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央王朝在军事上的形成

公元前205年冬,在剿灭了关中地区的三个秦朝降将之后,刘邦趁项羽北上伐齐时向中原进军。

齐王之乱是项羽分封的后遗症。他把齐国分成三块,分给了跟随他入关的三位齐国王室后裔。最初自称齐王的田荣由于没有跟他入关而被忽视,田荣不满,起兵灭掉三齐,重新统一齐地,自称齐王。

田荣不仅自己称齐王,还帮助另一位项羽的敌人陈馀击败常山王张耳,把张耳的疆土送给代王赵歇,让他称赵王,而赵歇则把代国送给陈馀,后者称代王。

与此同时,继承了燕国属地的两个诸侯王也起乱,辽东王韩广被燕王臧荼所杀,燕重归一主。

作为新秩序的建立者和维护者,项羽不能置身事外,于是出兵去惩罚首恶,也就是函谷关以东最有实力的诸侯田荣。

与刘邦习惯于将民政和军事权委托给得力的帮手不同,项羽在军事上更倾向于亲力亲为。他指挥的战役都有很高的胜率,但如果同时在几个方向都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分兵时,项羽就会陷入麻烦。

由于善于委任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刘邦可以做到几路同时行动。

刘邦得到关中地区之后,与项羽的胜负手主要在当年的韩、魏地区。秦国正是因为打通了韩、魏,才能北上攻击赵国,或者南下攻打楚国。项羽的西楚位于东部的大平原,一旦刘邦得到韩、魏的山地,项羽就彻底失去了山河险阻。

项羽攻齐之前,也对刘邦可能的进攻做了防范。他杀掉亲刘的韩王成(韩成虽然是韩王,却一直被项羽扣押,没有赴任),改立亲楚的郑昌为韩王。他这么做,是想利用当地的位置,封锁刘邦的进军通道,好给自己缓冲的时间。

但项羽没有想到,零散的关东诸侯王对强大的关中军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刘邦的连横战略也运用得非常成功。

在得到关中两个月后,刘邦就招降了河南王申阳,又派韩信攻克了不肯降服的韩王郑昌,另立了韩王信,控制整个河南西部。这时,函谷关天险就归了刘邦。

五个月后,刘邦又招降了黄河以北的西魏王魏豹和殷王司马卬,获得了黄河以北的战略要地。黄河南北的平复,打通了通往西楚的道路。之后,刘邦又和常山王张耳联络,约定联合伐楚。

到这时,只用半年时间,刘邦就已经打通了河南、山西的中部通道,获得了伐楚的路径。

刘邦的伐楚部队一共聚集了五十六万人,可谓规模庞大。他兵分三路,南线出武关,通过南阳,中线出函谷关,北线走黄河以北的河内通道,三路并进,直捣项羽的都城彭城。

此刻的项羽仍然在北方与齐作战,无暇顾及彭城。他的将领都无法担当保卫彭城的重任。刘邦的进攻显得无比顺利,三路大军只遇到短暂的抵抗,很快就占领了彭城。

从项羽分封诸侯王到刘邦出击关中,只隔了四个月时间;从刘邦出击关中到攻克项羽的都城,又只用了八个月,可谓闪电战。

但这只是楚汉战争的开始阶段。

听闻彭城失陷,在北方前线的项羽急忙回师。攻克了彭城的刘邦因为大肆庆贺而没有做好准备,项羽战术家的优势瞬间显现。在他的快速打击下,刘邦损失了二十万人马,仓皇逃出彭城,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荥阳稳住阵脚。各路诸侯见项羽得势,纷纷背叛刘邦。第一次联合伐楚失败了。

彭城一战,将双方的优势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项羽是战术天才,刘邦是合纵与驾驭的高手,在战场上刘邦不是项羽的对手。那么到底是战术指挥重要,还是战略重要呢?

事实证明,刘邦即便出逃,他还是占了上风。

刘邦虽然逃离彭城,却没有失去中部(河南、山西)的所有战略要地。关中、汉中、四川完整地掌握在刘邦手中,河南西部、山西南部的山区通道也没有丢失。刘邦相对于项羽的战略优势仍然存在。

双方的战线位于荥阳,这是一个位于黄河边的小城,距离现在的郑州西面不远。荥阳的北面就是黄河,南面是高耸的嵩山,只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与洛阳连接。在荥阳的周围,还有一组要塞,包括广武、修武、成皋(现在的虎牢关),与荥阳共同组成了链式防御体系。这个链条上的要塞可以互相支援,共同防止东方的军队进入西部。

只要守住荥阳和周边城市,项羽就很难攻打洛阳,更无法通过函谷关进入关中。只要项羽无法进入关中,刘邦的后方基地就是安全的,粮草兵马源源不断地从西方运往东方前线。而荥阳以东就进入平原地区,通往彭城的道路完全打开,对于项羽的后方基地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刘邦和项羽围绕着荥阳、广武一线展开拉锯战,荥阳数次易手。

此时,也是展现刘邦军事政治谋略的时刻。既然从正面战场上只能稳住阵脚,无法击破项羽的进攻线,就到了开辟第二、第三、第四战场的时候了。

能够影响战争格局的两个人是彭越和英布。英布是项羽的心腹,被封为九江王,领地在西楚的南方。彭越是早期的反秦名将,却在封王时被项羽忽略,活动于山东、江苏、河南一带。

刘邦通过谈判和诱惑,将彭越和英布都拉入亲刘集团。从此以后,英布在南方成了抗楚的第二战线,而彭越从山东骚扰项羽形成第三战线。特别是彭越,他破坏了项羽的粮食基地,使得楚汉战争中的楚方一直缺乏粮草。


第一、第二、第三战线仍然不足以击穿项羽的防守,刘邦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砝码:大将韩信。在与项羽在荥阳对峙的同时,韩信开辟的第四战线打破了双方的实力平衡。

在韩信出兵之前,在刘邦控制的西部和项羽控制的东南部之外,还有一大片大约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处于中间状态的,它们不服从楚,也不服从汉。这片土地就是赵、燕、齐所在的东北部,占据现山西中北部、河北、山东全境、河南东北部、北京和辽宁等地。如果这些地域能够归属刘邦,就会把项羽压制在东南部,并开辟从北方压迫项羽的新战线。当初秦国也是在首先灭掉韩、魏、赵、燕之后,才有更大的空间去攻击楚国的。

韩信的军事行动可以视为一次巨型的迂回与侧翼攻击战。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得到刘邦的许可后,韩信率军来到黄河西岸的渡口临晋关。临晋关是进攻魏国国都安邑的最重要渡口,魏豹在这里布置了大军,以防汉军偷袭。此时的魏豹已经再次叛离了汉,要进攻燕、赵,必须先击败他。

韩信在临晋关布置了许多船只。当魏军紧张地等待着汉军在此渡河时,韩信却派出一支兵马从汾河入黄河口不远的夏阳渡河。夏阳在现龙门口附近,在临晋关北方。渡河之后的汉军南下抄了魏军后路,大败魏军,乘胜追击抓住魏豹,并吞掉了魏。

魏的灭亡,使得刘邦的黄河运输线完全没有了威胁,也为韩信提供了一条进攻赵的路线。随后,韩信率军从汾河北上进攻太原,一战而胜。从太原走井陉进攻赵,在这里,他遇到了久经沙场的老将陈馀,并留下了千古名局——背水阵。

在井陉口的河边,韩信故意让士兵先过河,然后布阵。《孙子兵法·行军》中有明确记载:“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不要背水向敌,以免没有退路。)然而韩信需要的就是没有退路。韩信派兵挑战,当陈馀进攻时,汉军佯败退到背水阵边,将士由于没有退路,开始死战。

当然,不能光靠背水阵,韩信的军事手段实际上更多样。当敌人离开井陉的工事后,韩信派两千骑兵绕路攻入他们的营垒,拔掉赵旗,插上汉旗。这就对赵军形成了包围态势。赵军击不穿对方的背水阵,也回不去自己的营垒,于是阵脚大乱,汉军大胜。

这次出击导致赵覆灭。随后,韩信依靠威慑招降燕,并通过两场战役击溃齐和前来救援的二十万楚军。整个北方都成了刘邦的天下。

韩信对北方的扫荡彻底孤立了西楚霸王,从北方而来的骚扰行动也摧毁了项羽的军备。到这时,战争胜负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刘邦。

表面上看,在刘邦与项羽的直接对抗中,霸王胜多负少,刘邦屡次狼狈逃窜。其实由于战略的失败,项羽越来越陷入孤立,最终被消耗致死。


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精疲力竭的西楚霸王项羽决定与刘邦言和,双方以鸿沟为界划定疆土,其西归刘邦,其东归项羽。这个看上去是和平协议的方案反映出双方实力的差距。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公平的交易。鸿沟是一条人工河,在战国时期由魏国开凿,从荥阳引入黄河水,向东经过中牟、开封,南下通过颍河进入淮河,再通过邗沟与长江贯通。这条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先声,也让魏国成为富庶的贸易中心。

但战略分界线也恰好经过鸿沟:在鸿沟以西,进入山区,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在鸿沟以东进入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无险可守。

以鸿沟为界,意味着刘邦随时可以跨过鸿沟袭击项羽,项羽却无法骚扰刘邦的关中根据地。这样的条约反映出刘邦已经拥有完全的优势。失衡的条约也必定无法维持长久。

订立条约后,项羽立刻率军回到彭城,对于未来可能的打击未做任何防备。

刘邦的打击来得格外迅速。在张良等人的劝说下,刘邦完全没有履行协议的打算,等项羽一回军,立刻组织大军前去攻击。这次进攻直接击败项羽,结束了楚汉相争的局面。


由于是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的分界点,荥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还可以在西汉的其他内战中得到体现。

刘邦为了攻打项羽不得不分封了几个异姓诸侯王。在随后除掉异姓诸侯王的战争中,刘邦始终派大军镇守荥阳,以免除对关中造成的威胁。

除掉异姓王后,刘邦又把自己的子弟分封下去,封了一批同姓王。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这些同姓王又成了离心的主体。在贾谊、晁错等人的影响下,汉文帝和汉景帝都进行了削藩,目的是对大的诸侯王进行拆分与削弱。

汉文帝时期,疆域过大的淮南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庐江),而齐则一分为六(齐、菑川、济北、济南、胶东、胶西)。汉景帝时期致力于削弱诸侯的封地,楚、赵、胶西三个王割让了部分封地给中央政府,接下来被削的是吴。为保存实力,吴王刘濞起兵反叛。

吴王联系了赵、楚和由齐拆分的六个王,它们都是中央政府压迫的对象。除了齐王和济北王,其余都发兵攻汉。

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荥阳仍然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汉将周亚夫死守荥阳一线,不让吴王的军队骚扰豫西和关中,保证了后方的稳定。荥阳又是天下最重要的粮仓所在,守住这里,就可以依靠粮食的丰足等待叛军粮食的耗尽。

七国之乱中另一个重要的战略位置是梁,梁王的领土继承自原来魏国的领土,都城设在睢阳(现河南商丘)。梁处于反叛的腹心地带,在东面、南面、北面均被起兵的诸侯王包围,周亚夫任由梁被吴围困,以牵制住吴军,使其无法进攻荥阳。

吴王反叛之初,也有人提议不应该在意东部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以最快速度绕过城池,率军直趋荥阳和武关,尽快打开进入关中平原的要道,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如果吴、楚攻打武关和荥阳,赵军从北方沿汾河过黄河威胁关中,齐地四国再从东方牵制汉中央的军力,那么七国还有所作为。一旦七国无法占领这些战略要地,被困在东部平原地区,陷入消耗战,则必败无疑。

果然,七国之乱只持续了十个月就被平定。其中作为反叛主力的吴楚联军只持续了三个月就在周亚夫的战略下土崩瓦解。


经过楚汉战争和七国之乱,地方诸侯终于没有能力再抗击中央。分裂趋势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一统时代。

在这个时代,统一已经成为国人思考问题的基础。由于士兵不再有国别属性,在战争中的杀俘行为也得到了控制。

后续王朝的战争无不借鉴战国时期的军事经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战场和战略要地,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秦岭、淮河、太行山、崤山以及“几”字形的黄河,成了争夺全国政权必须掌握的屏障;函谷关、武关、汉中、河内、上党、四川盆地,是战争中巨大的胜负手,在历次战争中都会涉及(至少涉及一部分)。

但战国和楚汉时代的战争又是有局限的。在这个时代,长江还没有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四川以南、广东、江浙一带虽然已经进入战略视野,但还都是边缘地带;北方的游牧民族还没有成为核心问题;关中盆地以西的地区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未来,随着疆域的扩大,这些当年的边缘地带都会进入战略考量。

汉朝向外扩张的过程中,首先瞄准的是塞外的广大地区。于是,我们把目光瞄向遥远的蒙古高原。


[1].本章涉及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209—前202年。

[2].根据《史记·项羽本纪》整理。

[3].见《史记·货殖列传》:“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如果按照《史记》的划分,西楚包括了一块从西南向东北的带状地带,从湖北、重庆交界,一直到江苏北部。然而,项羽把西楚南部的湖北划给临江王,而西楚的国境又向东移动,最终反而更接近楚国的东北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