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实施路径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返贫风险依然存在,脱贫攻坚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迫切。脱贫攻坚的难点在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难点也在乡村。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需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只有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推动乡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才能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立足点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其核心在于协调好政策、改革、产业、资本、人才、技术、环境和合作等八个关键要素。政策是保障,“输血”变“造血”;改革是动力,基层更善治;产业是基础,产品变商品;资本是核心,村民变股民;人才是关键,离乡变返乡;技术是支撑,城乡更融合;环境是保障,服务更提升;合作是外因,动力更持续。

乡村的未来,既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适度的规模化聚集。我国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业不发达、农村不兴旺、农民不富裕的“三农”问题,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走出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做好脱贫衔接工作,避免政策“紧急刹车”;二是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释放集体土地资源;三是培育乡村“造血”机制,打造特色产业体系;四是创新乡村经营方式,鼓励引入社会资本;五是加大农村培训力度,支持科技人才下乡;六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乡村风貌品质;七是激励区域中心城市,创新辐射带动机制。

本书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分三个篇章来阐述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包括乡村振兴理论篇、乡村振兴实践篇和乡村振兴案例篇,力争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希望对乡村振兴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