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天启开始当明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微臣,遵旨!”

朱由校可舍不得让自己的锦衣卫因为一些个屁事儿而损兵折将。

太心疼他了!

“微臣遵命。”刘侨应道。

“对了。”锦衣卫是和皇帝最亲密的人之一,因此朱由校打算多给他们分上一些好处。

“你回去之后,让整个锦衣卫,也就是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一齐把各自的牢狱都给收拾干净。”

“一些个刑具、刀剑什么的,能修的也都修一下,不能修的也都换成新的。”

“这些地方、这些东西,日后免不了要去使用。”

“不能等到要用了的时候,没得什么可用。”

一听到这里,刘侨的心中马上一紧。

他深知锦衣卫的境况如何。

值班的人手都快凑不齐了,哪儿还有钱来处置物品啊?

可就在他意欲开口向朱由校哭诉的那一刻,朱由校先行一步地张嘴了。

“当然。”朱由校说到。

“朕知道你们锦衣卫的日子不好过。”

“所以哪儿来的多余的钱财,去做这些事情啊。”

“所以......”朱由校停顿了一下。

他深吸了一口气。

——皇帝家,也没有余粮啊。

当下只能硬挤了!

拼了老命般地硬挤了!

“朕会从朕的內帑当中,给你们专门去分拨出来一批金银,供你们使用。”

“过几日的时候,你就带着你找到的人手,前来取钱吧。”

一番言语下来,朱由校已经领刘侨感动涕零了。

什么叫皇帝?

这就叫皇帝!

爪牙永永远远值得信赖的靠山!

——毋庸置疑,爪牙也只能去信赖皇帝了,否则,还能去信任谁呢?

或者说,还有谁人能够去信任爪牙呢?

只有皇帝!

“微臣,遵旨!”刘侨十分惊喜地大声回应到。

“只要微臣离开宫中,立即遵照上意,为上位分忧解难!”

给人给钱者!

好皇帝也!

俺们锦衣卫,一定唯其的命,是从!

“行了,你出去吧。”朱由校吩咐道。

“你先在西暖阁的门口,将王安给朕叫进来。”

“而后你在门口暂时再等一等,朕过些时间,还有事情要给你吩咐。”

------

“王公公。”走出到西暖阁的门口,刘侨主动向王安问候到。

“瞧着刘大人的这副模样,可是有好事要发生?”王安并非瞎子和聋子。

他看得见刘侨脸上那喜气洋洋的神采。

也听得见刚才刘侨从西暖阁内传出来的隆重呐喊声!

——若非好事儿,刘侨这个在市井中、在朝堂之中活了许多年的老油子,岂能如此失态?

总不至于是遇到了坏事儿吧?

若真是遇到了坏事儿,刘侨这条老油子,可万万不会在皇帝面前放肆至极!

太有顶牛的嫌疑了。

小心祸事儿更大啊!

因而,刘侨只能遇见好事儿!

“哪里、哪里。”刘侨谦虚到。

“不过是托了王公公的福,侥幸被天子垂青了一次而已。”嘴巴上虽然这般说着,可刘侨的脸上,依旧面容灿烂!

大明就是这样,极其喜爱用自谦的形式来展现逼格!

呸!

下贱!

——尽管朱由校也喜欢。

“嗐,打铁还需自身硬!”王安没有真的顺着刘侨的话头,将其中的一部分功劳给归在了自己的身上。

太不要脸了。

也太能冲击刘侨的喜悦了。

不利于日后和锦衣卫的发展。

——厂卫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合作关系。

王安可不想日后太监主事,锦衣卫辅事的时候,会被人家给摆上一道子。

那可就恶心了。

“哪里、哪里,若是没有王公公过来寻我。”刘侨也是一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物,从而,继续吹吹捧捧对方。

毕竟,花花轿子人人抬的嘛。

“我岂会得此大运?!?!!”

“行了。”王安制止住了两人之间的吹捧话语。

“你我兄弟之间,皆有功、皆有功!”

“就莫要再分个什么了。”

“对、对、对,你我兄弟之间皆有功、皆有功!”刘侨认可道,并顺着王安的话头延续了下去。

尽管他有卵子,而王安无卵子。

可多年来的官宦生涯,已经让他明白。

两个人是否为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取决于利益是否与共,而非卵子是否共有!

此刻,他二人,有共同的好处分享。

那么,他二人,就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对了,陛下可还对你有过什么吩咐?”王安问到。

对了,陛下总不至于让你出来专门和我拉闲话的吧?

有事儿,说事儿!

没事儿,滚蛋!

——老子还要进去服侍陛下呢!

“哦,瞧我这记性,居然把正事儿给忘了!”刘侨一拍脑袋,自作悔悟道。

“陛下啊,让我在门口这儿先等着,并让你进去一趟。”

你这......

王安心烦了。

陛下总要重要过你这个锦衣卫北镇抚司的都督佥事!

你居然.......如此懈怠!

咱家真的就......!

“那咱家就先进去了啊。”王安微笑着回到。

尽管他的心里早已生出了一点的不喜。

“王公公自行便是!”刘侨应道。

------

“陛下。”人未到,生先至。

王安还没来到朱由校的身边,他的声音就传入了朱由校的耳朵

“此时是何时?”朱由校问到。

昨夜他让王安去找了一下刘侨,又在途中小憩(qi,四声)了一会儿。

紧接着睡醒后,同刘侨问询了一些事情。

至此,他真不清楚时间几何了。

——朱由校是一个皇帝。

而一个皇帝,就算他只是一个新帝,那也得去上朝啊。

尤其今日的早朝,还是他称帝以来的第一次早朝呢。

可绝对不能迟到了。

否则,文官的嘴巴,就会似沾了破伤风梭(suo,一声)菌的钝刀子一般。

能够令人在痛苦之中,缓慢地死去!

——史笔如刀,可刀把子却握在文官手中。

而此时的文官,还势更大呢。

鬼知道他们会在自己出了差错后,怎样记录自己。

一如汉废帝、不、海昏侯刘贺一般?

将自己也给记录地像扯了蛋一般?

这真让朱由校头大!

“回陛下,此时是寅时了。”王安待到自己的老脸贴近了朱由校后,才不紧不慢地回话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