望是每个老师都能够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的教师,面对眼前的困惑和问题,能够静下心来做些思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回顾一天的过程,晚上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句总结的话:既然方向正确,那就坚定信心,放下包袱,主动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