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语](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89/51848689/b_51848689.jpg)
这张人生的“第二张身份证”,你守护好了吗?
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公民,出生后就可以到公安机关申办身份证,获得本人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从此,在其一生中,工作、学习、办证办卡、出门旅行等,都会用到它。对于公安机关制发的身份证,人们都分外珍视,妥为保管,生怕丢失。
殊不知,我们每个人还有另外一张需要珍视和守护的“身份证”——诚信。诚信是诚实和信用的合称,属道德行为准则,因其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极其重要,故被称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第二张身份证”,不仅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会遭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
在中国文化中,诚信历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尺,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两位先贤都是在告诫人们,处事要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都做不成;以诚立身,就会守法守信,就会取信于人。
古往今来,流传着有许许多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成为影响和激励中华儿女的典范,使诚信美德得以代代相传。远的不说,就说去年被评为全国诚信道德模范的马虎的事例,便着实让人感动。
安徽省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经理马虎,秉承“干良心活,盖放心房”的理念,从一名普通建筑工人成长为北京建筑市场优秀施工队队长,他带领安徽、四川等地近万名农民工活跃在北京建筑市场,在北京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中树立了诚信形象。有一次,马虎承接了一个工程,合同金额三百多万元。他原想凭此工程赚到钱后给农民工发工钱,可没想到,春节前夕,甲方资金链断裂,三百多名工友工资没有着落。想到自己“不缺农民工一分钱”的承诺,马虎借完亲戚借朋友,最后还借了高利贷,让急需用钱的农民工拿着工资回家过年。
前些年,金融危机给建筑市场带来不小冲击。面对严峻形势,马虎提出“不裁员、不减薪”,积极组织境外劳务输出,不仅让跟着自己的八千多名农民工有活干,还从安徽、四川、河南等地新招了二千多名农民工。在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时,马虎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迅速、安全地将一百多名工友撤回国内,并在总包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垫资二百多万元结清了工人的工资,并发放了安抚费……
在岁末年终,读到这样的诚信事例,让人备感温暖。如果众多企业负责人都有马虎这样的诚信和担当,我们的社会便会更加和谐、稳定。
然而,诚信社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成。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依然有一些人不重视自己的“第二张身份证”,把诚信视为儿戏。比如,有的人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有的人欠钱不还,成为“老赖”;等等。长远来看,根除不诚信行为,是一项浩大、艰巨的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诚信建设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首先,要在全社会持续开展诚信教育。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人们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对于前述马虎这样的诚信道德模范,应大力宣传、表彰,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正能量。需要注意的是,诚信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通过系统的诚信教育,在孩子的心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其次,要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通过有效的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诚实守信的,该奖励的要予以重奖;对不守信用的,该受限的要受限,该处罚的要处罚;对触碰法律、影响恶劣的,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决不能心慈手软。
如今,不少领域都在加强诚信制度建设,让人们的“第二张身份证”由无形变有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当前,全国各地通过开展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为诚信企业提供多种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提升失信企业的道德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这对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己以诚待人,他人才会以诚相报,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对于人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我们每个人都应加倍珍惜,好好守护,不要让其出现污点。
(发表于2019年8月27日《中国劳动保障报》公众号、今日头条等)