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触角:廉价劳动力
自从西方国家从19世纪中叶开始正式接触中国,这一直是造成东西方之间关系紧张的核心误解之一。
英国人和美国人曾经走过的道路,尽管在生活水平和工作时间方面,在我们今天看来是骇人听闻的,特别是在种植园劳作的奴隶以及在矿井下和工厂里工作的工人的悲惨遭遇。但总的来说,西方人认为他们并不像中国人那样曾遭受过“极端压榨”。
在廉价劳动力这一点,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西方人认为中国人的愿望和需求非常少。西方人认为,历史上中国人习惯于挤在拥挤、便宜的房间里,饮食非常简单,主要是谷物和蔬菜,很少有肉,也没有乳制品。
因此,在西方人眼中,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他们移居的地方,中国人甚至可以比爱尔兰人生活得更加朴素。他们的最低工资低于其他所有人。
其二,他们认为中国人的工作非常辛苦,而且中国人可以从事许多不同形式的劳动。
这似乎是有道理的。我在考察日本时计算过,过去日本农民或劳工的平均工作时间几乎是欧洲人的两倍,中国人也是如此。即使在今天,正如我所看到的,中国学校里的孩子和我身边的朋友都非常努力地工作。此外,他们非常有才华,能够做许多不同的工作,他们务实、理性、专注、心灵手巧。
中国人的这两个“特点”意味着,无论是在19世纪后期他们开始移民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其他地方时,还是当他们留在中国并开始为欧洲市场制造商品时,他们都可以拉低西方的劳动力价格。如果没有最低工资标准和相关法规,人们就会意识到,中国人很快就会使西方劳工“失去工作”,特别是这种“失业”可能波及很多人。
这种由来已久的焦虑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国人进行机械化生产和开始发明新技术的速度使这种焦虑愈发严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许多人感到制作精良、价格低廉的中国商品给他们带来了威胁,就像他们在30年前感到来自日本的威胁一样。
西方国家也曾借助其机械化的优势,大规模摧毁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产业,例如印度的棉花产业,但这一事实常常会被遗忘。
当我们进入一个世界各地许多原来由蓝领和白领承担的工作都突然被机器取代的时代时,中国劳动力会成为西方更大的“威胁”,西方人很容易指责中国人“偷走了我们的工作”,即使大部分的“盗窃”实际上是由机器完成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两大核心需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人们制造商品时希望尽可能降低成本。因此西方国家需要使用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西方国家需要保护本国人口不会因此而失业,因为这会引发民众越来越强的愤怒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