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聚也欢愉离也戚
三日之后,孟府红烛照高堂,上上下下喜庆洋洋,客人虽说不多,但个个都是孟家的至亲。孟姜女头戴凤冠,脸遮红巾,身着红娟,肩披霞帔,一双红缎绣花鞋里裹着她娇小的玉足。她和范杞梁一拜过天地,二拜过祖宗与高堂,又朝着范杞梁家的方向,拜了范家祖宗和父母,最后,夫妻对拜成了鸳鸯。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正当孟姜女与范杞梁沉浸于新婚燕尔,合情如蜜之时,一场旷世的分离却在悄悄地酝酿!
孟姜女与范杞梁新婚三朝日,火红的喜气在孟家还未散尽。黄昏时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宁静的美好。
“嘭嘭嘭,嘭嘭嘭……”
急促的敲门声惊动了孟父孟母,同时,也惊动了在新房里卿卿我我的孟姜女和范杞梁。
“谁啊?”孟父示意家丁探问。
“官府的,快开门,我们有要事查办!”
“官府”两字如声惊雷,把孟府上下打得一团惊慌。
“来了,这就开门!”孟父一边差人去通告孟姜女,一边应对着门外的官差。
孟姜女唤来春兰,领着范杞梁速速往后院走去,叮嘱杞梁翻墙逃出去,不料范杞梁探墙一看,墙外竟然也有官差把守,只得又匆匆折回屋来,躲进了柴房,春兰用柴火把范杞梁掩藏了起来,这才回到小姐身边。
孟府门开,三五个官差立刻涌进门来。
“官差大人,这般阵势所为何事啊?”
孟父欲拦住官差的去路。
“孟老员外,不瞒您说,今日有探子来报,贵府窝藏官府所要捉拿之人,快速把人带来!”
领差的人一副贼眉鼠眼,一边和孟德隆说着话,一边四处打量着孟府上下。
“官府所要捉拿者为何人,为何会藏于我府呢?”
“莫要狡辩,此人便是秦皇所要的筑城之人——范杞梁!”
领差的顺手打开手上的一幅画像,范杞梁的样子跃然于画像之上!孟德隆不觉心头一阵紧揪,他所担心的事情,竟然这么快就来了!
可是,范杞梁和孟姜女刚成婚三日,就要被官差抓了去,如何让女儿接受得了。孟德隆爱女心切,多么希望范杞梁能和他的女儿长相厮守,并不希望杞梁日后有惊天动地的功名,只要无风无浪,平平淡淡地生活就好!
“来人,给我搜!”
不等孟德隆惊醒过来,领差的一声令下,官差已经往府里四处探寻去了!
此时,孟德隆也不确定,贤婿范杞梁是逃了还是躲着,但也无奈,官差来势汹汹,岂是孟德隆和几个家丁能拦得住的。
官差翻了橱柜又掀了屏风,捣了厅堂又把各厢房彻查了一番,最后把新房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看到范杞梁的影子。新房里,孟姜女见官差鲁莽地砸碎了那对鸳鸯瓷瓶,又将各新婚饰物碰翻一地,她又惊又吓,又恨又怕,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上……
官差又寻到了仓库与厨房,仓库的谷仓被捅破,储物被掀翻。最后,他们把焦点放在了堆满柴禾的柴房。
春兰方才藏人太急,柴房堆得凌乱,官差一眼看出这柴房是刚刚被人布设过的,遂将柴禾一一掀开了去,仔细得连一只老鼠也不可能放过去……
“头儿,找到了!找到了!”
范杞梁被两名官差押解到了厅堂,领差的看着孟德隆,露出一副狡黠的笑意。
“官差大人,范杞梁三日前才和我爱女成婚,能否网开一面,老朽定当重谢!”
“孟老员外,这范杞梁是秦皇钦点的筑城要犯,你我都窝藏不得!您也别怪我当差的无情无义,秦皇要拿人,今日我若是不带走范杞梁,明日我便要上断头台!”
领差的说着便命人取来枷锁,要给范杞梁戴上。
“官人且慢!”
应着声音,一位纤柔的女子步入厅堂,她头上的凤冠未卸,身上的红衣照人,眼里却隐忍着泪水。
她走到领差的前面,把几两银子塞到他的手中,又抓了一把碎银子,给了周边的小差们。
“官人,我夫杞梁与我新婚三日,如果你们现在就把他带走,我还有多少事情没有相托交代,请求官人让杞梁在孟府多待一日,明日你们再将他带去,如何?”
领差的收妥沉甸甸的银子,又见新婚的孟家小姐泪眼涟涟,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遂命小差去了枷锁,仅给范杞梁留了一副脚镣。
“好,今日就看在孟老员外和小姐的份上,让范杞梁在孟府多留一夜,明天一早,我们就来将他带走,你们好自为之。但若有什么差池,胆敢匿藏或私逃,那么整个孟府上下都将受到牵连!”
领差的把话撂下,随即撤走人马。但他还是安排了两个小差在孟府门外把守着,生怕夜长梦多,临时生变。
官差一走,孟姜女看着被上了脚镣的相公,一股撕裂般离别的伤痛涌上心头,她拉着父亲、母亲的手,泪水泼洒了一地。
“爹,娘,这可如何是好啊!”
孟父捶胸顿足,却也无力救下眼前的这位爱婿。孟母更是六神无主,只能陪着女儿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泣。
范杞梁来到孟姜女的跟前,他用衣襟轻轻拭去孟姜女的泪水,他的眼神淡定,似乎早就预料到这一刻迟早会来临。
“孟姜女啊,我的娘子,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让你受此牵连啊!”
“相公,这是何话,你我前世已相识,这是一场注定的姻缘。”
孟姜女一头栽进范杞梁的怀中,千言万语,千思万绪,不知从何相嘱相托!只任一把把泪水洗刷这无常的幻影。
这一夜,孟府上下无人入眠。
蟋蟀声声,声声离别意;蝉鸣阵阵,阵阵碎人心。
本是温柔的月光,今夜却如刀剑一般,闪动着寒光,刺痛人心。
孟姜女给范杞梁备好包裹,一衣一裳整理妥当。
孟父又拿来银两几许,让范杞梁存妥了,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岳父大人,杞梁不孝,原本企望留在孟府,待有来日,您二老龙钟老态之时,我和孟姜女能护您周全,不想我们新婚三日,却要离你们而去!”
范杞梁双膝一曲,跪倒在孟父身前。
“爱婿快快请起,为父不怨你们,你和孟姜女是注定的姻缘,逃也逃不过,躲也躲不了。”孟父难忍一把老泪,颤抖着双手,扶起范杞梁。
范杞梁拉着孟父来到偏房,相托来日的打算。
“此去筑城路途漫漫,秦皇拿我不是单单为了去筑城,而是听信谣言,要让我活为万民活,死为万民死。秦皇糊涂,无奈我等命如蚂蚱,秦皇要我活,我便能活,秦皇要我死,我便无从苟活。此去筑城,凶多吉少,望岳父大人帮忙安抚好娘子,让她莫要伤心难过,如果我筑完城墙,保全了性命,我定当第一时间回到孟府。但如果三年后,我无音讯,那就当我已死,万万不要让娘子来寻我,您一定要劝说孟姜女改嫁她人,余生才有人相依相靠,侍奉您们终老。”
此话却被悄悄跟来的孟姜女听去,她泪眼涟涟,一把拉过范杞梁的手,直往后院走去。
孟父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女儿要做些什么!
脚镣在范杞梁脚下拖得“啷啷”作响,那响声像一把无情的尖刀,刺痛着这对痴情苦命鸳鸯的心。
孟姜女在拱桥上停了下来,两人相依,站定。
月光如水,凉透人心,夏夜风起,柳影飘摇,清池边,柳树下,已然记不清,那日相见是隔世还是今生。
“月亮为证,我孟姜女就是范杞梁的妻,苍天无情,要让我夫君远行筑城。君心如磐石,妾心如蒲草,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山川无岭,天地相合,江水枯竭,六月飞雪,心随范郎,不与君绝!”
说完孟姜女已哽咽难言,仰望苍穹,昨日与君逢,明日君远行,别意如月寒,阵阵锥人心。
范杞梁拥过孟姜女于怀中,泪眼相望两朦胧,只把君心溶我心,此生不分离。
“此生有你,死而无憾。世上优秀的男子千千万,为何娘子对我情有独钟,只是娘子你所爱非人,新婚三日却留你泪断肠,独自愁。筑城路,千里迢迢,九死一生,几人又能把家还,再见或是阴阳端。”
“范郎莫提不吉利的话,你走后,我定多多行善布施,为您祈福,范郎一定要挺住艰难,我就在此处等你。”
夜凉风起,柳影婆娑,薄衫扯动,猎猎随风,欲说还休。
“夜凉了,我们回屋吧。”
范杞梁拥着孟姜女回到厢房。
这一夜孟家灯火通明,无人深眠。月华如练,夜凉如水,窗棂下,道不尽叮咛细语,门栏间,唤不回紫燕分飞。
两位小差值守在孟府外,一夜未眠,好不容易熬到晨光熹微,旭日临窗。他们迎来的是晨光,孟府迎来的却是分离。
官差早早来人,催促范杞梁起身上路。
一个包袱挎在身,一对脚镣束双足,范杞梁出了孟府。后面跟着孟父、孟母、家丁几人,个个愁容难舒,忧心纷扰。
“岳父、岳母大人,杞梁不孝,即将远行筑城,请二老保重身体,大恩大德,此生难报。”范杞梁双膝跪下,和孟父、孟母行最后的拜别。
“爱婿快起,爱婿快起,此去筑城一路艰辛,你要节心惜力,照顾好自己。”孟父、孟母老泪纵横,四手搀扶起范杞梁,又在杞梁耳边叮咛几声:“给你的金银定要收拾妥当,临危之时,要灵活应变,或能救你于苦难。”
“杞梁谨记!”
杞梁转身回望孟府,他对孟府有诸多歉意,悔不该拽柳攀墙,悔不该窥视孟府小姐的身姿,悔不该为了自己的苟且偷生,攀附孟家小姐,结下姻缘。早知如此,那日便应自投官府,亦不会连累孟府,连累孟家小姐。世间良药千百种,唯独后悔无药医,又可怜我娘子坚贞任性,若我有三长两短,岂不是耽误了她的终身。
“范郎……”
孟姜女从府内由春兰扶着走来,她一步一个踉跄,已是泣不成声,周遭的一切都在她泪光中淡去,她的蒙瞳尽头,只有杞梁一人。
范杞梁迎上前去,相拥于怀中,时间凝固,晨光淡去,官差的催促声、父母的抚慰声,逐渐消逝在脑际……
“娘子……您且莫要伤怀!”范杞梁安慰着近乎晕厥的孟姜女。
“范郎,我的夫君,带上我吧,我愿和你一起风餐露宿,共筑长城,生生死死我无所谓,只要和你在一起!”
她解下身上的一个葫芦玉佩塞在范郎掌心。
“玉佩如我,玉在我在,请范郎一定要珍重!”
一席话语,孟姜女又是一番泣不成声,在场的人无不涕泪俱下,掩袖拭泪。就连官差也湿了瞳眸,红了双眼。
“娘子,请您珍重,筑城之劳苦,男子皆受不了,何况你一个弱女子。你且好好待在家中,照顾好双亲,若三年我无音讯,定不要来寻我。”
孟姜女举目望着范杞梁,泪眼迷蒙,心碎无声,多少痴心话语,还未诉给郎君听。她又转向官差,似乎是官差夺走她的范郎,她的夫君。
“秦皇无道,摧残民心,又筑宫殿又筑城,坏了多少鸳鸯梦,破了多少团圆镜。你们一个个官差如走狗,是非不分,杞梁只是凡人命,范郎只是百姓身,为何讹他仙人来转世,夺走他平静的生活……”
官差见孟姜女已情悲意乱,且不和她计较。遂厉声催促范杞梁启程。
春兰只能上前强拉住小姐,扶进府去,也好让范杞梁动身。
孟父又塞了几许碎银给押解的官差,叮嘱官差一路上多加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