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魏夫人(三首)
魏夫人,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宋丞相曾布(子宣)之妻,唐宋八大古文学家之一的曾巩(子固)之嫂。徽宗朝,曾布为丞相,她被封为鲁国夫人。
《菩萨蛮》
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浅析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阕写景,景中寓情,情中见景。首句“溪山掩映斜阳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多姿的山水画。山青水绿,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美感。再抹上一层淡淡的夕阳余晖,便觉得更加柔媚迷人。然而,尽管是江山如此多娇,毕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它预示美好的一天即将逝去,所以这景色又很容易触起人们空漠惆怅的愁绪。这一句写景为后面的抒写离情暗暗伏下一笔。次句写水中所见,“楼台影动鸳鸯起”,溪水波平如静,楼台亭榭倒影其中,是一幅清澈明静的画面。可是水中一对鸳鸯可能由于人的惊动而突然扑翅飞起,激起溪水层层涟漪,顿时打破水中的宁静,画面由静而动。鸳鸯的双飞双宿,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情景女主人翁能不为之心动吗?因此说这一句写的是溪面上微波荡漾,而象征的却是女主人公的心绪波澜。第三、四句:“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这两句与宋人叶适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它用“红杏出墙”的具体形象点明节令,提醒主人公这时正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春深时节。春色恼人,撩人意绪,本已心神不宁的抒情女主人公举目突见这红杏出墙,心中岂不是又添烦恼?唐人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描写的是一位闺中少妇,本来是无忧无虑,心境很平静,可是当她登上楼头,忽见杨柳青青这大好春光时,顿然触景生情,后悔不该让丈夫去“觅封侯”。这首词里的女主人公,心境早已不平,这时忽见红杏出墙,其愁闷之深,怨恨之长,当是那位“闺中少妇”所无法相比的。
上阕写足气氛,下阕转向抒情。不过换头两句并未直接而是预作铺垫抒情,第一句“绿杨堤下路”点出主人公的举止动态。“早晚”是经常的意思。绿杨相掩映,芳草长堤,主人公常在此处留连盘桓,饱览水光山色,排遣幽闷闲愁,恐怕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不过这一回却似乎感触颇深。因为她又一次见到了杨柳飞绵。女主人公的丈夫为宋朝宰相,官居极品,可是却常年在外,极少时间回归故里与爱人团聚。“三见柳飞绵,离人犹未归”。她清楚地记得,离人别后,已三度见到杨花飞雪,想来一别又是三年了。然而离人至今犹未归来,何年何月方能垂聚呢?江淹《别赋》有云:“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别之久,思之愈深,况复归期难,人何以堪?末句的“犹”字含情极其丰富,其中饱含女主人翁的丝丝幽怨和深沉的慨叹:它表明了女主人公那种:年年盼望年年望,年年盼望年年空的怨愤之情。
这首词的抒情特色是以乐景写哀,即以明媚的春光反衬人的离愁别恨。一般地说,以乐景写乐,可收相得益彰之效。但以乐景写哀,运用恰当,也能达到相反的效果。因为湖山虽美,无人伴赏,反更使人感到凄孤寂寞。“王孙游兮未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唱,恐怕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这首词写景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善于运用色调的浓淡、冷暖差异来勾勒空间。它把“山映斜阳”作为远景“红杏出墙”作为中景,“楼台影动”作为近景,远中近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浓淡相间、层次分明、完美和谐、意境开阔的画面。这很像是一幅工笔、写意相兼的“溪山春晚图”。这幅“溪山春晚图”与朱淑真描绘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春光明媚”图完全可以相媲美。
《点绛唇》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浅析
魏夫人另有一首《菩萨蛮》:“红楼斜依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碧。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描述的是抒情主人公与游伴们荡舟溪上的欢乐情景。这首《点绛唇》抒发的则是抒情主人公荡舟归来后的孤独惆怅情绪。这两首词堪称姐妹篇。下面将《点降唇》这一首词作一浅析。词从荡舟归来,游伴散去之后,词的第一、二句的次序颠倒一下,就成为:“画船明月人归后,波上清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画船明月”句为时间状语,词中要突出的乃是“渐消残酒”这一人事情态。首两句以简洁的笔法勾画出一个月白风清,波光粼粼,景色如画,清凉宜人的夏夜。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抒情主人公从溪上荡舟归来。景色很美,人意亦好。因为“波上”、“画船”句的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刚才与游伴们荡舟溪上,急管繁弦,玉盏催传,欢声笑语,低徊吟唱的欢乐情绪。不过时间没过多久情态就起了变化。波上清风徐拂,渐渐吹消了残酒。这时,一种莫可明状的孤独,惆怅愁绪暗暗袭上心头,使主人公逐渐融入一种淡淡的哀怨与苦恼之中。“独自凭栏久”,继续写情态。“独自”:说明这已是笙歌散尽,人去楼空,留下的只是抒情主人公独自一人,停立楼头,凭栏远眺。眼下这种孤独凄清境况与先前那种热闹喧哗景象形成了强烈对比。这如何能让主人公的心境平静下来?“凭栏久”说明主人公独自凭栏的时间很长很长。
换头叙写主人公的心绪:“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这就是抒情主人公独自凭栏,久久陷入沉思的具体内容。换头两句起得很突然,其实这是一种暗接,它与上阕有一种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多情的抒情主人公多么希望花儿长好,月儿长圆,人儿长聚啊!但是严酷的现实表明: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生总是聚散无常,来去匆匆。理想与现实无法统一,这就是她引为深恨的症结所在。应当说明,多愁善感,是中国古代女性长期遭受封建传统文化摧残、压抑的心理积淀。
结拍三句:“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以景结情。女主人公久久地、久久地停立楼头,陷入深思、哀怨之中而不能自拔。这时突从孤城那厢隐隐传来几点更漏之声,把她从深思中惊醒。当她再度回顾来路时,但见寂静空漠的荒原全都沉浸在令人神伤的冷月幽光之中。近处的疏柳也笼上一层薄薄的雾霭。这清虚缥缈的夜景犹如太虚幻境一般,迷离惚恍,牵人愁思。再添上一两声若断若续的更漏,其凄凉哀怨的气氛就更浓。因此这景与主人公的情已妙合无垠地融为一体,从而深化了这首词的主题。
《定风波》
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昨日盈盈枝头笑,谁道!今朝吹去落谁家。
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梦回云散见无涯。妙舞清歌谁是主?回顾,高城不见夕阳斜。
浅析
这首词从表面看,写的是伤春惜花之情。但是深入分析,主旨却是借助花开花落的具体艺术形象,抒写作者关于人生一些重大疑难问题的困惑。
词的上片写作者的惜花心情。词一开端便直入抒情。“不是无心惜落花,落花无意恋春华。”抒写作者的惜花深情,首句运用的是自我辩解的方式表达其惜花之情。次句运用责备落花的形式来加以烘染。这种自我辩解似属多余,而责怪落花也近乎无理。但它们都从各自的反面更深刻、更委婉地显示出作者的惜花之情至深。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有两句得意之笔:“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写的是他对于“花落去”这种自然现象无可奈何的心情。作者的种种辩解和责怪也在于说明她对于落花也曾进行过多方护持,然而终究无法挽回。真是“人固有心而落花无意”,教人又有什么办法呢?一种无可奈何的心境溢于言外。第三句“昨日盈盈枝头笑”,正面写花。作者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风和日丽、百花争艳的兴盛景象,然而好景难长,转瞬之间花就不知零落何方。“今朝吹落去谁家。”是一幅百花凋谢、衰残败落的凄惨图景,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照。“谁道”是两者之间转换的桥梁,词意由此而转折。从抒情作用看,“谁道”还具有更丰厚的含意:一是惊叹林花的易逝;二是对林花凋谢如此之快感到困惑;三是对于落花的归宿深表关切。古往今来,多少柔弱女子,“薄命红颜”,不像落花一样身世飘零、命途多变啊!作为同样处于压抑地位,而又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看到这种落花飘零的景象,又怎能不为之动容牵情啊。
下片“把酒临风千种恨”,暗接上片,领起下片,开辟新的意境。“千种恨”极言怨恨之深、怨恨之多。花是生命的乐曲,美好事物的象征。是它们把这大千世界装点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没有花,很难想象我们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花的凋谢,牵动了作者的千愁万恨,同时也更使作者感到困惑:为什么林花昨日还是嫣笑枝头,今朝便不知吹落谁家?再说,花固如此,人又怎样呢?人生不是也像林花一样,来去匆匆,转瞬即逝吗?广而言之,一切美好事物又为什么不能永葆青春、人间长驻呢?这些现象既使作者引为深恨,又使作者困惑难解。她“把酒临风”要问的难道不正是这些疑问吗?
苏东坡那首成为千古絶唱的中秋咏月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创造出一种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的意境美。而魏夫人的“把酒临风千种恨”运用的同样是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的却是一种夕阳西沉、暝色将临、晚风淅淅、花落春归、空漠孤寂的境界氛围,创造出一种苍凉、沉郁的意境美。“把酒临风千种恨”塑的是一位聪颖俊慧、俯仰古今、瞩目寰宇、勇于探索且又柔情似海的古代杰出女子的形象。魏夫人的“把酒临风”与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虽同是问天,但他们的意趣却不很相同。苏东坡所追求的是乘风遐举、超尘脱俗、清澄明澈、仙人化的理想世界,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而魏夫人“把酒临风”要询问的却是古往今来、先贤圣哲乃至黎民百姓皆难回避的人生哲理。她所追求的乃是百花长艳、青春长在、妙舞清歌、无愁无恨、欢乐和谐的理想化的现实。这恐怕就是这两首“问天”词风格差异的原因所在吧?第二句“难问”是对“把酒临风”的映证与补充。问之所以称“难”,说明所问非是一般容易自解自答的伤春惜别之事,而是作者难以自解自答的人生哲理问题。第三句“梦回云散见无涯。”作者在现实中寻求不到答案,于是又寄希望于梦境,然而当她从梦境中醒来时,展现在她眼前的却是茫茫宇宙,渺无际涯,一无所见。词境到此一顿,似已收束,但是奇峰突起,在作者脑际又蹦出一个与前述恨事紧密相联但又很不相同的疑问:“妙舞清歌谁是主?”这里运用象征手法提出一个人世沧桑由谁主宰的问题。在作者看来,今天是妙舞清歌,酒绿灯红,一片鼎盛景象,到明天就可能像落花一样,笙歌尽散,人去楼空。往日的王公府第,顿时成为断壁残垣,荒坟野家。那末这种由盛及衰的运转又是谁在主宰呢?“妙舞清歌谁是主?”不仅开辟了这首词新的意境,而且把这首词的思想境界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把酒临风”到“梦回云散”,再到“妙舞清歌谁是主?”的提出,我们充分看到作者的探索精神多么顽强与执着。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在她面前终究没有出现“人间寻它千百度,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贯通境界。当她再度从沉思遐想中醒来,环顾现实时,见到的又是一种“高城不见夕阳斜”的空茫景象。“高城不见”:欧阳瞻诗“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是说连高城都不见了,何况城中人呢?
魏夫人的这首词,就其思想境界来说,在历代女词人的伤春中,实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她生活的年代与苏东坡大体相同。即历经宋仁宗到宋徽宗这几个朝代。她的年纪据估算大约长于苏东坡二十来岁。她写这首词前,说她曾经见到过苏氏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很有可能的。当然这是一种推测,难做定论。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一篇奇文名叫《天问》,曾就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所发生的疑问,提出一百七十多个诘问。这些诘问表现了屈原思想的博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篇奇文是屈原留给后世的瑰丽诗篇。魏夫人,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文化素养很高的女性,认真研读过屈原的《离骚》和其它作品自是意料中事。说她接受《天问》的影响与启迪,恐怕是完全有根据的。因此,这首词可以看成是继承《天问》精神的一种尝试。另外,这首词与魏夫人的其它几篇词作相较,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几个短句:“谁道”、“难问”、“回顾”,造成奇峰叠起、波澜起伏的气势。词的意境开阔跳宕,风格苍凉沉郁,含思涉远深邃,是一枝有别于一般伤春惜别之作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